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管制令开始,妇女援助协会(WAO)接获的家暴求助热线和简讯不断增加。单是4月份,一共接到898通(则)热线和简讯,相较3月份的361通(则)多出148%。行管令期间,除了施暴者长期在家导致家暴风险大增,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多方宣导,也大大增加公众意识,纷纷致电或来讯求助。
ADVERTISEMENT
疫情伴随各种未知数,人人面对心理、经济压力,都有可能成为家暴导因。虽然大马疫情稍稍趋缓,各领域慢慢恢复营业,但身心灵压力并未立即解除。你我还需持续关注家暴议题,就算是旁人,也能帮得上忙。
●报道:本刊 白慧琪
●图:本报资料室、受访者提供
4月份的某一天,行管令尚未解除,妇女想到医院做健康检查,就先把孩子寄托在朋友家。那孩子是3年前领养的女儿,行管令前也常寄托在这名朋友家照顾。
朋友发现,小女孩比之前更加瘦削,看起来挨饿了,身上还有很多新的伤疤。一问之下,原来小女孩每晚还被单独留在客厅过夜,十分惊怕。
行管令前,她就曾发现小女孩身上有不少疤痕,看起来被打过,怀疑是被领养父母打伤的。今年初,校方就此询问领养父母,但他们指称是小女孩撒谎。朋友想起曾听领养父母表明,想放弃小女孩,还说过,“我不觉得我们可以继续爱她,这个孩子不值得爱。”
她知道这次一定要采取行动了,然而时间有限,领养妈妈不久后就会来接走小女孩。她拨电向WAO求助,发现虐待儿童事件该怎么办?另一方面,她也很担心自己被指控绑架儿童。
WAO行动服务主任黄佐安分享,这是一例旁人也帮得上忙的个案。当时,WAO社工建议她把小孩送往社会福利局或者医院。不过,担心送院会有感染冠病风险,她并不愿意这么做。
最后,她同意带小女孩去警局报案,WAO则通报县社会福利局。小女孩后来被送往医院的儿科病房留院观察,她和社会福利局社工在旁陪着。社工也做简短访问,再协寻有无其他亲人能够领养她。
旁人可以这样帮忙
“如果听到邻居起严重争执,我们可以去敲门借糖、盐或酱油,一个简单的动作就能立刻中断家暴。”黄佐安分享,短暂介入虽然不能永久终止家暴,却能提醒施暴者“有人听见”、“有人留意着”,让他三思。当然,自身安全最重要,上门前可以携同家人或其他邻居前往。
另一个方法是,亲友可以和经常遭遇家暴的幸存者制定求助代号。一般上,幸存者面对施暴者时直接报警或呼救,可能进一步激怒对方,引起更加暴力的反应。因此,以代号表示报警、按门铃、例常探望,施暴者不易察觉,幸存者处境相对安全。亲友只要一收到代号简讯或通话,就可立即采取相应行动。
行管期间,庇护单位“不打烊”
根据WAO的数据,4月份整个月都在行管令中度过,求助热线与简讯攀高至898通(则),1月份只有266通(则)。
黄佐安鼓励家暴幸存者主动拨电给WAO或其他组织求助。“因为帮幸存者采取任何行动前,我们必须得到本人同意。如果不方便说话,可以选择WhatsApp简讯求助。”
每一起家暴事件都是个别案例。一般上,社工会先厘清幸存者当下是否面临人身安全风险,以及她的迫切需求,再视情况提供协助,如制定安全脱离方案。紧急情况下,社工会直接寻求武吉阿曼性侵、家庭暴力及虐待儿童组(D11)介入,警方随即安排事发地点附近警局的警员上门营救。
有些妇女可能早上被打,心想下午既然停止了,就选择不采取行动。“我们必须认知到,不是每个被家暴的幸存者已经准备好离开家暴家庭或报警处理。”黄佐安说,无论如何,最重要是尊重她们感受。
联系妇女组织时,社工会告知求助者所享有的权益以及解释报警等后续行动详情。到警局报案有两种情形,第一种“备案”(Cover Report)只是记录在案;第二种是开档调查的报案(Action Report)。施暴者被警方逮捕后,会被延扣调查,至多14天。
“很多妇女担心如果逃跑了,施暴的丈夫穷追不舍,该怎么办?”黄佐安强调,幸存者有权向警方要求申请临时保护令(Interim Protection Order,IPO),接着由推事庭推事发出。或者,向警方要求转介信(Referral Letter),再向社会福利局申请紧急保护令(Emergency Protection Order,EPO)。
行管令初期,许多条例模糊,一些公务单位没有办公,很多妇女向WAO询问,“这期间我可以逃走吗?”甚至有妇女担心行管令期间带孩子离家,若被警方逮到,会被罚款每人1000令吉。
黄佐安澄清,幸存者其实可以到警局报案,表明遭受家暴,要带孩子离开家暴家庭到安全的地方。此外,行管令期间,有关当局也没有停止发出临时或紧急保护令。一般上,幸存者最担心的是如何带着小孩维持生活,她们会先找亲友帮忙。幸存者也可以到社会福利局或非政府组织的庇护所暂住。
离开家暴家庭后的准备
WAO运动主任陈香莉希望民众了解,每个幸存者在面对家暴时处境不同,因此反应因人而异。比如,有些幸存者的经济能力有限,不允许她们立刻离开家暴家庭;有些在筹划,等待时机离开;有些还要带着孩子离开,事后如何安顿,都需事先计划和思考。
“曾有幸存者打算离开家暴家庭,但她知道往后得自力更生,所以开始上课,考取大学文凭,希望未来能找到工作养活自己。”陈香莉分享,“这需要长时间准备。”
协助家暴幸存者,陈香莉认为我国需要更完善的接济服务,尤其是庇护所。如果幸存者打算离开家暴家庭,至少还有庇护所能够暂时接济她们。她指出,雪隆一带的庇护所已经非常拥挤,在行管令期间,政府也许可以规划一些酒店或宿舍,充当家暴幸存者的临时庇护所。
此外,处理家暴案件牵涉很多政府机构、单位和非政府组织。比如,警方开档调查,医院一站式危机中心(OSCC)验伤、推事庭发出临时保护令,社会福利局发出紧急保护令和提供庇护,非政府组织从旁协助。陈香莉认为,妇女、家庭及社会发展部此时应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从中协调,让幸存者在求助的每个环节都受到保障。
行管期间家暴求助数翻倍
根据WAO的数据,1月份的家暴求助热线与简讯共有266通(则);2月份微跌至250通(则);3月份后半月落实行动管制令,数据又增至361通(则);4月份整个月都在行管令中度过,求助热线与简讯攀高至898通(则)。
不过,WAO运动主任陈香莉解释,过往家暴求助数据上升有很多因素,譬如学校假期、醒觉运动后。3月份的国际妇女节和“消除性别暴力16天运动”(16 Days of Activism,11月25日至12月10日)后,妇女权益意识稍长,求助热线都会比平时多。
妇女、家庭及社会发展部的15999关怀热线(Talian Kasih)服务的数据也显示,3月18日至5月9日,共收到549通家暴求助。WAO分析发现,国防部高级部长依斯迈沙比利分别于4月12日及16日在直播演讲提及关怀热线,数据随之上升。4月20日,国家安全理事会广发家暴和虐待相关宣导简讯,关怀服务热线也于接下来几日持续增加。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