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你知道嗎?除了我們最為熟悉的“白糖”,即甘蔗糖,馬來西亞還有3大另類的糖——馬六甲的椰糖,彭亨的棕櫚糖,還有砂拉越的亞答糖。
亞答(Atap)糖,或者馬來人口中的“Gula Apong”,普遍可見於砂拉越海岸線的亞答或泥芭樹(Pokok Nipah)。
亞答糖是從亞答樹梗處取汁,經過長時間的燒煮、蒸發,再熬製成糖,不過亞答樹梗並不是一長出來就可以取汁,當中還要費一番功夫——與花共舞。
泥濘裡熬製的糖
亞答糖,是一種深褐色的、濃稠的,帶著獨特風味——亞答花香的糖漿。味道香而不膩,而且低升糖指數,因此被視為健康的棕櫚糖。
亞答糖是砂拉越獨有的特產,這裡處處可見亞答糖的蹤影。除了傳統糕點如草帽糕、Celorot 糯米糕,還有當地知名的特色飲料三色奶茶(Teh C Special),以及亞答糖口味的冰淇淋、豆花、ABC冰、羅惹(Rojak),還有亞答糖炒甜面。
亞答糖取之於亞答樹,那是一種生長在熱帶沼澤地,棕櫚科唯一的水生植物。在砂拉越沿海一帶的沼澤地,處處長滿了野生的亞答樹,當地許多馬來甘榜以採集亞答糖為傳統行業。
亞答糖的採集是一項苦工,採集人一大早就要頂著沼澤林裡潮溼惡臭的味道、異常猖狂肆虐的蚊子,走在爛泥裡把前一天擺好的竹筒收集起來,倒在一個大鍋子裡。燒柴起火,將清澈的亞答汁慢慢熬煮成濃稠、褐色的亞答膏。
不僅如此,在收穫亞答汁之前,還要下一番功夫。亞答樹在每一年的2、3月或8、9月開花,亞答花長得不像花,花頸長得小手臂那麼粗大。亞答花成長以後,會結為果子的核狀。多個核結在一起形成一束果子,一束果子大約有10吋那麼大。
採集人為了讓亞答花汲取更多養分,會在開花四五個月後,開始搖拽亞答花的樹梗。首3天每天都要上下、左右搖拽一次,停個3天之後,又再繼續搖拽3天。輪替幾回之後,便是一到兩個星期搖一次。就這樣停停續續的搖晃長達兩個月之後,才能砍斷樹梗取汁。
搖晃樹梗的動作就像跳舞一樣,而“舞”過的亞答花梗,亞答汁則是源源不絕,一棵可收集至少1公升的亞答汁。
“要收集更多亞答汁,就要常常和亞答樹跳舞!”把我帶進亞答芭的馬來大叔拉希迪(Rasidi)笑說。
燒柴慢火熬成糖
拉希迪個子瘦瘦小小的,穿上黃色塑膠長靴,腰上繫了一個驅蚊圓罐,就開始在亞答林裡來回走動,開始他一天的工作。
他將前一天已擺好的40支竹筒回收,將竹筒內的亞答汁液倒進一個大鍋裡。乍看之下非常簡單,但其實沼澤地舉腳難行,初次來到亞答芭的我,每一步都深深陷入了泥地裡,怎麼用力也拔不出來。
“你要踩在落葉上,或者是看起來比較乾硬的泥土上!”見我撲倒在泥濘裡,狼狽不堪,拉希迪在遠處喊我。
只見他的動作輕快敏捷,不一會兒工夫,輕輕鬆鬆就把沼澤深處的竹筒都收齊了。把所有收集來的亞答汁倒進大鍋,便開始燒柴起火,慢慢熬煮亞答汁。
這些所謂的“木柴”,其實是他從甘榜裡撿來的破木板,廢棄的木門、傢俱,“只要有人要搬家,我就去撿,或是用便宜的價錢買下來。”
兒子凱魯幫他把棄木用船載過來,搬進亞答芭的小亭子裡,就到父親另一個園子——椰林採椰子去了。
拉希迪不斷往火里加木柴,熊熊烈火將原本清澈的亞答汁,經過數個小時的熬煮,慢慢轉變成褐色濃密狀的亞答糖。在那幾個鐘頭的時間裡,他幾乎是不停的攪動,為的是避免鍋底燒焦。
才剛把亞答糖煮好,拉希迪又繼續忙著把竹筒擺回原來的位置,待第二天再來回收亞答汁。就這樣,從早上天一亮就開始工作,一直到他把所有竹筒擺好,已是傍晚時分。
蚊子毒蜂多如毛,每一天都是在探險
拉希迪的採集工作從每天清晨開始。大約六七點天微亮,他就開著舢板船從砂拉越雅沙再也(Asajaya)的甘榜端必臘(Tambirat),開到對岸的沼澤林去。那裡有4英畝的亞答樹林,是他親自培植與經營的。
他用藤籃揹著空的竹筒,將它們一個個放在不同的亞答樹下,那些竹筒是用來盛裝亞答汁的。用巴冷刀將亞答梗砍斷,香甜的亞答汁就會像被扭開的水龍頭一樣流出來,將竹筒擺在下方,便可收集亞答汁。
清晨的泥芭林,是蚊子最猖狂的時候,因為溼地和沼澤是蚊子聚集地。迎著亂飛的蚊子,拉希迪只是在身上系一個點著蚊香的圓鐵罐。
“我都習慣了!年輕人倒是受不了亞答芭林裡蚊子太多,不願扛起這一份工作。”他苦笑,幸好家中還有三兒子凱魯願意幫手,只是他也只能在週末伸出援手而已。
沼澤地除了蚊子多,空氣也瀰漫著惡臭的泥濘味。走一步就陷泥濘一次的我,膽怯地問凱魯說,亞答芭林裡會不會有鱷魚、蟒蛇,或是什麼可怕的蛇蠍蜈蚣蟾?
