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護生

發佈: 2:43pm 15/02/2020 2182点阅

海洋汙染海草銳減,危害海牛生存環境

作者: 張露華、陳啟基(攝影)、部分圖片受訪者提供
柔佛丰盛港是西马唯一有海牛出现的海域。(图:受访者提供)
柔佛豐盛港是西馬唯一有海牛出現的海域。(圖:受訪者提供)


當大家提到保護海洋生物的時候,腦海裡自然會想到海龜、海豚、鯨魚,甚至是鯊魚,但其實海洋世界裡也有一種動物非常需要大家保護,那就是海牛(Dugong)。

海牛,它有一個很文雅的學名,叫做儒艮。它還有另外一個別稱,叫做美人魚,因為它游泳時,尾巴擺動的形態猶如美人魚,游泳方式很優雅,所以大家就給它一個美人魚稱號。

ADVERTISEMENT

不說你或許不知道,原來馬來西亞有人在研究海牛,他就是王偉康。

在馬大修讀研究班的王偉康說,雖然海牛身形很龐大,但它其實是草食動物,只吃海里的海草,同時也是海洋哺乳動物中唯一的草食動物。

成年海牛一天可以吃掉30公斤海草,所以為了方便找吃,海牛通常就住在海草床,每天睡醒之後就到淺海吃海草。

海牛是哺乳動物,但它的懷孕期比人類更長,需要14個月小海牛才會呱呱墜地,每一隻母海牛4至5年才生一胎,每胎只有一隻,所以要孕育一隻海牛一點也不容易。一隻成年的海牛,體重可以高達250至300公斤。

研究海牛多年的王偉康說,海牛是一種非常友善的海洋生物,但近年來因為食物鏈被破壞,導致它們生態也受到影響。

“海牛的最大公敵是汽艇、快艇、漁網以及填海。汽艇及快艇會破壞海草床,令食量很大的海牛找不到足夠的食物。而漁網會成為它們的陷阱,一不小心就會被困在漁網中,即使漁夫原意不是要捕捉它,但一旦被漁網困住,漁夫也會連它一起撈上來,所以漁網會危害海牛。”

他解釋,海洋汙染也是導致海草床死亡的原因之一。如今海草床都被人類垃圾佔據,包括填海的砂石、塑膠垃圾等,這4大危害加起來,已經嚴重影響海牛食物來源。

王伟康:澳洲在保育海牛方面做得很好,当地估计有8万只海牛。
王偉康:澳洲在保育海牛方面做得很好,當地估計有8萬隻海牛。
为了让民众更了解海牛保育重要性,王伟康经常到各地分享海牛保育讲座。
為了讓民眾更瞭解海牛保育重要性,王偉康經常到各地分享海牛保育講座。


保護海牛,等於保護海洋環境

儒艮為什麼會被稱為海牛?王偉康說,那是因為海牛和牛一樣都是吃草的,所以才會被叫做海牛。要保護海牛,就要保護海草床,兩者是密不可分。

他表示,保護海牛不但是關乎動物保育,同時也是在保護海洋環境。因為海牛是海草床的工程師,被它吃過的海草床,會因為它的帶動,把海草播種到其他海床,讓海草生長範圍更遼闊。

“當海草適度被吃掉後,會令海草越長越快,進而使到易生的植物品種得以成長,多樣化的植物種類能夠促進海草床營養成分,進而提高海草的生長力。”

“海草床對海洋生物非常重要,它除了是海牛的食物,也是很多海洋動物的棲息地,尤其是幼小魚類的繁殖地。如果失去海草床或海草床日益減少,就沒有孕育魚類的溫床,進而也會影響人類的食物鏈,如海星、八爪魚、海參、海馬都是住在海草床。”

根據馬來西亞MareCet(保護海洋哺乳動物的非營利組織)2016年資料,大馬的海牛估計現在只剩下少過100只,海牛已經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自然滅絕動物。

王偉康重申,快艇、填土、化學肥料、塑料垃圾及漁網捕撈,都是造成海牛瀕臨絕種的原因,大家可以從一個小舉動開始為保育海牛出一份力。

他表示會持續研究海草床,以瞭解海草床的生長情況。每年他都會潛入海草床提取一些海草做化驗,以瞭解海牛為何會到這個海草床,進而分析海牛不去的海草床是否已經受到汙染等等。

“民眾也可以發揮本身的力量,向朋友或身邊的人宣揚及分享保護海牛及海草床,避免汙染海洋的資訊,這些都是大家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做到的。”

王伟康每年都会潜入海底,研究海草床的生长状况及提取样本化验。(图:受访者提供)
王偉康每年都會潛入海底,研究海草床的生長狀況及提取樣本化驗。(圖:受訪者提供)

海牛到过吃海草的海草床,会留下一道长长的痕迹。(图:受访者提供)
海牛到過吃海草的海草床,會留下一道長長的痕跡。(圖:受訪者提供)


哪裡可見到海牛蹤影?

