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家庭

|
发布: 12:20pm 30/08/2020

不同年代 · 取名大不同

作者: 记者:白慧琪

ADVERTISEMENT

取名字似乎也有潮流,一個時代流行xīn yi,不管是欣怡、欣儀、欣宜、心怡、心儀、心宜、馨怡、馨儀,還是馨宜,喊一聲xīn yi就有很多人回應。

其實仔細觀察,不同時代有各自的常見名字,而且可以略略看出當時的社會背景和環境。以前華人南來落地生根,為求好生活,孩子多取“富貴榮華”的名字,把美好前程寄託在名字上。現在年輕一輩不同了,韓國、中國娛樂產業當道,取個帶有星味的名字才有範兒。

不同年代的名字有什麼不同?我來到具有89年曆史的雪隆安溪會館翻翻名冊,發現一個現象。該會歷年來共2668名會員,當中不少使用單名,例如:王木、黃九、周焰、胡水等。這些會員出生年份大約是1930年代或更早之前。30年代或更早以前出生的會員名字還有一個共同點,常用“金”、“木”、“水”、“火”、“土”、“山”、“河”、“丙”、“乙”等字。

該會秘書長許福來說,到了下一代,也就是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男性名字多有“福”、“泉”、“添”、“財”、“金”

等,女性多用“梅”、“蘭”和“珍”。

新 年,打 電 話 送 福 氣

他本身也有個典型的名字“福”。據他向父親瞭解,取名“福來”就是福氣來。他兩個弟弟叫做“生福”和“進福”,都是招福氣的意思。因為名字是個好預兆,朋友都會要求他在每年農曆新年來電打一聲招呼。朋友覺得大年初一開開心心說一聲“福來,新年快樂!”,好比接到“福氣來”。許福來略略算一算,每到新年,他都會撥打大約10通電話給新馬的好友,散播“福氣”。

許福來猜想,名字也和出生的時代背景有關。華人南來馬來亞討生活,經歷戰爭、戒嚴和國家獨立新生。他們成家立業,落地生根,許多父母都把希望寄託在第二代華人身上,盼他們好好成長,衣食無憂,國泰民安。從安溪會館的會員名冊上,我們可以發現當時人們的盼望,都寫在名字裡。五六十年代出生的會員名字有:國華、福來、福安、國強、再發、興華、福生、添財等。

在會館待了那麼多年,請教許福來年輕一輩的常見名字有哪些,他想了又想,沒想到特別例子。根據雪隆安溪會館2012至2017年共6年來的青年冬令營,以及近幾年獎助學金獲獎名單,1990年以後出生(俗稱“90後”)的名字又有另一個趨勢。常見的字包括:“豪”、“安”、“傑”、“雯”和“欣”等。

再往“00後”也就是2000年以後出生一代看,名字更多變,尤其同音但部首不同的字,例如:“俊”、“駿”、“浚”、“竣”、“峻”,或是同音但不同字“瑩”、“螢”、“盈”、“楹”等。另一個趨勢是選較少用的字,例如:“茗”、“菘”、“芯”、“晟”等。

“新一代取名字只要念得好聽,又不難寫。”許福來說,就像他的孩子替一對孫子取名叫“俊晟”和“庭涵”,年輕一輩名字的用字已與從前不同。

雪隆安溪会馆秘书许福来猜想,名字也和出生的时代背景有关。
雪隆安溪會館秘書許福來猜想,名字也和出生的時代背景有關。


新 世 代 父 母,會 為 孩 子 取 什 麼 名 ?

針對年輕一代取名的趨勢,風水師李袁鳴發現,80後父母通常要求取“正式”一點的名字。

所謂正式,是名字既傳統但不俗氣,例如:盛欽、日琛、惟軒。“很多人想替孩子取‘澤楷’、‘楷澤’,你知道為什麼嗎?因為李嘉誠的兒子叫李澤楷。”可見,望子成龍仍是許多父母取名的其中一個想法。

到了90後新生代父母,取名字又有另一番風潮了。新世代父母追求潮流,連名字也傾向帶韓風,或是明星藝人的名字。比如韓國男子團體EXO的中國籍成員Lay張藝興,是許多年輕父母取名字的依據。

李袁鳴解釋,年輕一代父母替小孩取名字,除了注重新潮、好聽,更注意筆劃不多,容易書寫。據他了解,年輕父母自有用意。他們不希望孩子有個太老土的名字,等到以後長大上學,其他孩子會用名字來取笑,嚴重則造成霸凌。

“清醋”、“乌糖”通常是老一辈的名字,和当时的生活、教育背景息息相关。(图:星洲日报)
“清醋”、“烏糖”通常是老一輩的名字,和當時的生活、教育背景息息相關。(圖:星洲日報)