他笑說,鱷魚進不來,蟒蛇、巨蜥、蠍蜈蚣蟾是有的,但都沒有虎頭蜂那般可怕。
原來在我面前飛來飛去的蜜蜂,就是凱魯口中可怕的“虎頭蜂”。我聽了,心怔了一下,“別害怕,它們只是在採蜜,不會隨便叮人。”
不過在砂拉越,村民在亞答林裡誤踩藏在泥土裡的虎頭蜂窩,而遭湧出的虎頭蜂群攻擊的新聞時有所聞,當中還發生不少被螫斃的慘劇。
是以,在虎頭蜂採蜜期,亞答糖採集人都會盡量穿深色系的衣服,也提醒前來觀賞採集亞答糖的旅客不要塗香水,避免被虎頭蜂當成花朵來追纏。
要不是繼承傳統事業,他是一名老師
這是一份無比艱辛的工作,亞答糖採集者一整天待在潮溼惡臭的沼澤地裡,忍受著一大群蚊子的攻擊,還要冒著誤踩蜂窩遭虎頭蜂螫的生命危險。
目前還在採集亞答糖的,大多是甘榜裡的馬來老人。年輕人覺得太辛苦,而老人家不願放棄祖先傳下來的工藝。
正如拉希迪堅守著奶奶傳授給他的這一門活計。他並非沒有其他選擇,年輕的時候有機會離開這片沼澤地到城裡工作,不過他卻選擇留下來。
“因為我想幫忙我的奶奶,是她用亞答糖拉拔我們長大。”
60年代,小學畢業的拉希迪是甘榜裡少有的受教育者。當年他就讀的英校,老師還是澳洲來的,因此他說得一口流利的英文。
他的父親在他7歲時去世了,母親又改嫁離開了他與弟妹們。自小由奶奶拉拔長大的他,不忍奶奶一個人在亞答林裡忙著。原本可以成為一名老師,他卻選擇放棄外面的花花世界,更舒適的生活方式,忍受著蚊子的肆虐,獨自扛起了在沼澤裡製作亞答糖的工作。一做就是50年。
如今弟妹都老了,孩子們也長大了,他依舊是一個人。雖然凱魯偶爾陪伴在父親左右,不過在農業部工作的他,也只能在休假期間回來幫助父親,而且主要工作是到父親的椰林去收採椰子。
儘管只是一個人,拉希迪既勤奮又吃得起苦。
“這些年來,你可曾後悔沒有當上老師?”
“完全沒有!我覺得這樣的生活也很好!”
拉希迪用他那一貫樂天的笑容,來回應他的知足,以及感恩大自然賦予他的一切恩澤。
亞答樹一身都是寶
在外人看起來,亞答樹是漫山遍野的野樹。但在拉希迪的眼裡,卻是一棵棵寶樹。
亞答樹全身幾乎都有用處:在過去,亞答葉用來做屋頂,亞答汁製成亞答糖,而亞答籽可以吃。
除了竹子和木,亞答是早期最重要的建築材料。這就是為什麼古晉有一條街,叫做“亞答街”——1884年發生古晉大火災以前,店鋪屋頂是亞答葉蓋成的。
亞答籽,更是沿河一帶甘榜人的水果。為了讓我們品嚐亞答籽,凱魯往亞答叢林走,採了一串長得像流星錘的亞答籽,將果實切半,再把半透明的果肉掏出來。亞答籽吃起來像海底椰,口感柔韌,味道甘甜。
傍晚時分,拉希迪終於把滿滿一大鍋透明液汁,熬煮成只有10公斤左右的褐色凝固體亞答糖。一公斤,賣出去也只是五六塊錢。
這份工作還要看天吃飯,雨季必須停下一切工作,手停口就停。
不過拉希迪並沒有一絲放棄製作亞答糖的念頭,因為他才剛花400令吉買了一口大鐵鍋呢!
儘管他也有椰子、果園,只是這個由奶奶傳承給他的傳統勞作,始終不捨得停下來。他相信,這是上天給他的生計,只要耐心對待亞答樹,對環境萬物給予尊重與細心,它們總有一天會回饋你。
“夠吃夠用就好,我別無所求。”
說這話的時候,日光正好穿過亞答葉間的空隙,穿過縷縷上升的炊煙,散落在他身上,彷彿為他鍍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輝。
拉希迪老先生,亞答糖的採集者,是亞答林裡最美麗的一道風景。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