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在馬來西亞,學音樂的孩子最不陌生的便是考級制度,而我們最熟悉不過的便是英國皇家考級制度,以及其他幾家英國或澳洲的考級制度。學習樂器的孩子,都在忙著考一年一度的樂器大考試,為了這些音樂級考,一整年學琴的精力和目標都投入在掌握僅僅3首的考試曲目當中,其他音樂基本能力與琴藝技巧的鍛鍊幾乎癱瘓。
比起其他國外學琴的孩子,我們的孩子練過的曲目,尤其是基本技巧培養的曲目,可謂少之又少。因此,儘管我們的孩子自幼習琴,但是他們到了大專階段,雖然已經學音樂超過10年以上,他們能彈奏的曲目卻非常基礎,甚至因為礙於技巧的不足,無法流利演奏的多不勝數。
演奏樂器需要有穩健的技巧,而演奏技巧是從反覆練習而來,就Motor Acquisition Skills Theory(運動技能習得理論)來說,演奏者的演奏技巧可以通過反覆練習(Repetitions)得到強化,進而讓人可以取得穩健的技巧。就學樂器來說,要掌握任何一個樂器就必須按部就班的練習,從淺而深,從簡單到複雜,慢慢達到可以掌握一個樂器的最終目的。自古以來作曲家們以及大師都明白這個道理,因此紛紛為各個樂器寫作系列曲目,讓學習者可以從練習每一首曲目中漸漸掌握樂器的技巧。
我們學琴的孩子如果可以按照每一個步驟或每一個練習曲好好學習,當他們學齡超過5年以上,應該已經能夠有非凡的技藝,這時候便能深入刻畫音樂的色彩和音樂的內心世界。但是非常可惜的是,我們的孩子被考試所困,很多時候他們一年考一級,卻用了一整年的時間,僅僅學了3首考試用的曲目。沒有考試但是確實非常重要的、用作培養技巧的練習曲,幾乎完全沒使用在學習上,這個情況造成我們的孩子儘管花了5年的時間,可是技巧往往只停留在非常初級的階段。當這些學生到了大學階段,不管在本地大學或者到外國大學升造,卻依然技不如人,很難超越。
我們不禁思考,我們這些孩子們自幼學琴,對於演奏樂器展現很大的興趣與耐心(如此他們才能堅持走到修讀音樂大專的階段),可是為什麼,學琴學了接近10年,不僅僅以往的考試曲目都已記不得如何彈奏,任何其他樂曲就連看著譜卻都彈不出來?
我把這個問題的根本追究到老師同學們過度痴迷於考試製度上,以致誤了學習的方向,以為考獲國外的級考便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卻不知道事實上這些文憑只能代表一個學生一個學習小階段的演奏能力而已,若學生沒有穩健的演奏技巧,當考試過去了,曲目便都完全忘了。一個學生在考完試不久便把曲目忘得一乾二淨,在我國是習以為常的悲哀的事。
學習樂器的目的不在考獲多少張外國級考文憑,而是在於好好掌握一個樂器,讓自己終身受用。若學生不練習技巧基礎,為了考試拔苗助長,到最後非但不能把琴彈好,甚至連學琴動力和興趣都耗盡,是我國學琴孩子們的悲歌。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