臺 灣 . 最 常 見 名 字 排 行 榜

你心目中常見的名字有哪些?馬來西亞是多元種族國家,國民登記局僅記錄各族的拼音名字,因此難有官方數據佐證馬來西亞最普遍的名字是什麼。

臺灣內政部每兩年整理一次最常見名字,看看2016年的最新資料,臺灣人取名字的風格和馬來西亞華人挺接近,“志偉”、“志明”、“嘉豪”、“美玲”、“秀琴”等也是大馬常見的名字。

根據中國新浪引述一篇“中國最常見名字前50名”文章指出,男嬰常見的名字包括:“浩宇”、“子軒”、“浩然”、“雨澤”、“宇軒”、“子涵”;女嬰則是“欣怡”、“子涵”、“梓涵”、“雨涵”、“可馨”、“詩涵”。

這些名字是不是也挺熟悉?看來,受中國影劇影響,大馬年輕一代父母替小朋友取的名字和中國的趨勢比較接近。

尋找美玲!

常見名字少不了“美玲”。做個實驗,拿起手機通訊錄輸入美玲,應該會出現幾個人。有請“美玲們”現身說法,談談常見名字為生活添加了什麼趣味?

楊美玲●同名同姓又同窗,只好以AB區分

两个杨美玲在大专时期同窗,老师同学只好以A(左)和B区分。(图:星洲日报)
兩個楊美玲在大專時期同窗,老師同學只好以A(左)和B區分。(圖:星洲日報)

楊美玲大專時期的作業本上寫著“楊美玲A”,意味著有另一本作業本子寫上“楊美玲B”。兩個同名同姓的人成為同窗,老師與同學只好以出生月份區分,較早的喚“A”,另一個喊“B”。畢業後兩名楊美玲都進了同一家公司但不同部門上班,直到近來才分道揚鑣。

同名同姓只是巧合,並沒有帶給她們其他共同之處。

美玲A說,其實她和美玲B性格相異。她自認外向嘰喳,而同名同姓的同學兼前同事則文靜。

“美玲”是爺爺替楊美玲A取的名字。從小到大,“美玲”們分佈在她的生活周遭,不同班級、不同年段。

可她從未因名字普遍而感到不便,也未曾有任何負面情緒。“世界上人那麼多,總會遇上同名的,況且名字是父母給的,要尊重父母的決定啊。”若遇到名字相同的人,她反而會說“誒,你叫美玲啊?我也是!”這樣也很容易記。

從前上口才訓練班,她總介紹自己的名字為“美麗又玲瓏的‘美玲’”。恰好她身材嬌小,簡短一句自我介紹,既向他人解釋自己名字的寫法,也符合了他人對她的第一印象。

楊美玲A育有一子一女,大兒子叫子軒,小女兒叫子晴。“我覺得每個年代都有各自流行的名字,好像我的年代很多人叫‘美玲’,孩子有很多同學的名字都有‘軒’或‘晴’。”她對取名字沒有太多講究,不會特地去算筆劃或批名字。巧合的是,孩子人如其名,兒子文靜愛讀書,像是小書軒;女兒的性格如晴天,時時保持開朗。

馬美玲●哎呀!美玲太普遍了,此美玲非彼美玲

马美玲习惯生活周遭无处不是“美玲”,因此听到有人唤名,她都不会马上回应。(图:星洲日报)
馬美玲習慣生活周遭無處不是“美玲”,因此聽到有人喚名,她都不會馬上回應。(圖:星洲日報)

通常走在街上突然聽到有人大喊“美玲”,馬美玲都不會立即轉頭應聲。因為她知道,這世界同樣叫做“美玲”的人太多了,一定不是在叫自己,很多時候是附近的銷售員,或是侍應生。

馬美玲自知名字普遍,甚至在臺灣的“菜市場名字排行榜”曾名列第二。父親只是回答她,“美玲”這個名字簡單,沒多說什麼特別意義。她猜想,可能70年代特別流行取名“美玲”吧。

初中和高中時,馬美玲都有同班同學叫做“美玲”,一個姓高,另一個姓劉。名字相同,同學、老師只好連名帶姓稱呼她們,才好分辨。

“叫美玲的人真的太多了。”馬美玲笑說,連請新認識的人加臉書好友,在臉書上輸入“美玲”就有一長串搜尋結果,卻都不是她。不僅如此,手機的通訊錄也有多個美玲,撥通了才知道此美玲非彼美玲。

記者:白慧琪

延伸閱讀:

來,上一堂姓名學!你的名字有沒有取錯
改個好名字·重新出發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