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旅游

|
发布: 7:00am 03/08/2020

【波蘭】克拉科夫●濃郁的古都餘韻,厚重的猶太人歷史

作者: 郑翠霞

比克瑙集中营的正门,火车可以直接驶入直达毒气房的比克瑙集中营,是纳粹对犹太人种族灭绝的大本营。
比克瑙集中營的正門,火車可以直接駛入直達毒氣房的比克瑙集中營,是納粹對猶太人種族滅絕的大本營。


首次踏足歐洲,選擇的不是熱門的法國、意大利或西班牙,而是相對冷門的波蘭,因為其物價較低廉,但同樣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觀光人潮也沒有歐洲其他著名城市般洶湧,絕對是小資族遊歐洲的最佳選擇。

ADVERTISEMENT

比起首都華沙(Warsaw),本趟波蘭之旅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克拉科夫(Kraków)。克拉科夫位於南部,是波蘭第二大城市,在1038至1596年期間是波蘭的首都。單是克拉科夫及其近郊,就有3處世界文化遺產,即老城區(Old Town)、奧斯威辛-比克瑙集中營(Auschwitz-Birkenau Concentration Camp)和維利奇卡鹽礦(Wieliczka Salt Mine)。

皇家之路,昔日國王加冕遊行路線

想要一探克拉科夫歷史古城的韻味,就得到老城區走一趟舊時波蘭國王加冕的遊行路線——皇家之路(Royal Road)。皇家之路始於北側城牆外的聖福裡安聖殿(St.Florian's Church),經過建於1498年的克拉科夫甕城(Kraków Barbican,是克拉科夫少數殘留下來的城牆遺蹟),穿過聖福裡安門(St.Florian's Gate)進入老城區,然後沿著弗洛里亞街(Floriańska Street),穿過中央集市廣場(Main Square),再經過格羅茨卡街(Grodzka Street)和聖伯多祿聖保祿堂(Saints Peter and Paul Church),最終抵達瓦維爾山(Wawel)——過去波蘭王室的居所。

老城區的中心點為中央集市廣場,它是歐洲最大的中世紀廣場,多個著名歷史地標坐落於此,包括聖母聖殿(St.Mary's Basilica)、紡織會館(Cloth Hall)、市政廳鐘樓(Town Hall Tower)等。

若想更深入瞭解克拉科夫的歷史,就要仔細留意城內“小黃傘”的出沒,這是名為“Free Walkative!Tours”的免費導覽服務,如果小黃傘上插著英國國旗,表示是英語導覽團。

矗立在廣場旁的聖母聖殿,是一座建於14世紀的磚砌哥特式教堂。每個整點鐘樓頂部會響起號角聲,哀怨的曲調在中途即中斷,據傳是為了紀念13世紀蒙古人入侵時,在那裡吹響號角發出警報而被弓箭射中喉嚨身亡的號手。

聖母聖殿以壯麗的歐洲中古世紀最大的木雕聖壇著稱,是克拉科夫唯一入內參觀要付費的教堂,門票為10波蘭茲羅提(Poland Zloty,約等於10令吉)。內部格局極其華麗、金碧輝煌,無論是雕刻之精緻,還是彩繪之斑斕,都讓人歎為觀止。

建于14世纪初的圣福里安门,老城区北侧入口,是克拉科夫8座中世纪城门中唯一保存至今的城门。
建於14世紀初的聖福裡安門,老城區北側入口,是克拉科夫8座中世紀城門中唯一保存至今的城門。
若想更深入了解克拉科夫的历史,就要留意城内“小黄伞”的出没,这是名为“Free Walkative!Tours”的免费导览服务。
若想更深入瞭解克拉科夫的歷史,就要留意城內“小黃傘”的出沒,這是名為“Free Walkative!Tours”的免費導覽服務。
建于14世纪的砖砌哥特式教堂——圣母圣殿,内部格局极其华丽,无论是雕刻之精致,还是彩绘之斑斓,都让人叹为观止。
建於14世紀的磚砌哥特式教堂——聖母聖殿,內部格局極其華麗,無論是雕刻之精緻,還是彩繪之斑斕,都讓人歎為觀止。


歐洲最大中世紀廣場,洋溢著聖誕氣氛

12月初到訪克拉科夫,整個城市在倒數迎接聖誕節,廣場上聚集了各種售賣聖誕裝飾、鮮花、道地美食、啤酒的攤販,繽紛絢爛、熱鬧喧譁的市集,讓人提早體驗到歐洲濃郁的聖誕氣氛。

