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人和泥土之間就有著一種自然又親暱的關係,只是城市化的生活讓我們離土地越來越遠,遠得忘記了泥土孕育自然萬物,忘記了人類依賴土地生活。
走進霹靂江沙縣的沙容村(Sayong),你依然可以感覺人和泥土的親密關係。
ADVERTISEMENT
沙容村很大,走在村裡,沿路都是大大小小的陶葫蘆(Labu sayong)作坊,一路往裡走,經過稻田,經過園林,沾了一身蕉風椰雨,最後來到Kampung Kepala Bendang。根據歷史學家的考究,這個寧靜的小甘榜是陶葫蘆(Labu sayong)的發源地,早在1810年,遷居到此地的米南加保人已經開始製作陶葫蘆了。
陶葫蘆是葫蘆形狀的陶製器皿,有著純樸直率的泥土氣息,是沙容村裡的草根工匠用原始方式燒製而成的民間工藝品。為什麼是葫蘆形狀呢?根據瑪拉工藝大學霹靂分校陶瓷部學者Salwa Ayob的研究資料,霹靂州土地肥沃,物產豐饒,先民以務農維生,種菜種瓜,並把葫蘆瓜曬乾當盛水的器皿使用,陶葫蘆的創作靈感也由此而來。
不過,在20世紀初,陶葫蘆並不是最常見的器皿,當年人們更喜歡“水牛角壺(labu tanduk kerbau,又名labu cabang dua)”,也就是一種雙角形的器皿。英國博物學家Leonard Wray曾在他的著作中指出,在1903年間,Kampung Kepala Bendang有10戶陶匠,他們做得最多的陶器就是水牛角壺。
全手工製作陶葫蘆的工匠僅剩兩位
在17和18世紀,江沙縣內有武吉斯人開辦的學校,專門培訓陶葫蘆工匠,到了英國殖民時代,英政府也為手工藝工匠包括陶葫蘆製作者設立專校。
製作陶葫蘆用的陶土叫“沙容土”(tanah sayong),世世代代以來,人們都是用沙容河邊的黏土製作陶葫蘆。早期的陶匠都是自己加工,黏土經過曝曬、輾磨、過篩,再緩慢地把水調入細緻如塵的土裡,反覆揉搓,直至完全不含氣孔為止。
在沙容村,一些陶作坊已經傳承了五代,百多年來陶葫蘆的變化不算大,仍以家庭式小工坊為主,1980年代中期,灌漿法傳入,30年後的今天蔚為主流,讓向來只能慢工出細活的傳統手工藝得以稍微趕上時代的腳步。
灌漿法屬於半手工製法,也就是說,只有葫蘆身是藉助模具成型,其他工序仍然依賴人手。目前村裡只有兩位工匠仍以全手工製作陶葫蘆──沒有任何模具,從陶土到陶葫蘆,全程只用雙手和簡單的工具。
全手工製作陶葫蘆時必須把工序分成六或七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做底座,等底座稍微幹化,才開始做腰身。每一個階段完成後,工作就必須暫停,等泥土變幹變硬,才繼續下一個階段。完成葫蘆身後,就可以雕刻花紋,花紋一般以植物和幾何條紋為主。
最早期的陶葫蘆是沒有蓋子的,人們把香蕉葉折成圓錐形插在瓶口,當蓋子使用。除了香蕉葉,也有人用迷你版飯罩(tudung saji)、布料等,皇親貴族則用矜貴的銀器做蓋子。
今天陶匠一概用電窯爐燒製陶葫蘆,但在早年,人們用的是柴火,燒陶的過程分成明火和悶燒兩個程序。明火燒時,把陶葫蘆瓶口朝下,擺在竹子做成的架子上,底下燒柴,火勢從弱漸漸轉強,燒得差不多時,陶匠會用樹枝敲打陶葫蘆,從而判斷成熟度。
明火燒結束後,陶葫蘆會被放入預先挖好的洞裡,以一層陶葫蘆一層木柴的方式排列,最後點燃地面上的木柴,再把鋅片蓋在柴火上。
當所有柴火都燒成灰燼後,陶葫蘆也燒好了,冒煙的陶葫蘆取出後馬上放入稻殼堆裡燻燒,經過這一程序,陶葫蘆表面就會變得黑而亮,散發內斂的華麗感。
在大馬手工藝促進局霹靂州分局的振興下,近年陶葫蘆也慢慢有了變化,譬如以前沒有上釉,現在很多都有了,以前只是做陶和半陶,2010年後,開始出現陶瓷葫蘆。
和樸實的陶葫蘆相比,光潤精緻的陶瓷葫蘆明顯更吸睛,工藝的創新,風格明快的現代設計,讓傳統陶葫蘆脫胎換骨,成為型格時尚的精品!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