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 Thai在8月31日當天做了一個專題報道,關於泰國年輕世代愈來愈多人開始看書的現象,而且關於政治、思想等類型的書籍閱讀率愈來愈高。依據報道,泰國此次的學生運動與泰國年輕世代開始大量閱讀政治、社會和分析君主制的書籍有關,雖然商管和自我成長類書籍依然暢銷,但是,年輕世代的閱讀口味有在改變,長期研究學生運動的學者也發現,現在泰國學生們在讀的書有時令人非常驚豔,哲學類書籍甚至學術書也開始盛行起來。
在節目開頭便提到,有不少出版商向BBC Thai表示,過去幾年關於政治、社會甚至分析君主制的書籍銷量都愈來愈好,年輕世代都試圖從這些書中尋找答案,現在的泰國學生對“國家、宗教、王室”這組傳統的觀念有愈來愈多疑問,這些書中的知識甚至被他們應用到政治集會中。
ADVERTISEMENT
當人們對社會不公不義之事進行各種議論和判斷時,恰恰就是在進行一種道德論述和道德判斷。一套政治論述的正當化過程,往往就是在公共場域中,訴諸人們的道德價值和道德情感的證成過程。政治論述的建構來自於對這個社會不公不義的現實進行思考,對善惡進行評斷,這些都由人的觀念促成。觀念、觀點從知識或經驗累積而成,革命或改革首先是觀點的改變,因此,千萬不要輕視觀念和道德還有知識的力量;另外,在行動時,我們從書中習得的知識也能說服並爭取更多人的認可和支持。
一個人的人生、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甚至包括活著這件事,經常需要面臨許多抉擇,也經常遇到很多找不到標準答案的現象。沒有答案並不意味著沒有思考的價值,不思考一樣可以過活,可以選擇別過臉去什麼都不看、不想,卻無法逃脫在這種種問題中延伸出來的價值判斷和當中可能產生的信念對錯與否,在某一天換另一種面貌逼到你眼前。
這些與生活息息相關的,都要你自己去想才行。你要親手把自己放在世界的某個城市的某個角落,你也要親手把自己放在社會階層的某個層級,你更需要為自己、為家人,甚至為下一代對如何才是好生活做出謀劃。什麼是“正確的”、“適合的”,要你自己親自來確認,你得自己吸收足夠的知識來下判斷。
我們都聽過人有多少知識,就有多少力量,人的知識和他的力量是對等的。成年以後,人和人最大的差距不是來自家庭,也不是來自財富,而是來自視野和格局。閱讀幫助我們思考,重塑我們的價值觀,書籍帶給我們更多的是梳理問題的方法和思維方式,讀書最能讓人清醒。
有人說經常看書大概就只是個書呆子,我覺得這句話對一個長期在閱讀的人可能誤會是大了。閱讀和學習有直接的關係,有閱讀能力的人,一般都有自學的能力,如果,知道梳理、分析、統整及對所閱讀的書籍抱持批判的態度,書讀多不僅不會讓一個人變成書呆子,反而,能讓你成為一個思維能力靈活、接受度廣、不人云亦云、並且有能力建構自己的論述的一個人。
在現實生活中,閱讀也會讓你擁有凡事親力親為以及能獨自完成很多事情這樣的一種能力。為什麼?因為天下沒有一件事是書上沒有的,遇到不懂的、不會的,可以買書、翻書、查書自學。有閱讀習慣的人,一般都是這樣解決事情的。在你培養閱讀習慣的同時,你也不自覺的培養了自學的習慣,自學還能讓你有能力走遍天涯海角,這叫一舉三得。
閱讀的好處有千百種,相信這也不需多說了。閱讀可以改變腦回路是我個人的體悟,尤其在接觸不同領域的書以後,再回頭思考同一件事或問題,就會產生新的或和之前不一樣的想法。當你覺得需要知道一些事情的時候,就去查吧,去自己閱讀,你會需要一個冷靜清晰的聲音告訴你發生了什麼事,然後產生出對自己有意義的知識。
這些思考的背後,我們可以看到一種可能性,活在汲汲營營的塵世中,真正讀懂那些矛盾和問題的根源,人會開始變得理性一些,有覺知力一些;也許耗盡一輩子我們也改變不了遊戲規則,但知道自己在玩的是什麼遊戲,即使無法設計遊戲規則,但總不會被玩得兩手空空,還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認真思考過的都是自己的,在這同時,也會讓你更看清自己究竟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卡爾波普爾(Karl Popper)曾說過一句話:通過知識獲得解放。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