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专栏

|

活力名家

|

活在自然

|
发布: 10:00am 16/03/2020

大自然的故事,有人要聽嗎?/吳詠駩

作者: 吴咏駩

這些年來,我覺得自己對大自然的認識有越來越深,不過,若要向別人談起保護大自然的重要,卻越來越心虛了。

十多年前,我開始留意我國的大自然。那時候,我滿腔熱血。查資料時發現壯麗的綠孔雀原來曾在我國生活但已在本地絕種,我覺得非常可惜;爪哇犀牛在我國消失,我也感到很惋惜。那時得知我國野外仍有蘇門答臘犀牛,在東馬和西馬都還有發現,我特別高興,盡力搜索了許多有關它們的訊息,想更瞭解它們的情況。然而,接下來的那些年裡,陸續傳來有關大自然的消息,都是壞消息居多∶森林面積不斷縮小,動物一一被逼向滅亡……漸漸地,我麻木了。去年11月23日,沙巴那隻被認為是我國最後一隻的蘇門答臘犀牛Iman死了,看到新聞的那一刻,我已經沒有太多的感慨。

ADVERTISEMENT

绿孔雀曾是西马大自然里的居民,却在1960年代绝了迹。
綠孔雀曾是西馬大自然裡的居民,卻在1960年代絕了跡。

也許是因為人類進步得太快、太厲害了,以致現今我們大部分人的日常生活,似乎和大自然沒有直接的關聯。身居於城鎮裡的我們,吃的用的都來自購買,水來自水喉頭,能源來自電插頭和加油站,大自然似乎已不屬於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

過去我們常說大自然是奧妙的,即使不在野地裡生活,但對大自然至少還有一些好奇。然而,如今我們又進步了許多,與精彩絢麗且層出不窮的現代科技相比,就連浩瀚神秘的海洋和森林,有時候似乎也顯得遜色。喜歡動植物的大小朋友,可以直接從許許多多大自然的紀錄片或視頻裡欣賞到它們。那些經過專業人士剪輯的各種有趣和富有故事性的精彩特寫畫面,一般人在現實中都不容易看到,卻只需一個按鍵,不必跋山涉水或被蚊蟲叮咬,就能輕易地呈現在眼前。我們無限想像力創造出的卡通、虛擬人物和劇情故事,以及漫畫、動畫、音樂、電影和政治等等,是多麼的精彩有趣,遠遠比一顆種子發芽或一隻貓頭鷹捕捉老鼠的單調情節生動許多。從電子屏幕裡展現出來的各種特效,也幾乎可以超過一朵真實花兒的美麗。於是我們與大自然的關係,又被科技給分隔得愈加的遠了。

其實我們並非對大自然失去了感情,只不過似乎僅會關心一些能夠挑起我們興趣的事。比如,過去網絡上流傳有遊客在沙巴捉海龜來拍照或騎上海龜,即刻就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和投訴。可是,馬六甲因填海而導致前往附近小島生蛋的玳瑁海龜數量大減,卻似乎沒太多人在意。幸好它們懂得改往較北處的沙灘去生蛋,才讓馬六甲的玳瑁巢總數得以維持在每年400至500巢。又比如,我國野生馬來虎目前估計已少於200只,屬於極危(critically endangered)狀態,即將面臨野外絕種,然而,我們似乎比較在意更有趣的北極熊和中國熊貓,以及去年末至今年初剛剛受到林火威脅的澳洲無尾熊,它們目前都處於易危(vulnerable),比馬來虎的受威脅程度輕了兩個等級。

马来虎虽是我国国徽的标志,却似乎不足以让我们重视。
馬來虎雖是我國國徽的標誌,卻似乎不足以讓我們重視。

比物種滅絕更嚴重的,是生態的破壞和消失,而我們除了稍微哀嘆,並沒能做些什麼,繼續過自己的日子。人類似乎需要細細數清大自然能夠給予我們的好處,方願意停止繼續開發和減少利用資源。與大自然談好處,感覺像是計算朋友能給予我們多少利益,才決定要不要交這個朋友;也有如我們對父母計較他們能給我們多少付出和價值,才決定要不要認親。我們都太小看大自然了。我想,海里的魚估計不懂得談論水的重要,林裡的動物也不會分析森林的功能,而我們與魚和其他動物都是地球生態中的成員,一樣需要大自然供我們繼續在地球上生存,但我們雖然學會了研究海洋和森林的重要,卻更過度將之消耗殆盡。看來自譽為萬物之靈的我們,也不過如此。

福建話裡有一句常話,說“飼魚飼鳥皆是料”,意思是養魚養鳥都是浪費的。親近大自然,走進野地裡看鳥賞樹,對我們的現實生活似乎沒有實際幫助,對社會的進步也幾乎沒有任何貢獻,看起來同樣是“料”的。在這個娛樂和資訊爆炸的時代,路邊花草樹木蝶蛙鳥猴的平淡故事,你還會想聽嗎?

在路边飞舞的小蝴蝶,是否还能引起你的留意?
在路邊飛舞的小蝴蝶,是否還能引起你的留意?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