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12月8日發生的林夢武裝事變,是一段沒有記錄在歷史課本上的戰爭,一段發生在馬來西亞成立之前的政變。這一段歷史事件事關重大,除了爭取汶萊獨立,北婆羅洲加里曼丹、汶萊、砂拉越三邦統一,也是為了阻止馬來西亞的成立。
過去許多紀錄片,英國電視紀錄片Britain's Small Wars系列的《Return to Limbang》、《Forgotten War》,以及臺灣尋人節目都曾經前來拍攝。
ADVERTISEMENT
這些拍攝組前來林夢,都會不約而同找一個人——人稱“Chua Limbang”的老林夢人,因為他不只親歷那一場戰爭,而且舊照片、歷史資料收集得最齊全。
他就是蔡永興。
距離戰場只有25米
那一年,處於流血現場的蔡永興只有9歲,那是他人生中最深刻最難忘的回憶。
1962年12月8日凌晨兩點,薩勒(Salleh bin Sambas)上尉率領的汶萊革命軍從林夢河登陸,從河的上流、下流以及陸地上三面攻打警察署。
他們帶著各種武器,獵槍、巴冷刀、長劍以及其他自制的武器,分成3隊攻擊警察署、警察宿舍和省長官邸,以及佔領電臺和監獄。
父親的雜貨店剛好就在警察署隔壁,距離大概只有25米,蔡永興與家人住在雜貨店二樓。當革命軍接近警察署,先被警察發現而開槍,兩方開始了一連串的射擊,槍戰長達4個小時。
“我們全家都被槍聲嚇醒,打開窗門一看,發現很多軍人在攻打警察局。”
天亮的時候,革命軍宣告已經佔領警察署,而警長成功逃脫,其餘倖存的警察向革命軍投降。
蔡永興走出門口,看見4個年輕警察被打死,一名華人、伊班人,還有兩個馬來人。“我們認識他們,他們的伙食是我們提供的,就住在警察局後面。”
看著平日熟絡的人突然死去,小小年紀的蔡永興心中盡是難過與不解。來不及尋找答案,他的外公就帶他行走兩公里路,到當時學校校長的家躲避這一場武裝鬥爭。“因為擔心像日軍那樣轟炸小鎮。當時我還背書包去校長的家,可能是覺得書本很重要吧,一定要帶在身邊。”
隔日,又前往另一個甘榜躲避。當時革命軍宣佈已經佔領林夢小鎮,並俘虜了省長夫婦以及隨行的12個人,宣稱將於12日那天把他們處死。他們安撫平民百姓不要害怕,可以繼續開店營業。
於是,外公就把蔡永興帶回店裡。豈知在第四天凌晨,英方派遣的英國皇家海軍陸戰隊第42突擊隊已經抵達林夢來搭救人質。由Jeremy Moore上尉指揮的突擊隊從新加坡坐飛機飛往汶萊,又從汶萊乘著兩艘登陸艇來到林夢小鎮。
英軍還未來得及喊話,命令對方投降,就遭到躲藏在警察局內的革命軍襲擊。林夢河岸上子彈橫飛,無數的子彈從整個小鎮射向登陸艇,突擊隊英軍搬出維克斯(Vickers)機關槍向敵軍開火掃射,橫掃整個林夢街頭和警察局,短短半個小時就把敵軍制服了。
英軍反擊,子彈橫飛
這一場驚心動魄的反擊戰場,距離蔡永興只有25米。
“開戰以前,鄰居來敲我們的門,說是有軍船靠岸,叫我們趕緊下樓去躲。”大人就把蔡永興和其他孩子拉下樓,躲進廁所裡。
當時的店屋都是木板屋,子彈會穿透,二樓的他們極為危險。廁所的牆是水泥建成,加上店裡擺滿了乾糧雜貨,疊得高高的米袋,得以保住他們的性命。
“不過那些槍聲很可怕,屋頂上又不斷傳來低空飛過的戰鬥機,感覺快把我們的屋頂掀開,嚇得我屁滾尿流!”