王偉康表示,目前只有柔佛豐盛港可以看到海牛,也是西馬唯一可以看到海牛的州屬,因此柔佛州政府計劃把有關水域列為保護區,完全禁止漁船經過,希望以後能夠成為海牛保育中心。其他可以看到海牛的州屬就是東馬沙巴及砂拉越。

他曾經到有海牛出沒的地區走訪,當地人說以前經常看到海牛出沒,但現在已經很少見了。

“在東馬方面,海牛還要面對另一個威脅,那就是魚雷。當地漁民還是有用魚雷捕魚,這種捕撈方式嚴重破壞海洋生態。”

王偉康也說,根據這幾年他所進行的海草床研究,包括海草的覆蓋範圍、品種等等。他發現我國水域的海草自2017年之後,海草越來越少,2018年季候風之後更少了四分之一,這是警報訊號。

“我無法確定海草大規模減少的真正原因,是人為因素還是大自然變化,還有待研究。但生活在我國海域的海牛減少則是不爭的事實,因為食物減少了,它們被迫游到更遠的地方找尋食物。”

“就現在來說,澳洲的海牛生長環境是最樂觀,當地估計有8萬隻海牛。也因為澳洲的保育做得好,才不至於令海牛成為瀕絕滅種。”

他表示,海牛在大馬是受保護動物,不可捕殺,一旦發現海牛屍體也必須呈報。但是相對的海草卻沒有受保護。

他認為,要保護海牛,就必須確保海牛有充足的食物來源,因此海草床應該列為受保護海域,如同珊瑚礁一樣。

為了讓民眾瞭解保護海牛與海草床的重要性,王偉康經常都到各種活動、學校演講,希望通過宣導讓更多人瞭解海洋裡這隻可愛的牛。

海草床也是小鱼及其他海洋动物的栖息地,一旦海草床被破坏或消失,也会人类食物链。(图:受访者提供)
海草床也是小魚及其他海洋動物的棲息地,一旦海草床被破壞或消失,也會人類食物鏈。(圖:受訪者提供)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发布: 10:27pm 16/03/2025 451点阅
借助谷歌地图,深入森林追踪,保育马来熊

马来熊是世界上体型最小的熊类,擅长攀爬,也是最依赖树冠生活的熊种之一。

然而这些天生的攀爬高手,正面临森林砍伐、栖息地丧失和盗猎日益严重的问题,威胁着它们的生存与未来。

刚过去的3月3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谷歌地球(Google Earth)分享了一则如何通过谷歌地图讯息帮助马来熊保育的报告,谷歌地图已经不只是为人类导航,它甚至可以用在野生动物保育工作上。

借助谷歌地图,深入森林追踪,保育马来熊
黄修德与研究团队通过谷歌,把地图数据添加到谷歌地球的卫星图像,以更详细了解马来熊的栖息地。

这项计划是由沙巴婆罗洲马来熊保育中心(BSBCC)创办人兼野生动物生物学家黄修德博士及其团队负责,他们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远程摄像机和GPS追踪技术,绘制马来熊的栖息地地图,指导救助和康复工作,并希望通过这项科技可以解答重要的问题,那就是“马来西亚野外究竟还有多少只马来熊?”

黄修德和他的团队穿越茂密的热带雨林,跋涉蜿蜒的河流追踪获救的熊只。过程中他们利用谷歌地球提供的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远程摄像机和GPS追踪作为重要工具,帮助他们识别隐秘的野生动物廊道,更精准地实施保护措施,为马来熊的未来争取更多希望。

借助谷歌地图,深入森林追踪,保育马来熊
森林曾经是马来熊最安全的栖息地,如今因为森林开发,栖息地逐渐流失,马来熊生存条件日益艰巨。
生存受威胁,5大宗旨保护马来熊

