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從前,我們把離開家鄉到外地升學、發展的人稱作“遊子”,最終“他鄉”成了很多“遊子”落戶之地,家鄉從此成了追憶的依託。這一兩年,“返鄉潮”漸漸成勢,跟幾年前三三兩兩回歸鄉里,開民宿、咖啡館的先行部隊相比,如今的青年生力軍已經滲透到鄉鎮的許多產業;這些回鄉或下鄉創業的部隊,由農夫、賣魚佬、茶餐室老闆、廚師、陶藝師、建築師、設計師、攝影師、自由撰稿人等組成,產業類別已經跳出“文青”範疇――鄉下創業成為一種可能。
那些我們本來以為鄉鎮不可能出現的工作機會或不需要的專業,原來只要找到存活關鍵,鄉下也可以是創業的苗床。鄉鎮的生活品質高、花費少,只要有手機和Wifi就能立基鄉鎮,跟城市打交道(賺城市人的錢),創業門檻顯然比城市低得多,一旦做出小成績也能夠更快的得到關注。李子柒就是鄉下創業的典範,她展現出來的所有鄉下技能也許很多農婦都會,但美好的生活面貌讓她成為許多城市人的“幸福代理人”,進而讓李子柒成為一個鄉村品牌,她推出的產品受到萬千城市人的喜愛;而這些美好畫面的鋪陳(美化),背後是攝影、設計、品牌、行銷等專業的協作。
擁有專業技術、城市技能,至少能獨立養活自己的人,都具備鄉下創業的先決條件。在家鄉烏魯音(Ulu Yam)創立Simple Hive建築設計工作室的劉理順,在不到300戶人家的新村空地上打造一個吸睛的裝置藝術兼展示空間;他同時開闢風格獨特的民宿和共用辦公室,還幫忙村民打理其他的airbnb;將家傳的瑞園商店改造成亮麗的土產店;他在家鄉累積的作品漸漸成了烏魯音新村的生招牌;因為是村裡唯一的建築師,只要有村民想要興建新穎、創意的度假屋或改建房子,他都成了首選;社區建築師的形象,讓烏魯音和周邊地區成了他的小藍海,現在跟隨他一起打拼的二十幾歲建築師、室內設計師加總起來,已經是一個8人的小團隊。
我們或許都低估了這片土地的肚量,一個社區如果養得起一個建築團隊,說不定也養得起一個設計師、一個文案人、一個攝影師,慢慢的這些有能力、收入相對穩定、對生活有要求的新居民就會開始改變人口結構,或許就會開始吸引咖啡館、有趣的店進駐,形成一個新的社區風貌;說不定再久一點,就能養一個有機農夫、一個私廚、一個藝術家。
我說的當然不是天方夜譚,日本四國的神山町,一個86%被山林覆蓋的鄉村,因NPO Green Valley組織的努力,以及2011年一張工程師泡在溪水中開視訊會議的照片,讓神山町成為日本的新天堂,後續吸引了許多有創造力的人、有能力的公司進駐,2016年得到了日本的“地方創生大獎”,並在2017年獲選為《Forbes Japan》“十大日本創新城市”第二名。
劉理順只是我認識的年輕地方團隊之一,只要我們拓寬想像空間,調整“城市是唯一選擇”的心態,說不定再過幾年,“鄉下人”有機會翻身成為褒義詞。這國家需要很多人在不同的地方努力,由下而上去改變它的窘境,讓返鄉或下鄉成為一種運動,那不是不可能的事。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