很快的,英軍就控制了戰局。他們衝上岸,革命軍紛紛潰退。在天亮以前,突擊隊已經佔領和控制整個林夢小鎮,並把所有被俘人員,包括省長等人救了出來。
英軍拿下了警察局,就開始搜查每一間店鋪,把每個村民集中在警察局。檢查了店鋪以後,他們不允許其他店家和家屬回去,要求他們在警察局隔壁的3家店逗留一個晚上。
“我們是其中一間,五十多人住進我們店裡,我們負責燒飯給大家吃。因為只允許待在樓下,大家都是肩並肩擁擠的坐在地上度過一夜。”
那一個夜晚不許點燈,只聽見戰機不斷在屋頂上低空來回飛過的聲音,野戰兵進入林夢山林地帶掃蕩敵軍殘餘分子,而天空中的廣播一直在發出報告,勸告革命軍迅速投降。
後來這些革命軍成員都一一被捕和投降。“第二天,我們終於獲得解放。這場戰事裡死了兩個村民,一個是因好奇開窗,結果被誤認為目標擊斃;另一個則是精神失常者,在路上溜達的時候被射死。”
尋找歷史的痕跡
長大以後,蔡永興才得知,這些革命軍都是汶萊人民黨發動的武裝事變。這一場武裝政變事件,對汶萊、砂拉越,乃至馬來西亞的組成,都有著非常重大深遠的影響。它不只是影響了汶萊人民的命運,也定奪了砂拉越人的命運,為馬來西亞聯邦成立鋪平道路。
然而大部分馬來西亞人都不知道這一場事變,包括林夢的年輕人在內。“本地人早已遺忘這件戰事,但它對我們的影響很大。”
蔡永興沒有忘記這件事,當年參與戰事的英軍也沒有。
砂拉越加入馬來西亞獨立後,每一年12月12日老英軍都會從世界各地趕到汶萊小鎮,站在警察署對面的一二八事變紀念碑前獻花致敬及悼念亡者。
警察署內掛著一幅一二八事變彩色繪圖,是已故美國導演馬丁(Martin Spirit)從德克薩斯州帶來的。當時他就是因為這幅畫而對這一場被遺忘的戰事感興趣,繼而拍了紀錄片《Forgotten Wars: Raid on Limbang》。
2000年馬丁聯繫上蔡永興,請他協助蒐集歷史資料。蔡永興走訪林夢警察署,卻找不到當年參與戰事的警察資料,當年的警察早已各分西東。為了尋找當年倖存的老警察,還有已故的警員墳墓,還自費奔走砂拉越許多地方,古晉、斯里阿曼、加拉逸,就為了找到當年的歷史人物。
“找到他們的時候,心裡覺得很心酸……他們是一群被遺忘的歷史英雄。”
2003年拍攝的時候,距離一二八事變40年,當年的英國老兵時隔多年重踏林夢小鎮回顧那一段歷史,無不感觸良深。即使贏了戰爭,卻也失去5個軍士夥伴。
“他們稱我們‘英雄’,我們不是英雄。”當年擔任機關槍後援軍人布萊恩(Brian Downey)在《Return to Limbang》紀錄片裡黯然傷神地說。
寫在牆上的歷史
如今,一二八事變的蛛絲馬跡,就只是林夢警察局的欄杆上、店鋪的外牆上,保留下來的子彈孔。
1964年6月1日,林夢鎮發生了大火災,大火吞噬了一整排木板店屋,因此許多木板屋早已燒燬及重建。
當年參與事變的革命軍,如今安置在林夢的英雄村(Kampung Pahlawan)。究竟當年的他們造成的事變是叛亂還是起義,至今依然眾說紛紜。
過去10年來一直在研究汶萊武裝事變的砂拉越文史工作者於東,透過採訪當年重要人物,包括汶萊人民黨當事人,武裝起義總策劃人和總指揮耶欣阿芬迪(Jassin Affendi)、坦布朗縣武裝起義指揮幹尼默都興(Ghani B. Metussin)、砂拉越人民聯合黨林夢支部秘書陳公興等人。
透過他們的歷史口述,林夢的一二八事變表面上是汶萊人民爭取獨立鬥爭、印尼總統蘇卡諾在幕後支持的其中一首插曲,然而事件中出現的英美特工在幕後唆擺,疑是英國當局的一項政治陰謀,給他們製造機會將砂拉越的左翼分子連根拔起,加速馬來西亞的成立。
無論如何,就如英國老兵布萊恩說的,不管是叛軍、義軍還是當年來林夢鎮壓的英軍,沒有人是英雄。因為戰爭是殘酷的,每一個死去的人,都是一條寶貴的生命。
【汶萊武裝叛亂事件】
1962年12月8日汶萊人民黨領導的北加里曼丹國民軍發動武裝事變,分別在汶萊、林夢等地方,對政府機關、警署、軍營發動武裝攻擊,一度佔領多處政府機關、電臺、油田公司總部,幾乎控制了汶萊全境。不過3日後被英軍擊潰、瓦解和消滅。
延伸閱讀: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