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专题

|

周刊专题

|
发布: 7:00am 27/07/2020

【表演藝術/04】藝術不會消失,善用創造力利益他人

作者: 郭慧筠、摄影:刘永发

在升學路上,表演藝術相關科系不算是熱門選項,造成大眾對錶演藝術認識不多,其實表演藝術領域的工作範圍廣範,當中有導演、舞美設計、編劇等,不只有栽培表演者。

ADVERTISEMENT

藝術的目的是利益他人,並傳播真善美,只要秉持著這樣的價值觀,即便藝術表現形式隨著時代更迭產生變化,但依舊能經得起考驗,不會消失。

什麼是表演藝術?國家文化藝術學院(ASWARA)研究所博士課程主任黃愛明博士解釋,簡單來說,表演藝術就是一門表演的藝術,當中涉及語言、身體動作、臉部表情,還有其他的身體技能,而當把藝求精的時候,就是藝術。

“其實不用把藝術說得這麼高超,只要懂得用心和通過感官感受和感知周遭的一切,已經是一門藝術,表演藝術就在我們的生活裡。”

她認為,表演藝術應屬於現場,原因是現場活生生的共振力量跟隔著熒幕不一樣,“人是活的,臨場的觸覺能啟動我們的感官去感受。透過鏡頭傳遞的話,畢竟還是有界限,就像男女朋友談戀愛一樣,不可能隔著熒幕,永遠不見面。”

對她而言,藝術的本質是真善美,最終迴歸到利益他人,像利用音樂、舞蹈或戲劇來陶冶別人的心情或達致療愈效果,而不是批判,因為光有批判,沒有建議,並不會給任何一方帶來好處。

至於藝術和流行的差別在於,藝術注重精神層面的滋養,可能會拋出一個課題,讓大家思考如何回饋社會,甚至是探索自己的身心靈。流行著重商業,有目的地符合普羅大眾的喜好,並大量生產,缺乏精神層面的提升。

“藝術是有溫度的,商業則比較寒冷,我不會說商業沒有溫度,只要它迴歸到人的本性,而不是功利主義的時候,就會有溫度。”

黄爱明发现大众普遍上对表演艺术的印象狭隘,其实表演艺术牵涉许多领域,不一定要上台当表演者。
黃愛明發現大眾普遍上對錶演藝術的印象狹隘,其實表演藝術牽涉許多領域,不一定要上臺當表演者。


要生存,就得培養其他領域技能

黃愛明發現大眾普遍上對錶演藝術的印象狹隘,如念戲劇就是要當演員,修音樂就想到是要精專樂器,其實表演藝術牽涉許多領域,不一定要上臺當表演者,還可以當導演、舞美設計、編劇、藝術管理等,“藝術學校要傳達或設置的課程需有這方面的素養。”

她在2017年曾到英國皇家戲劇藝術學院(Royal Academy of Dramatic Art)考察,發覺隨著時代變遷,該校的表演課程也開始轉型,儘管還是精專表演,但不再只注重舞臺訓練,涵蓋的領域還包括廣播和影視。

“畢竟影視屬於大眾化,要是演員有多方面的表演技能,就不會因為缺了舞臺,而生存不下去,而且能力更好的話,說不定還可以同時接演廣播劇、舞臺劇和影視作品,這樣演員的生存就不容易遇到瓶頸。”

她說,表演藝術畢業生的出路廣泛,不侷限於表演者身分,可以按照本身天分或補充養分,拓展至其他層面。就像她起初是演員,後來開始導戲,雖然課程裡有學到相關知識,但她主要是靠觀察導演如何帶領演員和導戲,加上閱讀相關書籍及上工作坊來汲取養分。

“表演藝術課程除了訓練學生表達能力,也培養應變技能,希望學生遭遇生活困境時,懂得順應大環境,給自己提供實際的應對工具或知識來做蛻變。其實不管是應對人際關係,還是做口頭報告都是表演,要是不被表演藝術市場需要,說不定可以轉行當演講導師。”

