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村(Global Village)是現今一個用來美化世界、述說世界大同的專有名詞。“地球村”名字非常絕美,也相當夢幻──“地球”是巨大、區域分明、有距離隔絕的概念;“村”則是一個沒有距離、人與人關係親密、平靜且安居樂業的小地方。地球那麼大,竟然可以縮小成一個村落,說給上個世紀初的人聽,一定有人嗤笑或是當作精神病,認為絕無可能,也不能想像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但是,不到一百年,到了世紀末,我們聽到這個特別的名詞時,已經有不一樣的想法。
上個世紀發生了兩次世界大戰,戰爭已經不侷限在人拿著矛槍,在小區域廝殺,而是跨國結盟,萌生各種意識、主義。狂熱的軍事侵略者,從這個洲殺到那個洲,軍隊組織龐大,武器殺傷力強,不只滅族,連環境都可以破壞成不毛之地。所謂“世界”,是互相防備、侵略、殺戮的地方。
ADVERTISEMENT
不過,上個世紀的開始也是世界進入電氣化的開始。無線電、收音機、電視的誕生,更是標示著人們開始可以打破時間、空間、距離,從實體進入虛體、從分化進入同化,不同族群消費同一種的文化娛樂,甚至是西方化、美國化。傳播媒介在電氣催化下,大大拉近人的距離──人漸漸可以“溝通”,從最早期只有文字、聲音,到今時今日網絡上各種即時的聲光畫面互動。加拿大學者麥克魯漢(Marshall McLuhan)於1960年代用了“地球村”(Global Village)形容這種網絡通訊結合出來的世界,但“地球村”是不是我們想像的,美麗和理想呢?
人類越緊密越野蠻
不知道麥克魯漢的人,確實覺得“地球村”的形成,終於可以讓整個世界走向美好、團結、不分你我。1977年一場電視訪談,主持人就問麥克魯漢:你在50年代就預見了會有地球村,當地球越來越小、原本被分隔的人越來越緊密的接觸和聯繫,大家有了全球一致的意識,那世界不是會變得更和諧、美好嗎?麥克魯漢馬上潑冷水,說:“更緊密就會更喜歡彼此?根本沒有證據證明會如此。當人越來越緊密一起,反而會越來越野蠻、失去耐性。”所以,“地球村”最原始的概念不是美麗烏托邦,相反的,是充滿了艱鉅局面及磨擦衝突的地方。
麥克魯漢揭開了他心中的“地球村”真正面貌,這種想法是驚人及有先知般的洞察和預見的。今天,我們看到地球村形成了,互聯網、手機把全球人的消費、社交、娛樂、溝通、生活交織在一起,人能快速前往任何目的地,全球財務金融深深結合,這裡股災那裡也受牽連,這國人能到那國生活居住,難民也跨區域流動,更別說各種族群文化的交流,還有人權、民主、思潮的傳播。各種民權運動在面對強權打壓下,也能通過網絡組織成形,甚至造成示威暴動,推翻政府。
現在的“地球村”,有一段長時間沒有大型跨區域如上世紀的世界大戰,中產階級增加了,大家物質生活更好了、更豐富了,但世界真的變得美麗理想嗎?
現在,網絡5G時代快要開始了,AI人工智慧的挑戰也來了。我們也忙著從上世紀工業時代的生活模式,進入智能時代的速食模式,一切變得太快、太急、太浮躁了。有新聞說,很多美國矽谷的智能科技鉅頭,禁止孩子接觸3C產品;教育上,他們讓孩子迴歸自然,與大自然、與人有真實接觸。他們讓孩子尋找做人的意義,另一邊卻讓世人沉迷網絡,從中獲益。
在地球村裡,我願你和孩子們可以做清醒的人,如此在迎接未來的挑戰,便能不沉迷於誘惑中。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