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國內

|

即時國內

發佈: 6:02pm 21/10/2020

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 | 司馬中原獲貢獻獎 本報林殷敏奪報導文學首獎

作者: 蔡詩琪
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
林殷敏以《她們承載的重量,請小心輕放》作品,獲得2020第十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報導文學首獎。 

(歐銀釧臺北21日訊)2020第十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今日揭曉,臺灣“國寶級文學大師”司馬中原榮獲貢獻獎,馬來西亞作家兼《星洲日報》記者林殷敏則以《她們承載的重量,請小心輕放》奪得報導文學首獎。

《她們承載的重量,請小心輕放》主要內容是在講述慰安婦受害者,這也是林殷敏去年前往韓國參與集會後的報道。

ADVERTISEMENT

林殷敏將獲得新臺幣20萬元的獎金和獎座一座。

黃益啟獲人間佛教散文佳作

另外,馬來西亞作家黃益啟以《埋葬》獲人間佛教散文佳作。

“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表示,今年的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共計26位文學寫手獲獎。

貢獻獎得主由司馬中原獲得。司馬中原超過70年的寫作歲月,出版了大量的作品,有《震撼山野的哀痛》(齊邦媛語)、《英雄的衰亡與昇揚》(高全之語)、《鄉愁的超越與困境》(王德威語),是臺灣重要的文學資產。

主辨單位表示:“我們肯定他的文學對這個時代有很大的貢獻”。

本名吳延玫的司馬中原於1933年出生於江蘇淮陰。1949年隨軍來臺,1961年以中尉職退役,專職寫作,對於文藝公共事務深具熱情,積極推動,特別是軍中及青年文藝工作;近歲以來,結合影視媒體,並講學於高校,言說古今死生故事,闡揚中華文化內涵,頗受歡迎,在民間有很高的聲望。

今年報導文學參賽者多為素人作家,書寫者以親身經歷做為題材,或以自己的專業敘述議題,乃至各種地方文史口述也常出現。

林殷敏跨國採訪首獎作品

首獎《她們承載的重量,請小心輕放》這部作品由林殷敏跨國採訪,針對看似無解無奈的議題,提出不同觀看視角,讓讀者不得不再次嚴肅面對過去被忽視的社會角落。

貳獎蔡仲恕《從抗爭中完成水庫建設的無名英雄》、參獎何來美《臺籍老兵李達水的悲歡歲月》,皆以不同面向的創見,讓讀者對事件有不同的想像,值得肯定。

另有“創作獎”23篇作品、“長篇歷史小說寫作計劃補助專案”2名。

贈獎典禮訂於12月13日在佛光山法寶堂舉行。

●2020第十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獲獎名單

【貢獻獎】

司馬中原

【創作獎】

長篇歷史小說 參獎 王楨棟《站在上天這一邊》

短篇歷史小說 首獎 張英珉《蝗》

貳獎 郭昱沂《大象時光》

參獎 葉琮銘(葉琮)《當年天空飄落的雪》

報導文學   首獎 林殷敏《她們承載的重量,請小心輕放》

貳獎 蔡仲恕《從抗爭中完成水庫建設的無名英雄》

參獎 何來美《臺籍老兵李達水的悲歡歲月》

人間佛教散文 首獎 蘇雅芳〈寂境〉

貳獎 夏意淳〈石榴與玫瑰〉

參獎 呂眉均〈煙火人間〉

佳作 左家瑜〈妹妹揹著洋娃娃〉

佳作 楊智傑〈只是走路〉

佳作 吳俊霖(崎雲)〈水琴〉

佳作 李蘋芬〈冰箱〉

佳作 黃益啟〈埋葬〉

人間禪詩   首獎 房靖荃〈蛀牙〉

貳獎 林品聰(林真)〈古剎外梯田向晚〉

參獎 杜 娟(九月)〈在靜寂裡坐著〉

佳作 丁威仁〈你們常說虛無–寫在凌雲禪寺前的硬漢嶺步道〉

佳作 王隆運〈我的飛蚊症〉

佳作 林淵智〈廢名──訪清泉崗車站遺址〉

佳作 馬冬生〈春風啊,請按我的意思把它們吹綠〉

佳作 周盈秀〈青苔的旅行〉

【長篇歷史小說寫作計畫補助專案】

張郅忻《十足先生》

傅正玲《陶庵十賦》

打開全文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发布: 3:14pm 17/04/2025
朱光耀:借习近平访马 盼推动签署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

(吉隆坡17日讯)中国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希望,借助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马以及中马两国领导人达成重要共识的东风,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的签署。

他今日出席“展望未来”吉隆坡对话会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中国-东盟已经完成了升级版贸易协定的实质性谈判,现在已到正式签署的时候了。

他期待,正值马来西亚作为东盟轮值主席国兼东盟10+3联合主席国,能够签署这一重要的历史协定。

他表示,中国与东盟的贸易总额在2024年达到了9823亿美元这个高度,中国和东盟也互为最大贸易伙伴多年,因此有信心中国与东盟在2025年的贸易总额将超过1万亿美元。

他说,在世界动荡不安的背景下,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将会是一个典范,为世界造福,并为世界的和平发展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他也希望,马来西亚作为东盟轮值主席国和东盟10+3的联合主席国,能够推动东亚区域的金融合作机制的创建,以作为坚固的防火墙,应对可能出现的金融危机。

他说,基于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东盟10+3都意识到必须解决结构性和流动性短缺的问题,而大家达成的共识是,结构性问题得靠各自国家经济发展的结构改革来解决,至于流动性的问题尤其是外汇资金短缺的问题,则需靠创建区域性的金融合作机制,创建防火墙来抵御外来冲击。

针对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他说,美国破坏规则的行为是自我孤立的行为,在破坏世界贸易规则的同时,也对世界经济和对美国的贸易伙伴造成了冲击。

他指出,当前的全球经济发展和以世界贸易组织(WTO)为内核的国际贸易体系因此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所以,我们真诚地希望,我们回到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回到多边贸易体系。”

与此同时,中国外交部原部长助理胡正跃形容,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是两只翅膀,要同时使劲,同时发力,才能确保中国与东盟和中国与马来西亚之间的交流不断稳定向前发展。

他指出,中马关系和中国-东盟关系要奔着长期友好、真诚交流与互利合作的方向发展下去。

他说,中马在经贸合作上取得成绩,主要得益于良好的政治关系作保障、强大的人脉网络作桥梁、巨大的市场需求作基础、区域合作的大势作助力。

“展望新时期,中马之间以上4大优势依然存在,这些优势条件大致上也适用于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合作关系。”

他表示,在传统贸易仍是重中之重的基础上,中国-东盟和中马要继续挖掘潜力,创新形式,强化制度保障,努力确保10+1和中马双边贸易保持良好势头,不断攀登新高度。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他说,中马合作不仅要做好西马地区已有合作,同时还要着眼东马地区的巨大潜力,更要面向整个中南半岛,通过中国连接欧亚大陆。

“互联互通工程庞大,各国之间需要加强协调与统筹,马来西亚作为本年度系列峰会主席国,可以发挥关键年份的关键作用。”

他说,产业合作也要提质升级,中国在新能源和人工智能(AI)等领域具备一定优势,东盟各国尤其是马来西亚也都各有所长,双方具备在新兴高科技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的必要条件。

他表示,应鼓励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多出力多合作,高科技企业广泛参与,让科技创新引领新时期产业合作。

ADVERTISEMENT

點擊 可閱讀下一則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