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村(Global Village)是現今一個用來美化世界、述說世界大同的專有名詞。“地球村”名字非常絕美,也相當夢幻──“地球”是巨大、區域分明、有距離隔絕的概念;“村”則是一個沒有距離、人與人關係親密、平靜且安居樂業的小地方。地球那麼大,竟然可以縮小成一個村落,說給上個世紀初的人聽,一定有人嗤笑或是當作精神病,認為絕無可能,也不能想像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但是,不到一百年,到了世紀末,我們聽到這個特別的名詞時,已經有不一樣的想法。
上個世紀發生了兩次世界大戰,戰爭已經不侷限在人拿著矛槍,在小區域廝殺,而是跨國結盟,萌生各種意識、主義。狂熱的軍事侵略者,從這個洲殺到那個洲,軍隊組織龐大,武器殺傷力強,不只滅族,連環境都可以破壞成不毛之地。所謂“世界”,是互相防備、侵略、殺戮的地方。
ADVERTISEMENT
不過,上個世紀的開始也是世界進入電氣化的開始。無線電、收音機、電視的誕生,更是標示著人們開始可以打破時間、空間、距離,從實體進入虛體、從分化進入同化,不同族群消費同一種的文化娛樂,甚至是西方化、美國化。傳播媒介在電氣催化下,大大拉近人的距離──人漸漸可以“溝通”,從最早期只有文字、聲音,到今時今日網絡上各種即時的聲光畫面互動。加拿大學者麥克魯漢(Marshall McLuhan)於1960年代用了“地球村”(Global Village)形容這種網絡通訊結合出來的世界,但“地球村”是不是我們想像的,美麗和理想呢?
人類越緊密越野蠻
不知道麥克魯漢的人,確實覺得“地球村”的形成,終於可以讓整個世界走向美好、團結、不分你我。1977年一場電視訪談,主持人就問麥克魯漢:你在50年代就預見了會有地球村,當地球越來越小、原本被分隔的人越來越緊密的接觸和聯繫,大家有了全球一致的意識,那世界不是會變得更和諧、美好嗎?麥克魯漢馬上潑冷水,說:“更緊密就會更喜歡彼此?根本沒有證據證明會如此。當人越來越緊密一起,反而會越來越野蠻、失去耐性。”所以,“地球村”最原始的概念不是美麗烏托邦,相反的,是充滿了艱鉅局面及磨擦衝突的地方。
麥克魯漢揭開了他心中的“地球村”真正面貌,這種想法是驚人及有先知般的洞察和預見的。今天,我們看到地球村形成了,互聯網、手機把全球人的消費、社交、娛樂、溝通、生活交織在一起,人能快速前往任何目的地,全球財務金融深深結合,這裡股災那裡也受牽連,這國人能到那國生活居住,難民也跨區域流動,更別說各種族群文化的交流,還有人權、民主、思潮的傳播。各種民權運動在面對強權打壓下,也能通過網絡組織成形,甚至造成示威暴動,推翻政府。
現在的“地球村”,有一段長時間沒有大型跨區域如上世紀的世界大戰,中產階級增加了,大家物質生活更好了、更豐富了,但世界真的變得美麗理想嗎?
現在,網絡5G時代快要開始了,AI人工智慧的挑戰也來了。我們也忙著從上世紀工業時代的生活模式,進入智能時代的速食模式,一切變得太快、太急、太浮躁了。有新聞說,很多美國矽谷的智能科技鉅頭,禁止孩子接觸3C產品;教育上,他們讓孩子迴歸自然,與大自然、與人有真實接觸。他們讓孩子尋找做人的意義,另一邊卻讓世人沉迷網絡,從中獲益。
在地球村裡,我願你和孩子們可以做清醒的人,如此在迎接未來的挑戰,便能不沉迷於誘惑中。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长期生活在车水马龙的钢筋森林,蓝天白云穿插在高楼与高楼的间隙,不免觉得有些压抑,如果假期时想要带着孩子接触大自然,与动物近距离接触,也许巴雅英达探索湿地公园能成为其中一个选择。
报道:本刊 叶洢颖
摄影:本报 陈敬晖、Gamuda 提供
巴雅英达探索湿地公园坐落在雪兰莪州瓜拉冷岳,自然湿地的总面积多达1111英亩,是金务大置地旗下的Gamuda Land leisure与野生动物保护与国家公园局Perhilitan 共同经营。
当我们上午11时许抵达湿地公园停车场时,已经有一辆越野车在等候,原来游客可以乘坐这一辆越野车,在资深的护林员陪伴下深入到湿地公园探索大自然。
为了尽可能保留原生态的面貌,进入湿地公园的道路并未修缮,碰巧前一天大雨滂沱,道路处处泥泞,越野车格外颠簸,恍惚间有一种身处《侏罗纪公园》的错觉,倒是有一番野趣,对于孩子来说,也许比商场里上下摇摆的机动车刺激好玩。


湿地公园内惊喜多
这里有14个湖泊,其中3个相连成一片大型的湿地,成为多种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包括鳄鱼、乌龟、蛇等14种爬行动物;255种鸟类,还有河马、水獭及其他哺乳动物。
当然,能看到多少种动物全凭运气。


