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我尊敬的何培鈞老師曾經說過:“現代教育似乎都在為城市訓練人才,所以學生畢業之後也只能往城市去發展。”正因為如此,世界各地的城市不僅擠滿了人──也擠滿了人才,於是我們不難想像一個擠滿了拳擊手的擂臺,最終有多少原來能大展拳腳的專才在被迫打群架的比賽中成了犧牲者;一個喜歡花草植物的青年,被要求去讀他不喜歡的會計;一個成績好、擅長設計的青年,被迫去唸“更有出息”的醫科……
我們常常把“適者生存”掛在嘴邊,但卻無知的把仙人掌種在雪地裡,把陸龜放生到湖裡;我們不僅從源頭的教育就不尊重生命,到後來的生存空間,也把體質上和心理上完全不適合的城市的人往城市送。我們似乎忘了,地方也是一個有機體,固然也會有它的生存條件,一座擠滿醫生、律師、工程師的城市,和一座遍地文青咖啡館、民宿的鄉村一樣是災難。今時今日,亞洲一些過度發展、面臨少子化的區域,大學的教授已經在擔心失業的問題;在我們的國土上,一些青年帶著夢想和只適合在城市生存的技術和工具回到鄉鎮創業,遲早都會迎來青年返鄉開咖啡館的打群架擂臺賽劇情。
那什麼才是鄉鎮的生存之道?日本的地方創生專家山崎亮、木下齊都開過的一帖藥是──能夠串連城市和鄉鎮資源的人就能在鄉鎮生存,幫助地方創生。這幾年,日本和臺灣的地方創生專家也紛紛在討論到底是要呼籲青年,還是中年返鄉更適合,後者隨著年齡增長更能妥善的將在城市打拼累積的知識、經歷和人脈等資源連接到鄉鎮。我在怡保認識的中年有機農夫朋友阿鳥就是利用WhatsApp群組,以菜箱的方式把自己的菜和農產加工品,賣給在鄉鎮有健康意識卻相對不易獲得資源的家庭買家;換言之,你要找到將城鄉差距縮短,或解決城鄉發展失衡所帶來的不便的方法。所以我的青年朋友Clement,到澳洲、新加坡、香港、臺灣等地學藝歸來,在怡保經營就算在大城市也難找到、收費相對低廉的復古式理髮店,用他的專業在怡保活得燦爛精彩。返鄉青年或中年除了滿腔熱血,也清楚知道自己擁有家鄉沒有但需要的技能,才能翻轉城鄉,找到立足之道。
適者生存,本身就是一種選擇權。活下來,是人的本能;但有辦法和有尊嚴的活下來,才是一種專業。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