廣場中央的文藝復興建築——紡織會館,是15世紀重要的貿易中心,現在改為售賣當地手工藝品和紀念品的觀光市集。會館後方的鐘樓,建於13世紀末,是克拉科夫舊市政廳僅存的遺址。

逛完讓人流連忘返的廣場後,我們就朝著皇家之路的終點——瓦維爾山前進。途中經過的聖伯多祿聖保祿堂,始建於1597年,據稱是波蘭第一座巴洛克風格的建築,與哥特式的聖母聖殿相較,呈現出的是另一種風味。

瓦維爾山上坐落著瓦維爾城堡(Wawel Castle)和瓦維爾主教座堂(Wawel Cathedral)。瓦維爾城堡過去曾是波蘭王室的住所,現為博物館;瓦維爾主教座堂在過去900年裡,是波蘭的國家聖殿,波蘭歷代君主在此舉行加冕儀式,同時也是許多君主和名人的安葬之地。

12月的中央集市广场,聚集了各种售卖圣诞装饰和道地美食的摊贩,缤纷喧哗,让人提早体验欧洲浓郁的圣诞气氛。
12月的中央集市廣場,聚集了各種售賣聖誕裝飾和道地美食的攤販,繽紛喧譁,讓人提早體驗歐洲濃郁的聖誕氣氛。
马泰伊科广场(Matejko Square),右后方的尖顶建筑为圣福里安圣殿——皇家之路的起点。
馬泰伊科廣場(Matejko Square),右後方的尖頂建築為聖福裡安聖殿——皇家之路的起點。
左侧的文艺复兴建筑为纺织会馆,是15世纪重要的贸易中心;右侧的哥特式钟楼则是克拉科夫旧市政厅的遗址,建于13世纪末。
左側的文藝復興建築為紡織會館,是15世紀重要的貿易中心;右側的哥特式鐘樓則是克拉科夫舊市政廳的遺址,建於13世紀末。
瓦维尔山上的瓦维尔城堡和瓦维尔主教座堂,是过去波兰王室的住所、圣殿和安葬之地。
瓦維爾山上的瓦維爾城堡和瓦維爾主教座堂,是過去波蘭王室的住所、聖殿和安葬之地。


逛猶太人區,追溯大屠殺的黑暗歷史

克拉科夫的迷人之處,除了厚重的歷史感,不得不提的,還有她所承載的波蘭猶太人的悲慘經歷。克拉科夫是歐洲大陸上對猶太人開放最早、開放度最大的地區之一,在14世紀,國王卡齊米日三世(Kazimierz III Wielki)建立了開放、寬容的種族政策,導致大量猶太人移入。直至20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對猶太人展開大屠殺,波蘭境內超過90%的猶太人被殺害,幾乎經歷了種族滅絕。

時過境遷,克拉科夫昔日的猶太社區——卡齊米日(Kazimierz),目前居住在此的猶太人已為數不多,卻留下了很多具歷史價值的猶太教堂(synagogue)和墓地供參觀,包括建於15世紀的老猶太會堂(Stara Synagogue,現已改為猶太博物館)、16世紀的瑞姆猶太會堂(Remuh Synagogue)等。不過,這些教堂的外觀相當樸實低調,若不是老馬識途,很容易錯過,建議加入“小黃傘”導覽團。現今的卡齊米日有很多具特色的咖啡廳、小酒吧、潮流商店、書店等入駐,整個社區滲透著濃濃的文青風。

與卡齊米日一河之隔的Podgórze,是納粹於1941年設立的猶太隔都區(Kraków Ghetto),目的是為了剝削和迫害當地的猶太人,約有1萬5000名猶太人被迫遷入此居住,然後踏上通往集中營的死亡旅程。

Podgórze的中心是英雄廣場(Ghetto Heroes Square),這裡是二戰期間納粹將猶太人送往集中營的集合地,也是納粹殺害猶太人的地方,所以廣場上設有68張金屬椅子,紀念曾在這裡生活過的6萬8000名猶太人。

廣場旁的鷹下藥局(Under the Eagle Pharmacy)是當時隔都區內唯一的藥局,其波蘭籍老闆Tadeusz Pankiewicz在大屠殺期間,幫助過無數猶太人。現已改為博物館的鷹下藥局,尚保留過往藥局的格局,整個展覽設計頗具巧思——拉開藥櫃的抽屜,或拿起電話話筒,一張張照片、一篇篇文字敘述、一段段口述歷史,透過視覺與聽覺,會讓人墜入猶太人那一段悲涼的歷史,沉重不已。

