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有關於馬來半島傳統建築最早的記載,根據13世紀宋代馬端臨在其《文獻通考》中描述,當時真臘國之傳統民居與南方赤土國非常相似。根據許雲樵教授的考證,當時赤土國即位於如今泰國南部宋卡府(Songkhla)及北大年府一帶。這些地區的傳統建築與馬來半島北部幾個州屬如吉蘭丹、登加樓、玻璃市、吉打、霹靂等地區有著相同的特徵,尤其以十二柱式的民居,廣泛出現在這些州屬以及泰國南部地區。
《馬來紀年》(Sejarah Melayu)則有蘇丹滿素沙(Sultan Mansur Shah, 1459-1477)新建皇宮的詳細描述,該皇宮共有27面隔間牆,每牆寬約18呎,各由兩根柱子扶正。其屋頂共有7個高底屋面,各屋面間有窗戶做為通風用。外牆有向外凸出之窗戶,其上方屋簷有如翅膀狀,各別有木作雕飾,建築工藝精巧,一些部分甚至鑲有金箔。由此可見在當時馬來宮殿建築工藝技術已相當成熟,唯受限於宮廷的限制,這些精巧的工藝尚未能廣泛流傳於民間。
最早期的建築影像記錄
在1606年,荷蘭軍官馬德利夫(Cornelis Matelief de Jonge) 在與柔佛蘇丹阿勞丁沙(Alauddin Riayat Shah III)商討聯合攻擊馬六甲的葡萄牙勢力時,曾在柔佛河一帶勘查,他形容沿河的傳統馬來建築皆立於高柱上。1786年,英國人開始殖民檳城後,一名英國軍官Captain Glass前往霹靂內陸地區探勘,根據他的描述,當時沿著霹靂河岸的居民人口約3萬人,這些居民的房屋推測與John 1870年代出版的《Perak and The Malays》書中的插圖沒有太大分別。
此外,文西阿都拉(Munsyi Abdullah)在1838年從新加坡前往吉蘭丹的路途中,曾生動描述當時馬來高腳屋的使用情況:在彭亨房屋位置沒有一定的規則,有者靠河、有者靠海,或在樹林中,在村子裡隨地興建。在房子的下面經常堆積垃圾,人們為了清理,偶爾會在原地直接焚燒,使得在屋裡的人呼吸困難。在登加樓的情況與彭亨相去不遠,那裡的建築屋頂採用亞答樹葉編制而成,屋頂高度較高,在房子周圍經常堆積垃圾,在傍晚時與葉子一起焚燒以驅趕蚊子。
1874年,海峽殖民地總督克拉克(Sir Andrew Clarke)與霹靂統治者拉惹阿都拉等人簽訂邦咯條約。隨後,畢治(J. W. W. Birch)、瑞天鹹(F. A. Swettenham)等人被委任為駐地官員,負責進往霹靂內陸地區,將條約的訊息傳播到各地去。這些探勘者伴隨著攝影師及畫家,開始將內陸地區的景色與建築詳細記錄下來。這些最早期的影像記錄,成為研究早期馬來傳統建築最好的依據。
4元素影響馬來傳統建築
建築史學者Abdul Halim Nasir將影響馬來傳統建築的元素分為:環境、氣候、生活方式及價值觀4種。其中環境因素,包括對地形、水、土的有效運用之外,同時也觀察其他動物在該地棲息的方式,藉以調整建築的設計,以便更加適應該環境的條件。氣候方面,在熱帶的生活環境免不了要配合陽光、風及雨水的條件。建築設計的最基本原則,便是如何在這些條件中找到相對適當的建築形式,如高腳、斜屋頂、透氣性等等。
在應對生活方式的原則上,傳統建築的格局經常視生活的情形進行局部的調整,由於生活習慣與文化、宗教習俗有關,這些機能需求經常能反映在空間格局上。另外,傳統馬來建築設計亦能呈現使用者所信仰的價值觀,早期馬來建築非常注重對自然力量或靈氣,同時也遵循傳統文化中的道德觀念,到後來受到伊斯蘭教影響之後,傳統價值觀逐漸被宗教價值觀取代,有者甚至受到西方物質主義的影響等等。
在哥打峇魯市附近的Chabang Empat的高腳木屋,原為南傳佛教寺廟,具有泰南及馬來風土建築的混合樣式。
雪蘭莪烏魯冷嶽的傳統高腳木屋。從構造方式來看,該建築已有受到印度或西洋建築的影響,尤其在基腳材料的使用上,以及裝飾風格上。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