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冠肺炎與人性】/作者:黃子倫
ADVERTISEMENT
從去年12月開始爆發的武漢肺炎,或者是它的“新名字”——新冠狀病毒,走筆至今已讓上千人病逝,感染人數突破四萬人。原本以為只是中國的地方病毒,沒想到竟散播全球,鄰國新加坡也啟動了橙色警戒,就連衛生意識不強的馬來西亞人也開始戴起口罩。那麼,這一次的病毒,是不是大自然的反噬?我們又可以從中吸取什麼教訓?
首先,要明白我們一直都和病菌一起生活,而病菌愛人類。
《槍炮、病菌與鋼鐵》一書中就已經寫明,病菌是人類生活中一部分,不可能完全擺脫。那麼為什麼人類會染上這麼多種疾病、病毒,甚至人類社會會爆發瘟疫?如果我們從宗教或者環保的角度來看,或許會覺得這是上天的懲罰,或者是大自然的反噬。但,事實並非如此。
根據《槍》作者的解釋,我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人會繁衍進化,病菌也會。大自然裡,許多病菌原本都只存在動物身上,和人類社會距離甚遠。不過,隨著人類的農業技術發達,開始出現原地定居的生活,而財富的積累,讓人類社會不斷突破人口極限。
而病菌就看中人類群居容易傳播的特點,就開始通過我們和動物(不管是可愛的貓咪還是家畜)接觸過程中“移民”去我們的身體。有些比較被動的病菌,則是待在原宿主身上等待被人類吃進肚子,然後進行復制並搞得人類上吐下瀉,藉著排洩物和嘔吐物把自己傳播出去,甚至是感染水源。人類社會的某些行為則會進一步散播病菌,例如利用糞便和尿液來當肥料的農夫,這也解釋了為何農夫的生活環境很容易成為病菌繁殖溫床,也順道給那些羨慕農村生活的城市偽文青潑一盆冷水。
所以,病菌會不斷進化和傳播,和我們人類一樣,都是為了“活下去”。
作者也總結了幾個會通過動物而感染的疾病,例如麻疹和肺結核是通過牛傳染、流行感冒則是通過豬和鴨、百日咳也會通過豬和狗傳染給人類。換句話說,和動物接觸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這麼的溫馨。當然,我們今天吃到的肉類食品都是有經過殺菌和疫苗注射,所以不要太過驚慌。
真正讓我們驚慌的,就是吃野味。
坦白說,對於一些部落或者特定區域的居民來說,吃野味本來就是家常便飯。不過,這不代表吃野味就是安全的飲食方式,因為從動物的飼養、宰殺、再到烹飪的過程中,風險都是非常巨大,而且後果都是不可估算,哪怕人類已經有與之抗衡的治療手段。就在去年,就有一對俄羅斯夫婦在蒙古旅遊吃了自己獵殺的土撥鼠,結果得了鼠疫去世。
衛生醒覺令人堪憂
明白了病菌是從何而來並不意味著人類就從此高枕無憂,因為更多時候是人類對個人衛生的極度無知。就拿《對決病毒最前線》這本書來說,作者在調查遊輪住客腹瀉的案子裡,搞得自己也腹瀉。之後調查,才發現原來是廚房有一位染病的工人因為沒有做好衛生措施,結果把遊輪上的食用冰塊給汙染了。遊客們上吐下瀉,就是因為喝了受感染的飲料。
以上這案例聽來好像很容易解決,不就是讓生病的員工休息,或者給他們做好衛生措施就可以了嗎?
