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霹靂州貞德隆新村1.5公里的湖上,有一艘名為“丹絨督亞冷5號” (TT5鐵船)的採礦鐵船,已成為馬來西亞著名的歷史文物,由大馬政府接管,並對外開放,讓民眾前來參觀,在拍照打卡的同時,也能夠了解大馬採礦的歷史。
ADVERTISEMENT
MELODY《I LOVE U早晨》單元《他的故事》特別出走計劃節目主持人大寶和阿晨,帶領團隊來到TT5鐵船聆聽船長傅譚春的鐵船採礦故事。
傅譚春在錫礦工業已有五十多年的經驗,對於採礦鐵船的功能和操作可說是瞭如指掌。傅譚春的名字由來,是因為小時候體弱多病,哥哥姐姐早逝,父母擔心他會像哥哥姐姐一樣,就帶他到附近的譚公廟過繼給譚公當乾兒子,以獲得譚公的庇佑。因此,他的名字保留了家族春字輩的春字,加上譚公的譚字,而有了傅譚春這個名字。
少時的傅譚春曾經迷惘過,因誤交損友,陷入了當時的黨派鬥爭,讓他差點兒錯失了學習的機會,還因為打架鬧事而被警察拘留。傅譚春笑稱,當年的拘留所真的有提供咖哩飯給拘留者吃,而且還很辣。
一步一腳印從底層做起
會入行從事鐵船採礦工作,傅譚春娓娓道來。當年還未滿18歲的他,是在英殖民時代擔任礦工,跟著他們到處工作,他負責項目很多,包括清理雜草、維修籬笆等,工資一天僅有4令吉27仙。有機會進入這個行業,首要條件是要懂得用英文溝通,中三學歷的他,因為能說英文,而有機會被聘請。
滿18歲後,他被安排負責補爐(Boiler maker)、拆卸器械等需要技術或是較為繁雜的工程工作,薪金也從原本的4令吉27仙漲至6令吉左右。就在這個時候,他有機會接觸到鐵船工作,學習如何維修及操作鐵船、接駁電器等等,為日後的工作打下了基礎。
有了對鐵船的常識和認識,他從甘榜牙調派到“丹絨督亞冷5號” (TT5鐵船)工作,並晉升為工頭。他表示,當初他接觸的鐵船,還是英國人特別從英國將零件進口過來,並在這裡組裝而成的。據資料顯示,這艘TT5鐵船是由英國公司F.W.Payne & Sons,費時18個月和耗資300萬叻幣(海峽殖民地貨幣單位,現在貨幣3億令吉)組裝建造,可說是投入了相當龐大的資金。
由勞工做起,傅譚春就這樣學習並瞭解鐵船的操作,然後一步一腳印的升上了工頭的位子,還擔起帶領多名勞工一同執行工作的重責。在這裡工作了好幾年之後,傅譚春被洋人上司推薦考船長一職,成功擔任鐵船船長。後來,再調派到如美羅、仕林河等地工作。
那些年在鐵船的快樂時光
傅譚春解釋,一艘鐵船需要24小時日夜操作,員工們需要分成三班制度,日以繼夜地輪班工作。早班工作時間為清晨6點到下午3點,下一班是下午3點到晚上11點,接著是夜班晚上11點一直到天亮,每個班次工作8小時。
每個班次約有14個人工作,一艘鐵船會有多達70位員工輪流工作。當中除了操作鐵船,也包括督工。此外,鐵船會被泥漿弄髒而影響運作,因此鐵船一個星期會暫停運作兩日,以便維修和清洗。
傅譚春表示,鐵船工作相當危險,裡頭都是重機器,員工們在執行任務時要特別謹慎,出意外有時是無可避免的,如鐵船可能會發生繩子斷裂,或是員工在拆機器時因疏忽而不小心被鐵具弄傷等意外,所以在這裡工作都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此外,在這裡工作的員工以華人和馬來人居多,早班一般是打磨(fitter)和焊接工作,而這類工作以華人員工居多。除了操作機器,為鐵船添油也是員工的日常工作。
詢及這一帶的鐵船,傅譚春表示,當年最高峰期時這裡曾有5艘鐵船,分別為“丹絨督亞冷1號”(TT1鐵船)、“丹絨督亞冷2號”(TT2鐵船)至“丹絨督亞冷5號”(TT5鐵船)。可惜的是,在經歷了多年的歲月流逝,至今,國內碩果僅存、保留至今的採錫鐵船就只剩下“丹絨督亞冷5號”(TT5鐵船)。
挖取錫米的過程相當繁複,首先鬥鏈不斷旋轉,移動挖鬥,深入水下挖掘礦砂,再輸送到篩選器分類出錫米。開採出的錫米裝入錫米桶後運出船外,到工廠或錫礦業俗稱的“烏冷”(Ulang,清洗錫苗的工廠)處理,分類成錫米和錳礦和其他礦物。
提起錫米的分類,傅譚春詳細解說,挖取的錫米會放到傾斜度約32度的機器上(俗稱震床)分類。機器會通過震動將挖取的錫米分類,然後不同重量的錫米就會分到不同的桶裡頭去。
傅譚春指出,一般在這裡提取的錫米都會送到檳城提煉(smelting),並出口到美國。
錫礦業終究逃不過市場需求量降低,從昔日輝煌的高價而漸漸走入低迷。在傅譚春心目中,人生中最快樂的時光就是從事錫礦工作。“當年初入行的我,走路可以挺著腰,但經歷了多年歲月洗滌,現在走路已不如當年般,能夠挺直腰板了。”
如今,傅譚春仍然為TT5鐵船效力,擔任維修鐵船的重責,以確保鐵船能夠繼續地保存下來。
除了工作,傅譚春也分享了自己和妻子的故事。傅譚春與妻子是通過朋友介紹而相識,他靦腆地分享,妻子也是因為他從事錫礦工作而願意把餘生交給他。雖然日子過得不算充裕,但兩人仍無懼生活上的苦難堅持在一起到現在,膝下有兩個孩子。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