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在马来西亚,学音乐的孩子最不陌生的便是考级制度,而我们最熟悉不过的便是英国皇家考级制度,以及其他几家英国或澳洲的考级制度。学习乐器的孩子,都在忙着考一年一度的乐器大考试,为了这些音乐级考,一整年学琴的精力和目标都投入在掌握仅仅3首的考试曲目当中,其他音乐基本能力与琴艺技巧的锻炼几乎瘫痪。
比起其他国外学琴的孩子,我们的孩子练过的曲目,尤其是基本技巧培养的曲目,可谓少之又少。因此,尽管我们的孩子自幼习琴,但是他们到了大专阶段,虽然已经学音乐超过10年以上,他们能弹奏的曲目却非常基础,甚至因为碍于技巧的不足,无法流利演奏的多不胜数。
演奏乐器需要有稳健的技巧,而演奏技巧是从反复练习而来,就Motor Acquisition Skills Theory(运动技能习得理论)来说,演奏者的演奏技巧可以通过反复练习(Repetitions)得到强化,进而让人可以取得稳健的技巧。就学乐器来说,要掌握任何一个乐器就必须按部就班的练习,从浅而深,从简单到复杂,慢慢达到可以掌握一个乐器的最终目的。自古以来作曲家们以及大师都明白这个道理,因此纷纷为各个乐器写作系列曲目,让学习者可以从练习每一首曲目中渐渐掌握乐器的技巧。
我们学琴的孩子如果可以按照每一个步骤或每一个练习曲好好学习,当他们学龄超过5年以上,应该已经能够有非凡的技艺,这时候便能深入刻画音乐的色彩和音乐的内心世界。但是非常可惜的是,我们的孩子被考试所困,很多时候他们一年考一级,却用了一整年的时间,仅仅学了3首考试用的曲目。没有考试但是确实非常重要的、用作培养技巧的练习曲,几乎完全没使用在学习上,这个情况造成我们的孩子尽管花了5年的时间,可是技巧往往只停留在非常初级的阶段。当这些学生到了大学阶段,不管在本地大学或者到外国大学升造,却依然技不如人,很难超越。
我们不禁思考,我们这些孩子们自幼学琴,对于演奏乐器展现很大的兴趣与耐心(如此他们才能坚持走到修读音乐大专的阶段),可是为什么,学琴学了接近10年,不仅仅以往的考试曲目都已记不得如何弹奏,任何其他乐曲就连看着谱却都弹不出来?
我把这个问题的根本追究到老师同学们过度痴迷于考试制度上,以致误了学习的方向,以为考获国外的级考便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却不知道事实上这些文凭只能代表一个学生一个学习小阶段的演奏能力而已,若学生没有稳健的演奏技巧,当考试过去了,曲目便都完全忘了。一个学生在考完试不久便把曲目忘得一干二净,在我国是习以为常的悲哀的事。
学习乐器的目的不在考获多少张外国级考文凭,而是在于好好掌握一个乐器,让自己终身受用。若学生不练习技巧基础,为了考试拔苗助长,到最后非但不能把琴弹好,甚至连学琴动力和兴趣都耗尽,是我国学琴孩子们的悲歌。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