黃愛明對學生更大的期待是,希望他們擁有做人的根本,也就是懷著一顆為別人著想,以及傳達真善美的心,原因是如果沒有做人的根本,就算多有才華也無法長久。相反的話,無論做任何事情都會發揚光大,這也是表演藝術工作者應該傳承的藝術價值觀。


“小眾”也需要被大眾看見

她認同,表演藝術屬小眾,卻不認為這是問題,“高品質東西畢竟是小眾的,當變成精專的時候,不是所有人都懂得欣賞和理解這塊語言。所以我不覺得可悲,反而說明觀眾群都擁有高層次思維,懂得感受和感知,是無比的榮耀。”

儘管如此,她認為,本地表演藝術圈仍缺乏營銷,這是基於欠缺製作人,目前只有少數團體,像手集團已有達到創造觀眾的層次。

她說,營銷應該由製作人負責,而不是表演藝術工作者,除非表演藝術工作者有這方面的才華,不然的話,應聘請相關專業人才。

“製作人要有營銷知識,本科未必是表演藝術系,但他必須理解和認同表演藝術的價值,這樣他才知道該如何營銷。不過問題是大多數出身自商科或市場營銷的專才,都缺少表演藝術薰陶,導致這方面人才嚴重匱乏。”

她提醒,即便表演藝術屬小眾,但表演藝術工作者也無須標榜自己成精英,甚至認為大眾思維低俗,反而應想辦法薰陶他們,如舉辦工作坊,讓大眾深入瞭解表演藝術。

黃愛明曾參加能劇工作坊,戴上面具之後,嚇了一跳,“在能劇中,死去的亡魂會出來講述生前故事,所以面具一戴上,照鏡子時,我突然嚇到,因感覺到有一個靈魂的存在,所以當我們有類似的工作坊,就能教導觀眾鑑賞藝術,表演藝術工作者需要給予大眾普及教育。”

她贊同藝術教育應從小開始,而父母在這薰陶的過程中扮演著重大角色,因父母的行為思想將直接影響孩子如何看待藝術。

“如果父母定義古典音樂為古老乏味,或藝術都是高超,難以理解的,孩子肯定也會有一樣想法,因此父母要從自己開始做起,摒除掉這種負面的設定,孩子才能學會品嚐藝術。”

“我們是有觀眾的!”

90年代,黃愛明從國外留學回來時,驚覺本地表演藝術圈創造了觀眾群,這是以往沒有的景象。在她看來,本地表演藝術其實有在慢慢突破,只是跟國外相比的話,差距依然很大。

“可能是因為90年代的時候,建立了表演藝術的大專教育,而大專教育跟職業息息相關,在這種情況下,表演藝術工作者要開始思考自己的飯碗,逐漸建立起買票看演出的制度,再加上後來的年輕人都願意消費,不像我們以前般省吃儉用,所以可以說是天時地利人和,創造了表演藝術的觀眾群。”

她認為,以表演藝術屬小眾的角度出發,本地表演藝術其實有一定市場,觀眾人數不算少,只不過基於語言和品味的緣故,而分化了觀眾。

據她觀察,本地不乏表演藝術觀眾,她記得有一年,蔣勳在國家文化宮舉辦講座,票價80令吉,但幾乎全場坐滿,而且出席者都認真聆聽。

“我們是有觀眾的,只是說有沒有達到這些觀眾所要求的層次,又或者有沒有用正確的管道接觸到對的觀眾,可能是個關鍵。”

對她來說,藝術的呈現形式或許會隨著時代更迭,而產生變化,但藝術不會消失,就如同金庸武俠小說一樣,每個拍攝版本的服裝造型設計都不一樣,不過只要文本價值還在,著作依然會源遠流長地活著。

她鼓勵表演藝術工作者,從不同的角度積極尋找出路,勿埋怨,也不要批判,“如果今天你做的東西經不起考驗,是不是表示它的存在意義和價值不強,這時應該反思本身的創作是否有回饋社會,而不是埋怨大環境。藝術家最棒的是創造力,就用自己的方法創造,哪怕是小眾,只要有利益他人,人家也認同你的話,就很圓滿。”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