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夢(Limbang)是砂拉越北邊的邊陲小鎮,它處於一個特殊的地理位置——就像夾心餅一樣被汶萊夾在中間,層層包圍,與世隔絕。
ADVERTISEMENT
每一次離開小鎮,林夢人都必須跨越汶萊,即“出國”再“回國”,才能前往周邊城市;每次陸路過境,都得向汶萊移民局申請。
林夢位於林夢省,林夢省不大,坐落在林夢河畔。西邊是西汶萊,東邊是沙巴,南邊是美里,而中間則是汶萊的淡武廊。
林夢小鎮雖小,但生活在裡頭的族群多,故事也多。這個週末,《快樂星期天》帶大家隔空穿過汶萊,到小鎮來看看。
汶萊與林夢的千絲萬縷
前往林夢只有空路,否則的話必須穿越汶萊才能前往。
飛機場距離小鎮中心只有5公里。小鎮不大,總面積約4000平方公里,逾7萬人口,不過麻雀雖小,五臟齊全。該有的設施都有,購物商場、新舊摻雜的店屋、學校、戲院、醫院、警局、菜市場和小販中心,一家三星級酒店,3間廉價旅館。
林夢號稱為婆羅洲的“金三角”,處於汶馬兩個國、沙巴砂拉越兩個州的交界處,又靠近免稅的納閩,這裡聚集了各式各樣的人;它也是人們口中的“小合艾”,由於鄰國汶萊全面禁酒,不允許任何人在公共場所飲酒,汶萊的非穆斯林包括當地華人、外國人每逢週末都過境來到林夢過夜生活。
當暮色降臨,華燈初上起笙歌,來尋歡作樂的汶萊車排著長龍在海關等著過境,而邊界的夜店熱鬧非凡,一片繁華的景象。
因為匯率的優勢,加上林夢與汶萊只是30分鐘車程之差,汶萊人或在汶萊工作的大馬人在週末喜歡到林夢來購物消費和尋找美食,因此帶旺了當地的商業,促進小鎮的經濟發展。就像柔佛新山是新加坡人的購物天地,以及短暫週末逍遙遊之地一樣。
“天堂,汶萊人把林夢邊界稱為‘heaven’!”人稱“Chua Limbang”(蔡林夢)的老林夢人蔡永興笑言。
其中一個著名的邊界天堂,就是位於武吉魯拉(Bukit Lurah)關卡。傍晚時分,只見關卡對岸排了長長的車龍,準備入境林夢大口喝酒,大塊吃肉。
汶萊非穆斯林喜歡跨國來到林夢過一個週末,或參與比沙亞族(Bisaya)每年6月的水牛節或“巴布朗慶典”(Pesta Babulang)。相對的,生活在林夢的馬來人或卡達央人(Kedayan)經常到汶萊參與各種節慶,比如汶萊蘇丹華誕日(Hari Keputeraan Sultan)、皇室婚禮、金禧慶典等。
在過去,他們幾乎是自由出入汶萊——坐著舢板船,沿著林夢河跨境到汶萊境內,就可以觀賞汶萊一年一度的傳統賽船盛會。
“偷渡經常發生意外,包括河上的翻船事件,或是在夜裡趕路的尋春客,常常不小心撞上比沙亞人養的水牛,人牛雙雙斃命。”蔡永興說。
金山與12世紀的金子
林夢小鎮裡有一座小山,名為武吉馬士(Bukit Mas)。金山的名字由來,與金子確實有極大的關係,而且還是歷史悠久、價值連城的金子。
1899年,金山上一棟民房後院的泥土坍塌,他們從泥土裡發現一批埋藏了長達9個世紀的金飾。
考古學家相信這些純金飾物是來自印尼爪哇,出產於12世紀或13世紀。25塊純金飾物包括戒指、項鍊、吊墜、外套鈕釦,類似印度人的耳環或鼻環,還有兩個與陽具崇拜有關的裝飾品。這些金飾上面有著印章與銘文,以Nagari文字記錄了金飾的擁有者——商人或王子的名字。
戒指上的銘文,是迄今為止在婆羅洲西部歷史金質古物中,唯一可辨認的文字。它們的存在也印證了滿者伯夷帝國(Majapahit Empire)受了印度教的影響,並曾經佔領婆羅洲,包括成為附庸國的汶萊。
“它們應該是屬於布魯克家族的。”發現金飾的居民Ricketss曾經這麼說。最早的時候,是砂拉越森林巡察員的太太在採集野果、拔竹筍的時候,發現其中一個,後來又陸續找到一些。一直到土地崩塌暴露更多古老的金飾,Ricketss才把它們全部收集起來。