然而,生活經驗告訴我們,人類一向都不會居安思危。每天多少人在公共交通工具裡打噴嚏和拼命咳嗽都沒有用上口罩、每天多少人病了不看醫生搞自然痊癒也就算了卻還要來辦公室傳染給同事們、每天多少人沒有給自己的寵物照顧衛生卻還要說自己的寵物很乾淨、有多少男性不懂為什麼給自己的尾指留著長長的指甲來藏汙納垢。
從個人衛生觀念的落後所延伸出來的就是執政者在面對病菌肆虐的無知和遲鈍。《對》中,作者也提到了在中國,除非是官方宣佈,否則新型疾病的案例是屬於各省級別的機密。而SARS就是在這樣的背景底下爆發開來,甚至要等到加拿大的衛生情報監視系統確立第一宗病例是在中國廣東省。
即便如此,病情的控制和對抗行動也已經遲了,曾經接觸SARS病患的中醫師劉劍倫已經去香港參加婚禮,結果傳染給酒店房對面的住客,而這名住客之後則飛往上海、澳門和越南。之後所發生的事,大家也就知道了。
更可怕的是無知
這種官僚作風所導致的悲劇並不只是在中國,《我要活下去》的作者揭露在2015年,韓國的三星醫院在處理MERS(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病情所引發的爭議,原因是院方不具備治療能力,卻又拒絕承認自己的不足。加上三星集團的財大氣粗,在韓國政商都頗具影響力,使得政府在處理MERS 病情過程中顯得很被動,造成不必要的人命逝去。
而從新冠狀病毒的發展趨勢來看,我們看得到許多人為的疏忽以及被動,當我們意識到病情的嚴重性時,那些被感染或者病毒正在潛伏的病患已經在世界各地分散開來了,造成人心惶惶。
雖然,從執政者的角度來看,如果他們過度反應的話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民眾恐慌,就好象鄰國新加坡一宣佈進入橙色警戒後,超市裡所引起的掃貨現象。在對岸,喜歡嘲笑新加坡人怕輸怕死的馬來西亞華人也不遑多讓,自己掃空了口罩和洗手液。由此可見,執政者要如何在既不過度反應又不忽視病情之間拿捏,真的比走鋼索還要難。
從這一次事件中,我覺得有幾樣事情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首先是個人衛生,那個在前面已經提過了。
其次是各種口業的製造。人性本來有自私的一面,不過我們往往分不清楚什麼樣的意見是沒有用,甚至是有害。就拿我國的首名病患來說,很多網民就開始人肉搜索,然後把病患和親朋戚友的照片四處流傳。美其名是要大家懂得如何提防,不要自己被感染,實則是另一種網絡霸凌,道德公審。
即使是中國的醫生李文亮,一方面被人們稱讚其勇氣,卻有些香港網民咬住他支持香港警察的言行不放。總之,如今的社交網絡已經成了各種人身攻擊的修羅場,許多鍵盤俠站在道德制高點而樂此不疲,這是在現實生活中活得多沒存在感的象徵。除此之外,我也看到很多網民不斷要求政府取消中國的15天免簽證,卻不知這種做法只會造成更多的行政和外交問題。這段期間,如果社交媒體要做個口業統計,大家被閻羅王拔的舌頭連起來恐怕可以在地球和月亮之間來回了。
另一個讓人困惑的就是民眾恐慌掃貨的現象了。在國內的反暴利法令的約束下,政府可以管制口罩價格。口罩價格被管制看似是讓更多民眾能買到口罩,實則不然。根據《超簡單經濟學》的作者所言,任何忽略市場供需關係的行為,尤其是價格管制只會讓那些真正有需求的人們買不到自己想要的產品。
作者通過墨爾本、瑞典、紐約、舊金山對房租的管制來說明,價格管制不但讓想要租房的人租不到房子,即使租到房子的品質也是很差,哪怕市場上房子的數量已經大幅增加。
同理,當口罩的需求大幅增加時而價格又受到管制,就會削弱商家趕工生產的積極性(加班費和額外的運輸成本都是更高的)。這麼一來,市面上的口罩永遠不會足夠,而且也會延伸出別的更高成本的購買方式,例如排隊(耗時)或者實名配額制(增加行政成本)。從口罩到洗手液,再到紙巾都是如此。可惜的是,允許漲價不是一個受歡迎的政策,政客們不敢、企業也不敢、民眾更不允許。大家就一起被鎖死在這種愚蠢的無限輪迴吧。
我曾經以為教育實行這麼多年後,人性有了很多改善。不過,社交媒體卻給我揭露了最醜陋的一面,而且這些都是受過教育,有能力上網並懂得發表看法的人們。總的來說,我不期待這一次的新冠狀病毒可以給人類帶來太多的改變,只希望我們可以早日度過這個難關。
【推薦閱讀】
●槍炮、病菌與鋼鐵/賈雷德·戴蒙德:作者通過人類社會的歷史來解釋我們從哪來,為什麼各國有如此巨大差異。這讓我們明白人們之間並沒有太多基因差異,更多的是大環境對我們言行舉止的塑造。而這些影響,至今仍然左右著我們的行為。
