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今年1月份的新春賀歲電影檔期期間推薦一部好片,我的首選是《1917》。也許你會覺得不熟悉、不感興趣或不合時節,但至少它不會讓你失望。
ADVERTISEMENT
《1917》不是好萊塢超級猛片,沒有眾星雲集,沒有超強班底,僅是一部純粹的戰爭電影,劇情簡單瞭然,講述兩名士兵肩負將軍的重任,前往遠方戰地傳達一則情報,以暫停軍事行動並保住上千人的性命。
看過或聽過此片的人都知道,其焦點和精髓就在於它獨具一格、出神入化的運鏡技術。何謂“一鏡到底”的拍攝手法和功夫?在《1917》就被完美地詮釋出來。
在觀看了電影開始的前10分鐘後,發現它的鏡頭不曾被切換,心想這位攝影師真讓我服了。再看下去,20分鐘、30分鐘、40分鐘,鏡頭仍不曾切換!
觀感上的第一次切換鏡頭,是在1小時零5分鐘後,男主角被槍射及暈倒後的全黑畫面;其後的運鏡又再次一次性直到劇終。
這意味著,片長2小時的戰爭電影只用了2次鏡頭,而且當中還出現了多個複雜和浩大的動作畫面,這讓人徹底的無法相信,世上能夠有電影拍攝和製作團隊打造出如此的“一鏡到底”造詣?
在我印象中,近年看過最出色的運鏡技術電影為里奧哥的《荒野獵人》(The Revenant),一開始的狩獵以及與原住民開戰戲碼;還有《鳥人》(Birdman)裡的室內情節。然而以上兩部的一鏡式拍攝也僅在數至十分鐘左右,而《1917》的一小時運鏡也太不靠譜了唄……
原來《1917》乃使用了長鏡頭手法來進行拍攝,並精心架設了用於移動的攝影機鏡頭,以達到“一次性拍攝”(One shot)的效果。因此,再配上天衣無縫的剪接技術,即使拍攝期間多次“cut”、重拍和停歇,畫面觀感仍有如一鏡到底。
如此說法令人覺得導演和攝影師有“作弊”之嫌?非也。在我看來,即使拍攝期間有斷續和重拍,但全片的場景設置、動作鋪排、劇情進程、人物詮釋等等都呈現地極為出色和高超水平。其中包括在戰壕裡,士兵們的站位、行軍排陣;戰場上的佈景與慘況;男主角在後半段獨自應對鎮內敵軍的追殺,這些畫面的鋪陳,都堪稱戰爭電影中的佼佼者。
“一鏡到底”也不僅是此片純粹的噱頭或搞作,如此的拍攝方式,實實在在地詮釋了劇情上的緊湊進程,以及當時戰場上風聲鶴唳,和兩位主角爭分奪秒履行任務的時間點。電影將男主昏倒後的“第二鏡頭”換成夜間場景,更是神來之筆。
雖然說電影將重點押在鏡頭元素上,劇本顯得相對薄弱,但全片其實並沒有真正的冷場,從一開始兩位主角接獲指令整裝出發,再到故事轉折點的悲劇,最終由一人獨自完成任務,過程中的節奏、氛圍都拿捏得宜,還穿插了爆炸、墜機、狙擊對戰、遭追殺突圍、跳水自救,以及在戰壕裡打仗的畫面,都打造得極具水準。
也許《1917》的戰爭畫面、場景與氛圍,無法和諾蘭的《敦刻爾克》(Dunkirk),或《鋼鋸嶺》(Hacksaw Ridge)這些相提並論,但如果說是2019年最出色的戰爭片,甚至最佳電影之一,應該也沒人反對。
《1917》是一部悲情殘酷的戰爭電影,在推崇喜劇、搞笑、溫馨元素的一眾賀歲片之中,我卻將其視為代表新一年來臨的最佳作品,因為它正正地向觀眾和電影粉絲揭示,唯有電影技術和手法的不斷創新及變革,才能讓影壇在未來之年,擁有更出色的作品、更遠大的前程。(文:戲如人生)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