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读家

|
发布: 5:29pm 26/08/2020

示威

香港

运动

反修例

7月1日

七一

抗争

白慧琪/翻天覆地的香港

作者: 白慧琪(整理)

編按:好長一段時間,大馬網民針對“反送中”運動的輿論不斷在“中華膠”和“慕洋犬”中拉扯。後來在Covid-19影響下,活動才減少,甚至沒有了。如今在這段“冷靜”時期,我們都更應該讀書,看清整件事情。

ADVERTISEMENT

2019年,香港示威者佔領立法會;一年後的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簡稱《港區國安法》)刊憲生效。短短一年內,香港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一年多來,遠在馬來西亞的民眾透過報章、電視新聞、各地區網絡新聞平臺或社交媒體關注香港事件發展。大部分馬來西亞民眾對香港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簡稱“”)的印象始於2019年6月9日,當時主辦單位公佈人數達103萬人(警方估計24萬人)。

而後,抗爭運動從盛夏延續到冬季。721的旺角白衣人事件、8月初佔領機場、香港中文大學和理工大學衝突事件……無數次上街遊行,多次警民衝突,從催淚彈、橡膠子彈、海綿彈、水炮車到實彈,從口罩、安全帽、雨傘到鐵條、磚頭、防毒面罩。當然,抗爭不只是上街示威,香港抗爭者的方式還包括連儂牆粘貼標語、獅子山人鏈亮燈,以及區議會選舉用選票表態。來到2020年,冠狀病毒病(Covid-19)全球大流行籠罩下,示威活動才比去年減少許多。

然而,在反修例運動受到國際矚目之前,抗爭已在慢慢醞釀。對香港人而言,在那之前已有5月份香港不同領域人士聯署反對、4月28日13萬人遊行、3月31日萬人上街……

◢香港在受傷,也在蛻變

香港小說家韓麗珠在最新散文集《黑日》的開篇〈黑日之前〉,寫道“對城市外的人來說,這樣的黑暗日子在2019年的6月開始,但對於住在城市內的人來說,這些深藏在日常裡的、在各種歷史因由裡衍生的惡,從2014年的雨傘運動,或者更早之前的反高鐵運動裡,已一點一點地囤積起來……”

在她的筆下,香港在受傷,也在蛻變:“以往,人們總是說,這是個無根的城市。這個夏天,城市終於長出了根,由眾多傷口盤結而成的根部,成了我們共同的身分。”

韓麗珠寫的“一點一點囤積起來……”是香港以外的民眾難以理解的。反修例運動堆疊了更早以前,雨傘運動和反高鐵運動的因子。香港獨立媒體《端傳媒》把反修例運動報導精選成集,書名《2019香港風暴》,立體且多面向呈現反修例運動的前因、過程與發酵。

反修例運動之所以受到國際矚目,是因為微妙牽動著中美關係、中臺關係和2020年的臺灣大選。不僅如此,抗爭中的世代差異、暴力的使用、警方執法爭議、一國兩制僵局等都是可議的議題,在端傳媒的報導中都有討論。除了報導,《2019香港風暴》也收錄多篇關於政治、社會、大陸、性別、警務與文化的評論,以及關鍵人物長訪談。

◢見證精神面貌

這一年多來,馬來西亞網民針對香港反修例運動的輿論不斷在“中華膠”和“慕洋犬”中拉扯,只有兩極,沒有間中討論的餘地。一方咬緊另一方只聚焦在示威者或警察,並非人化成曱甴(蟑螂)和狗,視角已經固定。人性呢?

香港獨立記者譚蕙芸在這期間採訪了許多小人物,義載司機、退休夫婦等,集結成《天愈黑,星愈亮:反修例運動的人和事》。在一場抗爭運動中,新聞上總是警察與示威者對立,兩方都是扁平的。譚蕙芸特寫小人物的面貌,看見茫茫人海中不同個體。

譚蕙芸說:“在這場運動中,我見證了香港人從未展現過的精神面貌,也感應到市民對記者的託付——他們敞開心窗,流露脆弱,好讓我記下了一個時代的悲傷,記錄了一個時代的微光。”

◢華人文化服從權威

香港反修例運動已經歷時超過一年,馬來西亞許多網民以“亂”來形容抗爭運動。抗爭初期,更有人以淨選盟運動為傲,高呼和平抗爭能夠帶來改變,否定抗爭中的破壞和衝擊行為,華裔網民對香港抗爭運動極其不解及不認同,這或許在《為什麼要佔領街頭?從太陽花、雨傘,到反送中運動》能找到答案。

《為什麼要佔領街頭?》由臺灣大學社會系教授何明修所著,他拋出的疑問“華人文化向來服從政治權威,為何會上演這般高度衝擊性群眾抗爭?”香港的抗爭運動,自有其複雜社會脈絡。何明修以學術角度分析近年來港臺3場抗爭運動的特點及帶來的影響。

更進一步瞭解香港處境……

●社運心理學 /Lo’s Psychology 

香港大學心理學系哲學博士Dr. Lo團隊,以其專業的學術知識與切身的例子將社運的發展、支持與反對者的特質、政治冷感對比積極參與的取態、政府回應與警察執法等,多方面解構社會深層次矛盾是怎樣造成的,讓大眾瞭解自己如何被大腦引導行為,以不同的立場、形式投身社運,從而跳出固有框框,宏觀思考香港未來的出路。

●逆權之暴/周顯、Henryporter、徐家健

本書分3位香港名時事評論員執筆,希望以多角度探討追蹤中共、特區政府、歐美、建制、泛民、抗爭者之間各方路線爭持與博弈,以助讀者在亂世之中找尋安身立命之道。周顯用相對比較制高的形式,去描述香港這次反修例事件引起的風波。徐家健在美國生活近廿年的經驗,他以一個“外國”角度,嘗試以政治經濟學去解讀這段逆權暴力史。Henryporter在他撰寫的部分,是走得最前的“戰地評論”。

●潮湧——香港反修例運動影像紀錄/端傳媒

由端傳媒堅守前線的攝影師們精選123張照片,從百萬人遊行到理大圍城,近距離紀錄香港由夏至冬的潮浪翻湧。以紙本的力量讓讀者重溫、感受和思考這場運動。同書收錄雙語反修例運動大事紀,仔細梳理各個重要時刻。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