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丽:考察武拉必新村申遗 1950年代村屋具旅游价值
(大山脚19日讯)武拉必州议员王丽丽说,其团队与槟城遗产委员会日前在武拉必新村展开田野调查时,发现上世纪50年代第一代的新村屋子仍保留完好,而此珍贵的历史村屋具有旅游价值。
她今日发文告说,“新村申遗之新村的愿景研讨会”日前在武拉必新村举行,来自国内100名相关人员走进武拉必新村考察,走访地点包括新村老房子、天主教圣母法蒂玛堂、真君大帝庙,以及豆腐皮制作工厂等地区。
ADVERTISEMENT

她说,参与者包括槟州遗产委员会、威省市政厅及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马来西亚分会(ICOMOS)成员,在此次的研讨会中,列出全国7个新村具备成为文化遗产旅游潜质,而武拉必新村是其一。
田野调查访问居民
王丽丽表示,她的团队与日新独中师生在此活动前,已在武拉必新村收集资料及展开田野调查,目前已访问了50户人家,相关学生在过程中收获满满。

她说,新村申请世界遗产名录将是一条漫长的道路,而申请过程更重要。
她计划接下来能与更多学校或非政府组织配合,进行全面的田野调查,以各种形式记录武拉必的故事。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槟城26日讯)槟州旅游及创意经济委员会主席黄汉伟指出,马来西亚与新加坡共同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名“Chingay”(大旗鼓游行),以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一事,目前已进入敲定细节,最终定稿和提呈提名专用表格“ICH-02”的阶段。
他今日发文告指出,这是马新继可峇雅(Kebaya)之后再度携手,共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他说,“Chingay”的申遗属于马新合作事项,因此有关的申遗研讨会已分别于马新两地进行。首场已在去年11月7日至9日,由新加坡国家文物局主导下在新加坡举行;本月18日至20日由马来西亚国家文化遗产局主导的第二场研讨会,则在新山举行。
他说,槟州政府应邀委派代表团参与第二场研讨会,成员包括槟州大旗鼓公会副主席罗顺祥、槟州武术龙狮总会副主席徐宗周、槟州大旗鼓公会副总务黎维雄、威省北海大旗鼓公会财政陈后震、槟州旅游及创意经济委员会的助理王展造以及岑健伟。
他总结说,两场研讨会汇集了槟城、柔佛、新加坡三地的大旗鼓游行的主办方代表、社区代表及学者在会上分享经验和专业知识,为“Chingay”的申遗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两场研讨会的与会者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师、马来西亚旅游、艺术及文化部、马来西亚国家文化遗产局、新加坡国家文物局、新加坡妆艺大游行的主办方-新加坡人民协会、槟州大旗鼓游行的主办方-槟州旅游及创意经济委员会办公室、柔佛古庙游神的主办方-新山中华公会,以及槟柔新的社群代表。”
他强调,州政府高度重视这项申遗进程,槟州旅游及创意经委员会办公室积极参与推动,冀望通过这项契机把大旗鼓游行推向国际舞台并世代传承下去。

黄汉伟指出,尽管槟城、柔佛及新加坡三地共同使用“Chingay”作为此次申遗项目的英文名称,但各游行活动的中文名称截然不同,即槟州大旗鼓游行、柔佛古庙游神及新加坡妆艺大游行。
他说,有鉴于此,此次与柔佛举行的“Chingay”马新联合申遗研讨会上,与会者经过深入探讨与协商,一致决定在提名专用表格“ICH-02”中沿用“Chingay”作为统一的英文名称,同时正式标注各地游行活动的专属中文名称。
他解释,槟柔新三地的“Chingay”皆展现文化多元性与共融精神,因此申遗专用表格中亦正式列明“Chingay”的马来文及淡米尔文名称,以彰显其多元文化特色,并体现申遗工作的完整性与严谨性。
他形容,槟柔新三地的“Chingay”皆表演形式多样,都包括舞狮、舞龙、舞蹈、花车、民间艺术表演等传统项目,但三地的“Chingay”是各有特色,各有千秋。
他举例,新加坡妆艺大游行为庆典活动,注重现代化表演;柔佛古庙游神则宗教仪式性强,于每年农历正月举行,供奉潮州人的元天上帝、福建人的洪仙大帝、客家人的感天大帝、广肇人的华光大帝以及海南人的赵大元帅;槟州大旗鼓游行则以扣人心弦的高杆耍大旗表演名扬四海,旗手将40尺高和25尺宽的大旗抛起并平衡在身体的不同部位。
他补充,研讨会的与会代表也详细说明“Chingay”所依存的社群生态,包括其传承的社区、活跃的团体、技艺的传承人及实践者,务求使外界充分认识“Chingay”如何依托于特定社群生生不息,持续焕发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