由于马来熊擅长爬树,大部分时间都在树冠层度过,最喜欢在树上找个好地方打盹。如今的森林对马来熊而言已经不再是安全的栖息地,面对森林不断开发,随时失去栖息地的威胁。

它们也需要不断寻找食物,与来自其他地区的马来熊争夺属地。同时还要面对盗猎者追捕,因此曾是它们幸福乐园的森林,如今已经满布荆棘。

看到被当作宠物圈养的马来熊,以及它们所处的恶劣环境,激发了黄修德在沙巴州山打根创办婆罗洲马来熊保育中心的决心,收养被救援回来的马来熊。

借助谷歌地图,深入森林追踪,保育马来熊
研究野生马来熊生态的重要信息,一切都始于地图。

黄修德是在美国蒙大拿大学(University of Montana)求学期间成为马来熊专家,回国后到婆罗洲实地研究。他发现,野生马来熊正面对严峻威胁,而且这个熊种也不被当地人了解,人们对它也不重视。

“当我知道鳄鱼养殖场、小型动物园、私人动物园等地方有多少马来熊时,就意识到情况非常危急。它们通常被关在恶劣的环境中,并因此出现许多严重的异常行为困扰。”

为了实现保护马来熊的目标,BSBCC设立5大宗旨,分别是福利、复原、教育、研究和生态旅游,推动保育马来熊运动。

这项努力与理念也获得政府认同,因而赋予该中心权力收养被非法圈养的马来熊。目前,该中心收养了42只马来熊。

黄修德强调,救熊仍然是该组织的首要任务。如果是年轻的熊,该中心会帮它们复原,然后让它们重返森林生活。

为了研究野生马来熊的生态,该中心也在附近的塔宾野生动物保护区(面积超过12万公顷)做研究。

借助谷歌地图,深入森林追踪,保育马来熊
通过谷歌地球与卫星图像,研究人员可以更好地了解野生动物保护区。
研究马来熊生态,一切都始于地图

黄修德表示,即使已经研究了马来熊26年,但仍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毕竟它们的栖息地是极其茂密的森林,对研究人员来说是极具挑战的工作环境,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对马来熊知之甚少的原因。

他解释,在研究马来熊上,该中心是依赖谷歌地球专业版(Google Earth Pro)和卫星图像进行,他和其他研究人员利用这些图像来更好地了解野生动物保护区。

“这些图像为我们提供了地形、植被和土地利用的详细视图,其中一些地区非常偏远,根本没有详细的地图可循。”

通过谷歌,他们把地图数据添加到谷歌地球的卫星图像,以简单的地形图,更详细了解马来熊的栖息地。

黄修德表示,通过地形图,他们可以区分原始森林、次森林和不同种类植被的树冠外观。同时,他们也会在谷歌地球的高分辨率卫星图像上,添加远程摄像机和安装在复原野放马来熊身上的追踪项圈数据,以及研究人员的观察结果,鉴定马来熊的位置、活动范围及移动模式,从而可以提供马来熊偏好的环境。

“通过这些信息,我们可以避开野生熊只,决定远程摄像机设置的位置,并可选择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区域。这些都是研究马来熊生态的重要信息,一切都始于地图。”

借助谷歌地图,深入森林追踪,保育马来熊
BSBCC研究人员正努力设置远程摄像机网络,希望能够从中捕捉到足够数据,找到估算野生马来熊的数量与密度的方法。

他与研究团队也会使用谷歌地球移动版与GPS设备进行导航,这些工作在森林执行起来并非易事。

“有时我们必须远离通道,徒步穿越森林,甚至雇用原住民用船只带我们走水路,所以谷歌地球的地图可以帮我们找到前往丛林目的地的最佳、最安全以及影响最小的路线。”

他透露,其团队一位研究生正努力设置远程摄像机网络,希望能够从中捕捉到足够数据,找到估算野生马来熊的数量与密度的方法。这些信息将有助于确定未来研究的基准,更重要的是能够提供马来熊栖息地健康状况的指标,进而为它们提供与人类共享更大环境的指标。

他感叹,身为野生生物学家和森林生态学家,他知道生态系统有多么脆弱,以及各个要素之间是如何相互关联的,一个物种的遭遇很可能会影响其他物种,这也是保护马来熊如此重要的根本原因。

相关报道:
它们是生物,不是玩物!珍奇动物成新宠,助长走私猖獗
世界长颈鹿日:长颈鹿正在易危,保育刻不容缓!
海底园丁海胆,专吃珊瑚的天敌海藻
拯救珊瑚礁!保育海胆,让它吃掉海藻,守护珊瑚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