(布城12日訊)衛生總監拿督諾希山說,根據當局統計,目前有超過2000名外籍人士在本地理發店裡擔任理髮師。
他說,根據政府定下其中一項復工條件,即所有外籍員工包括理髮師都必須接受冠病檢測。
ADVERTISEMENT
他說,在發現一名外籍理髮師確診時,也即刻成為衛生部的隱憂。
他被詢及該部是否會撤回對理髮行業的放寬指令時,發表上述談話。不過,他沒有正面回答是否決定撤回相關的放寬。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北京16日讯)人工智能(AI)普遍运用在各领域,包括备受争议的学术界与新闻业,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创校校长倪明选不反对学术界与新闻业善用人工智能,但也认同须慎用这个尚未完全成熟,乃至“零错误”的人工智能。
他说,人工智能的其中一个争议点,是在收集大量资料后将之转变成商业用途,侵犯了各国对个资等资料保护的法令,同时也存在滥用等问题,因此他乐见中国政府出台法令来管制人工智能的运用,
“这也是各国可以跟进的趋势”,倪明选说,新闻业善用人工智能亦是未来趋势,不仅可以简化日常工作,更能提高生产量,但他不认为人工智能会取代新闻业。
“记者太依赖人工智能,未来会不会被取代?我的答案是:人工智能不会取代记者,或者任何使用它的人。
“但是,不会用人工智能者,将会被懂得用的人取代了。”倪明选今日在北京国际俱乐部召开主题为“人工智能驱动的革命:机遇还是挑战”的“临甲7号”沙龙交流会上,回答本报提问时指出,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提升产量的日常工具
“这已是事实与趋势,善用人工智能可以让你的生活与工作变得轻松简易”,倪明选举 例,如今的大学教授在善用人工智能工具后,从过去1年或许只能生产有限的报告与论文,到如今可以量产高质量文章,甚至还有望在未来实现4天制。
他说,当人工智能面市时,他记得很多大学都明文禁止师生使用人工智能,也明文告知不可以用,如今却有著巧妙的变化─校方鼓励教授使用,也鼓励学生善用各种工具,让教学都变得更便利。
“去年,我做人工智能改革时,很多年轻人来加入,他们接受新知识比老师还多,这需要时间,对授课的改变都在次第开展。
“现在,中国各高校都注意到这个重要性,我希望中国可以为世界做个榜样,把人工智能最新技术推介到各国,一边做一边反思:该怎样做才能做得更好?有了AI后,还需不需要老师?教学环境要不要改变?
“人工智能却可以让你写出更好的文章,大学要做的是提升学生的思维,教授也需要改变思维,不是拒绝人工智能,却是善用它,同时也自行决定这样做是否合法。”
倪明选说,人工智能对媒体的冲击是包含正面与负面的,“人工智能可以自动生产内容、推送客制化新闻、以及制作多媒体新闻素材,这些都提升了新闻效率与用户体验。
“然而,负面影响亦不可忽视,例如AI会提供错误资讯、包括图像与文字,以及错误的演算法,都对媒体的公信力与资讯真实性构成挑战。”
倪明选于2002年7月加入香港科技大学并担任多个职位,包括计算机科学及工程系主任与讲座教授、霍英东研究院院长,以及校长特别助理。在2015年1月,他获聘任为澳门大学学术副校长、电脑及资讯科学系讲座教授,在2019年5月重返香港科技大学出任首席副校长、计算机科学及工程系讲座教授。
倪明选积极参与中国内地学术事务,曾先后出任中国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无线传感网络的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清华大学IV访问讲座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神州数码访问讲座教授、中国科学院海外评审专家、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及科学技术部专家小组成员,以及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学术委员会成员。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