這些金飾寶藏曝光之後,後來卻無端端消失了。一直到1967年,一名英國倫敦律師Gerald Hales邀請砂拉越和汶萊博物館來購買這批金飾。汶萊政府把金飾買下,擺在汶萊博物館,而林夢博物館則展示這些金飾的複製品。
林夢博物館,建於1897年,原本是拉惹布洛克(Rajah Charles Brooke)的堡壘。1989年曾燒燬,不過因為是歷史重要建築,又於1991年重建。金飾的發現,正好就在博物館的後方山坡上。
如今的金山,是林夢人徒步、晨跑的休閒之地。也是林夢金山登上與跑步隊發起人的蔡永興說,金山上可以眺望汶萊,天氣晴的時候,即將建好的“汶萊灣淡武廊跨海大橋”——全長30公里,被譽為“東南亞最長跨海大橋”,幾乎清晰可見。
比沙亞人的水牛之鄉
林夢是“水牛之鄉”,走出郊區的路上,處處可見水牛在吃草。那是砂拉越的少數民族之一,比沙亞族(Bisaya)飼養的水牛。
比沙亞人過去生活在沼澤泥窪地區,因此身形矮胖、腿短,腳板特別大,這樣的身形讓他們善於在沼澤地步行。他們的生活離不開水牛,大部分人以牧養水牛及農耕為業。
因此比沙亞人的豐收節也叫水牛節,或“巴布朗慶典”(Pesta Babulang)。那是砂拉越比沙亞人獨有的盛事,每一年為期兩天在林夢峇都達瑙(Kampung Batu Danau)舉行。
在巴布朗慶典裡,騎水牛是重頭戲。不只是林夢當地的比沙亞族,也有來自沙巴、汶萊的騎牛隊伍加入賽事。男人們騎著光禿的水牛在水泥地上競賽,女人們則是穿上傳統服裝,在臺上表現出最迷人的姿態,讓人們選出“巴布朗皇后”(Ratu Babulang)。
比沙亞人是林夢最有代表的原住民,早期生活在汶萊灣和美里省巴南河域、納閩島一帶。後來受到其他民族的劫掠,集體搬遷到杜魯順河與林夢河上游。1890年林夢納入砂拉越版圖後,大批比沙亞族從汶萊移居林夢,在這裡建立新的家園。
他們個性溫和善良,容易與其他民族通婚,馬來族、烏魯人,或者是華人。早期移居到林夢的華人大多是來自金門的福建漳泉人,他們當中許多娶當地的比沙亞女人。
“我的外婆就是比沙亞族,她還有個中文名字叫林來香。”蔡永興說,林夢華人與比沙亞人關係融洽,混血情況很普遍,生活在一起,就像兄弟姐妹一樣。
林夢有一個很有趣的傳說,砂拉越比沙亞人是汶萊皇朝的後裔。據說他們的祖先來自西北婆羅洲,遷移到婆羅洲島北部成立皇朝的時候,這個擁有7個孩子的家庭想透過賽艇比賽來決定誰有資格當汶萊(當時稱作“Barunai”)國王。
這場比賽由最年輕的兒子Alak Betatar贏得,他被任命為汶萊第一任國王,後來因為改信伊斯蘭教而易名為蘇丹穆罕默德沙(Sultan Mohammad Shah),即汶萊第一任蘇丹。
有壽命的火山泥
因為愛屋及烏,比沙亞人愛水牛,而水牛愛水泥,當地就有一個稱作“春泥”的火山泥天然景觀。這是砂拉越唯一的天然火山泥觀光區。
火山泥盆位於林夢市鎮約40公里外的默裡丹甘榜(Kampung Meritam),覆蓋面積大約有4英畝,有些火山泥盆可高達80公分。目前有火山泥的小山丘大約有40個,不規則地浮現在地表面,有的還會消失不見。小山丘壽命有的只有一個月,有的長達3年。
當地人相信火山泥可以美白養顏、治療皮膚病,紛紛浸泡在火山泥裡,渾然天成的火山盆景觀、冰涼觸感的火山泥獲得大眾喜愛。在人口相傳之下,當地火山泥成了林夢的旅遊景點,2006年正式開放以後,許多遊客特地從沙巴、汶萊聞名而來泡火山泥。
延伸閱讀: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