当天,我们乘坐的越野车开往深处时,忽然树林传来一些动静,扭头一看,山猪妈妈领着山猪宝宝飞快跑过,偶有掉队的小山猪紧随其后,惊喜来得太突然,突然到甚至来不及掏出手机便一瞬即逝。
这场面直让我联想到动物大迁徙,虽然并非身在非洲,亦不及非洲壮观,可是能看到如此有趣的一幕,怎能不堪称幸运?
这一天的我们,好运一直在持续。
我们登上游览船在湿地的湖泊游览,整片蓝天白云、清澈的水面和眼前大片大片的碧绿树林,如入神秘的亚马逊之境,令人感到心旷神怡。
此时,空中忽然有一只白鹭飞过,在不远处落下休憩,湖面上隐隐约约还能看见它白色的倒影,为原本就已经足够美丽的构图再添上一抹亮色,这次我们终于来得及掏出相机按下快门,将这美好的画面定格。

除了极需运气爆表,可遇不可求的小惊喜,园区内还有鳄鱼湖、河马池塘可供参观。
我们抵达这两个区域时,已经时值中午,近距离肉眼可见两三条大小不一的鳄鱼懒洋洋地趴伏在树荫底下乘凉休息。
但实际上,鳄鱼湖里栖息至少60条鳄鱼,鳄鱼来自国内不同地区,许多是闯入人类活动区域被捕获后安置在此处。假设适逢周末或公共假期的早上入园,就有机会看到工作人员喂食的场景,孩子可以通过栏杆欣赏到多条鳄鱼浮出水面的壮观景象。

此外,河马池塘共饲养4头河马,我们坐在越野车上,能依稀地看见一头河马藏匿在莲花叶中,露出双眼,泡在水里惬意地消暑。

与鳄鱼湖不同,在喂食的环节中,游客允许参与投喂河马,有意想要近距离互动的人们记得早上9时就得入园哦!

原住民护林员解说解惑
由于护林员是经过解说培训的当地原住民,对于当地的一草一木等生态环境早已了如指掌,在一路上会向游客讲解周遭或即将能看到的树木、飞禽种类,以及它们的生活习性等等,无论是大朋友抑或是小朋友有疑问,护林员能为你一一解惑。
由于护林员是原住民,只提供马来语和英语的讲解服务,不过,园方亦准备了中文解说的录音,不谙英语或马来语的游客无需担心。
如若经过特定的“景点”,比如幽静的竹林、怀旧的传统马来屋,以及水光潋滟,称得上天空之镜2.0的湖畔,护林员还会暂停下来,让游客拍照打卡。

这一路上,看到不少可供露营的营地,游客可自带帐篷在此露营、烧烤、钓鱼、野餐、观鸟,或在丛林里漫步。
如果喜欢骑行的朋友还能在专人带领下,在湿地丛林小径展开刺激的越野骑行,又或者悠闲地利用脚车道在大自然里转悠,即使无需驱车数小时到外州,也能体验到在大自然的各种活动。
实验室让孩子化身小小科学家
除却充满野趣的户外活动,孩子还能到位于湿地公园入口处的湿地植物中心参观,该中心包含研究设施、树木保护区、城市农耕区以及有关湿地和树种的教育展览体验馆。
越野车驶出葱葱郁郁的树林,停泊在植物园体验馆外,馆内设置许多互动装置、立体模型,同样有受过专业培训的原住民担任讲解员,为游客介绍湿地的构成、物种等等。
游客可以通过有趣的互动装置,深入地了解湿地在大自然如何发挥作用,或通过缩小版的“湿地”模型,一目了然其构造。
在出口处也设置了原住民手工艺品展示角落,从手工编织的帽子到椰壳储蓄罐,应有尽有,游客可以选购心仪的物品,也能根据需求参加由原住民教导的烹饪和编织工作坊,深入了解他们的传统生活。
此处还设有研究实验室,立志想要成为科学家的小朋友可以提前圆梦,穿上白袍化身小小科学家,到湖边抽取湖水样本或到周边的森林公园采样,体验科学研究的工作。
走到实验室的另一端,可以看到该中心种植各种香草、蔬菜,原来这里设有城市农耕体验的项目,游客可尝试种植农作物如蔬菜、树木,且可以采摘蔬菜回家。
另外,园方特意为4至9岁儿童设计、打造的户外教育计划丛林学校计划2.0(Jungle School Programme 2.0),让孩子通过探索湿地的过程中,了解关于动植物的知识,不过,这一项目更适合团队预定。
值得注意的是,园方共设有两个探险配套,每个配套的活动略有差异,有意购买的游客得先了解个人或家人的喜好哦!
当然,如果在天气炎热的情况下逛完湿地公园,想要找个地方凉快凉快,离开公园后,可以乘坐摆渡车到位于不远处,同属Gamuda集团下的水上乐园SplashMania戏水降温。

如此一来,短短的假日无需耗时在舟车劳顿,避免堵车的烦恼,不仅能够探索自然,亦能与孩子在水中游戏消暑清凉,度过美好又充实的假期啦!
小贴士: |
由于需要攀爬上下越野车,建议女士穿着长裤较为方便行动。 |
投喂河马的时间为每日早上9时左右,而鳄鱼仅在周六11时左右投喂,因此建议想要观看或参与投喂的人们最好在9时入园。 |
更多【家庭】文章: 弟妹出生后 别忽略老大的心理 过年记忆大不同 一家三代的过年故事 废物变玩具 开启孩子想像力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