●我要活下去/金琸桓:韓國近年不斷出現批判當地種種扭曲現象的書籍,例如《熔爐》。而這本《我》為改編小說,主要描寫2015年韓國政府和三星集團在應對MERS過程中的種種人為錯誤和疏忽。看了這本書,會更加了解為何韓國是韓國。
●對決病毒最前線/阿里·可汗:此書是作者在防疫現場處理種種危險病毒和病菌(如伊波拉病毒和SARS等)的故事集,除了見證病毒和病菌的可怕、人性的醜惡,更揭露了許多官僚體制的疏忽和推卸責任的事實。有時候瘟疫並不可怕,更為可怕的還是人。
●超簡單經濟學/托馬斯·索威爾:作者從各個角度探討各種普遍經濟學的問題,當中不乏他對沒有經濟學思維政客的尖酸刻薄評語,滿滿的個人主義和自由主義色彩。不過有些理論不能照單全收,需斟酌客觀條件來加以調整。繁體版好像已經絕版,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試試買中國的簡體版。
【二、當病毒跨越國界】/作者:黃美錦
1967年世界旅遊組織(UNWTO)設定了簡潔有力的宣傳口號——“觀光——通往和平的護照”(Tourism, Passport to Peace)。從這句口號,可以領略當局對開放國界的信心,並認為跨界旅遊是建立國與國之間平等關係,以及獲取更貼切現實利益的不二法門。但這句口號,對撰寫《旅行的異義》的作者伊麗莎白·貝克而言,則可能被詮釋為過度樂觀者的一廂情願。
我國將2020年設為“中馬文化旅遊年”。但新冠肺炎疫情,讓這項馬中合作項目蒙上陰影(除了我國,旅遊經濟蒙受巨創的國家比比皆是)。有人提出應省思觀光業“過度”仰賴中國市場的情況,也有人懇切盼望疫情儘快消散,讓中國遊客迴流。
2013年出版的《旅行的異義》,書中對中國旅遊業崛起的現象,做了詳盡的敘述,但作者應該沒想到,2019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會沉重打擊中國乃至世界觀光業。
1980年代的改革開放後,中國不僅希望在觀光業上獲利,也將其視為“外交”手段,以扭轉負面的國際形象。而中國在旅遊業上投入的努力也換來回報,根據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的統計,中國在2011年登上了最受歡迎旅遊國家排行榜的第三位,而從外國觀光客身上更賺取了450億美元(同樣在中國興盛起來的出國狂潮,也讓各國觀光局分得一杯羹)。
直到1997年,中國民眾獲得團體出遊的權利,2009年中共政府才正式開放海外旅遊。1月底或2月的春節,以及10月的國慶日的兩段長假,變成了所謂的“旅遊黃金週”,這間接促成世界各地的旅遊旺季。
病毒積極繁殖的時代
在旅遊業者的視角看來,這個年代或許是旅遊無國界的最好年代。但在病毒學家的角度來看,卻是病毒最能突破極限、積極繁殖的時代。
日本藥學博士生田哲在《圖解病毒·感染》一書裡提到——數億年前病毒就寄居在森林中的小動物身上。作為必須感染其它活細胞(如動植物)才能存活的最小生物,當世界人口不斷增長、樹林砍伐、建造道路等大肆破壞了病毒原本寄宿的自然生態圈,而自然世界範圍不斷被人為減縮的情況下,病毒便移居到陌生的宿主身上,例如——人類。
加上現今交通便利,移動人口中,只要有幾位宿主存在,病毒便能悄悄遷移到新的土地和國度。
截至2020年2月19日,世界各地的新冠肺炎確診案例數量依舊增加。但其實讓各國如臨大敵的病毒擴散案例,並非毫無先例。
2012年簡稱MERS的中東呼吸綜合症冠狀病毒就是一例。這原本在中東地區爆發擴散的病毒,於2015年5月,在韓國首爾出現第一宗境外移入病例,同年6月間,韓國出現數百位感染者。直到2018年10月16日,韓國疾病管理本部才正式宣告(MERS)疫情結束。
而往前推敲,還有SARS、伊波拉病毒、歐洲黑死病、美洲天花、西班牙流感等。病毒肆虐的案例,在人類史上一直不斷重演。
疫情何時告終,我們不得而知。往好處想,至少在抵抗疫情的同時,地球獲得了人類出遊活動銳減,繼而減少全球碳排放量的喘息瞬間。
延伸閱讀:
防疫總動員① 【疫情發展篇】:疫情全球爆發,我們如何守住防線不失控?
防疫總動員②【病理認識篇】:解讀病毒,打好自身防疫戰
防疫總動員③【心理輔導篇】:做好心理防護,別因不明資訊而恐慌
防疫總動員⑤【居家隔離篇】:居家隔離他們這樣做……
防疫總動員⑥【口罩篇(上)】:一“罩”難求?別慌 買對口罩最重要
防疫總動員⑦【洗手篇】跟著口訣步驟,正確勤洗手
防疫總動員⑧【消毒液篇】掌握洗手消毒液常識,購買須知3件事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