现已改为博物馆的鹰下药局,保留过往药局的格局,以颇具巧思的设计展示二战期间波兰犹太人的悲惨历史。
現已改為博物館的鷹下藥局,保留過往藥局的格局,以頗具巧思的設計展示二戰期間波蘭猶太人的悲慘歷史。
为了剥削和迫害当地的犹太人,纳粹于1941年在Podgórze设立了犹太隔都区,图为现今保留下来的隔都城墙和住所。
為了剝削和迫害當地的猶太人,納粹於1941年在Podgórze設立了猶太隔都區,圖為現今保留下來的隔都城牆和住所。
英雄广场上的68张金属椅子,是为了纪念曾在Podgórze生活过的6万8000名犹太人。
英雄廣場上的68張金屬椅子,是為了紀念曾在Podgórze生活過的6萬8000名猶太人。


奧斯威辛-比克瑙集中營,百萬猶太人的生命終點站

距離克拉科夫60公里外的奧斯威辛-比克瑙集中營,則是二戰期間許多猶太人的生命終點站。一號營奧斯威辛集中營建於1940年,二號營比克瑙集中營則建於1941年,原本是為了收押蘇聯戰俘、波蘭的知識分子及德國的罪犯和同性戀者,後來轉變成納粹屠殺猶太人的滅絕營。

奧斯威辛集中營的入口處有個標誌,寫著“勞動帶來自由”,卻與現實境況產生了極具諷刺的反差。在1940至1945年期間,納粹從歐洲各地運來了130萬人,其中110萬人為猶太人。

火車抵達後,納粹會先對這些人篩選,被評定為“有價值”的健康男人、專業人士等會被留下來勞力工作,而“沒有價值”的老弱婦孺一般會以“消毒”為由,被騙入好像浴室的毒氣室,直接處死。而那些留下來的“有價值者”,很多後來也因過度的勞力剝削、飢寒交迫、不人道的懲罰等原因,同樣踏上死亡之路。最終死於奧斯威辛和比克瑙集中營的人數高達110萬人,其中90%為猶太人。

4692SMF2020-07-2815959205010544066365.jpg

纳粹掠夺走受害者所有物品,甚至从尸体剪下头发、取走金牙,再利用成原料或战争的物资。
納粹掠奪走受害者所有物品,甚至從屍體剪下頭髮、取走金牙,再利用成原料或戰爭的物資。

步入奧斯威辛集中營後,映入眼簾的是一棟棟紅磚建築,還有毒氣室、焚化爐等,四周則由鐵絲電網圍繞著。部分營樓目前已改為不同主題的展覽室,如大屠殺歷史回顧、囚犯的日常、囚房環境等。其中主題為“屍體的剝削”(Exploiting the Corpses)展覽室最讓人揪心,裡頭展示的眼鏡、皮箱、鍋碗瓢盆、鞋子、玩具、義肢等,都是納粹從受害者身上掠奪走的物品,納粹甚至從屍體剪下頭髮、取走金牙,再利用成原料或戰爭的物資。納粹的殘暴,絕對超乎想像。

從奧斯威辛集中營到比克瑙集中營,會有免費巴士載送。火車可以直接駛入直達毒氣房的比克瑙集中營,是納粹對猶太人種族滅絕的大本營。木造或磚造的囚房環境較奧斯威辛集中營更簡陋。二戰末期,納粹眼見自己即將戰敗,焚燬了比克瑙大部分建築,讓佔地175公頃的集中營在寒氣肅殺的12月,更顯空曠、蕭瑟。

生命之輕,歷史之重,那一段人類史上最暴戾的屠殺行動,著實讓人不勝唏噓,也顯得“多元包容”這普世價值的重要。

二战末期,纳粹眼见自己即将战败,焚毁了比克瑙集中营大部分建筑。
二戰末期,納粹眼見自己即將戰敗,焚燬了比克瑙集中營大部分建築。
奥斯威辛集中营内有一栋栋红砖建筑、毒气室、焚化炉等,四周由铁丝电网围绕着。
奧斯威辛集中營內有一棟棟紅磚建築、毒氣室、焚化爐等,四周由鐵絲電網圍繞著。
营内的死亡之墙,纳粹当年在这里枪决过无数人。
營內的死亡之牆,納粹當年在這裡槍決過無數人。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