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专题

|

焦点

|
发布: 10:50am 05/11/2020

【網絡社交分寸/01】鍵盤俠看過來!別顧左望右,說的就是你……

作者: 郭慧筠(副刊记者)

ADVERTISEMENT

韓國女團f(x)前成員雪莉去年自殺身亡,離開時年僅25歲,生前她常遭受網絡惡意抨擊,她的離世也因此引起了社會對於網絡霸凌的討論和關注。然而事過一年後,究竟還有多少人依舊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

社交平臺的崛起讓每個人都有機會發表言論,甚至展現自我,利用網絡力量為自己匯聚人氣,可惜的是,同時也成為號稱高舉正義旗幟的鍵盤俠隨意留言,撻伐他人的空間。

雪莉的事件僅僅是冰山一角,當文字能成為傷害他人,甚至奪命的無形武器,你仍覺得在網上留言是一件隨意、即興的事情嗎?你是否也在不知不覺中,變成了他人口中的鍵盤俠?


●報道:本刊 郭慧筠
●攝影:本報 陳世偉


自社交平臺崛起以後,也延伸出了網絡霸凌的社會議題,一段留言者認為無關痛癢的文字,卻可能隨時變成具備殺傷力的無形武器。

傳播學者黃國富說,網絡霸凌大多屬言語霸凌,可能是針對宗教、性別等所作出的仇恨、誹謗、威脅、中傷、取笑,甚至是髒話的言語,都可歸類為網絡霸凌。

當然除了言語,網絡霸凌也可通過圖片或影片的方式來執行,“只要讓對方感受到不舒服、受欺壓,或者心靈受到創傷,都是網絡霸凌。”

在他看來,網絡霸凌之所以無法遏制不能單純地把責任都推給網絡科技的出現,其實網絡科技只不過是強化了人原來就具備的某些心理狀態。

他舉例,人會擁有歸因謬誤的狀況,所謂的歸因謬誤是他人犯錯的時候,人們會偏向嚴格對待,但自己犯錯時,卻會把責任歸咎於他人,而這樣的狀態很容易基於網絡的某些特性被激發出來。

“日常生活裡,行動媒體的使用頻繁,我們不會特意停下腳步,平心靜氣地上網,而是趁著空檔滑手機。這個空檔可能是在等著做某件事情,心情有點煩躁,剛好在網上看到迎合個人偏見的事情,就會去表達,加上不認識對方,所以沒那麼多負擔。”

他說,儘管有時候留言者後悔說出的話,但發現大家都一樣之後,便會選擇原諒自己,長期下來就覺得網絡霸凌只是小事情,不必在意。

再加上網絡世界打破了人們原本的認知,比如可以匿名,讓人感覺能逃脫責任,不像在真實關係中有很多的限制,也能直接感受到對方的情緒,所以不能亂說話。

“不管是真實生活抑或虛擬世界,基本上任何言論都要有界限,不是什麼話都可以說,而且需要承擔責任。網絡科技好像自然而然就出現了,而人們學著學著就用了,但事實上網絡科技涉及的界限、責任等等,卻沒有同步被告知或理解。”

提升網絡素養,拒絕網絡霸凌

黃國富認為,要解決網絡霸凌問題,提升大眾對於網絡素養的認知,當中涉及多個層面,包括社交媒體經營者、政府、教育等,彼此間環環相扣。

1. 社交媒體經營者

他說,社交媒體在十多年前出現,起初人們總懷有美好想像,認為網絡平臺或自媒體出現以後,能夠促進公共領域間的溝通,大家能理性地談論事情。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當問題出現,跟想像產生落差的時候,就需要重新規範。社交媒體經營者的責任就只是搭平臺出來,大眾要怎麼溝通都不關他的事嗎?網絡平臺是不是也有責任規範,抑或篩選出現在平臺上的言論?”

他表示,近年來社會有越來越多聲音認為,社交媒體經營者應該負起相關責任,“他們其實賺很多錢,不能因為他們賺錢,而造成更多社會問題,網絡平臺必須要承擔責任,投入資源改善。”

對他而言,社交媒體的使用年齡亦應該要有限制,除非平臺中的內容能做到分類,否則若孩童毫無限制地接收資訊,在不具備成熟的判斷能力之下,可能會產生問題。

“就像過去電影或電視節目都有做分類,現在很多網站都只是多一個屏障而已,其實很容易跨越,這方面是不足的,需要再加強。”

他強調,自主判斷需要長時間的培養,要是孩童在還沒有充分判斷能力前,過早接收大量資訊,或許會扭曲他們的價值觀和世界觀,“這並不是件好事,言論自由也有節制,那針對不同的人,資訊自由是否應該有所限制?”

2. 政府

黃國富認為,政府有需要制定規範來遏止網絡霸凌,但規範必須有其合理性,“這個時代,人們注重言論自由,因為跟人權有關,所以政府要如何拿捏既不侵犯人的基本言論自由,又能阻止仇恨言論無限擴散的法律界限,並不容易,當中涉及很多細節部分,也需要大量討論。”

他提出,可以用法國或德國作為參考,當地政府要求網絡平臺需要在24小時內,撤除涉及仇恨的言論,不然就屬違法。

“不過這也關係到當地社會對於言論自由的理解程度,以及人民的自律程度,如果一下子太過頭,像我國前幾年的反假新聞法,可能只有政府來定義,就會引起民間疑慮。”

他補充,政府在規範制定上需有優先順序,所謂的優先順序是,政府要了解國家是往民主方向前進,言論自由和人權很重要,因此但凡牽涉到歧視和仇恨他人的言論需要優先規範,而其次要規範的又是什麼。

“一旦優先順序出現,人民就能有清晰概念,並不是所有東西攪和一起,很混亂的感覺,常常變成有案件發生後,大家才有意識,卻又沒辦法形成連貫的公民意識,所以還是要有清晰概念,給人民清楚瞭解身為公民的責任和權利。”

3. 教育

黃國富說,網絡霸凌也牽涉到同理心,當願意尊重和包容他人差異,站在對方角度理解事情,或許就能減低網絡霸凌的發生,而要如何培養公民不輕易使用情緒語言表達當下想法,涉及了複雜的教育過程。

“社會變化迅速,教育內容跟實際生活已產生落差,在我國的教育體系裡,基本上缺乏網絡素養,只能靠老師們提醒,但是不足的。網絡霸凌是嚴重的社會問題,所以如何在教育制度上快速調整很重要。”

黄国富说,网络霸凌大多属言语霸凌,也可通过图片或影片的方式来执行。
黃國富說,網絡霸凌大多屬言語霸凌,也可通過圖片或影片的方式來執行。


自由,不是“只要我喜歡,有何不可”的態度

針對言論自由的定義,傳播學者黃國富提醒網民,自由並不是“只要我喜歡,有何不可”的為所欲為狀態,言論自由的基本界限是,在不侵犯他人的情況下,合理地表達本身想法。

“雖然從過去談言論自由到現在,我們都希望言論自由能不斷擴大,但如果某些言論,比如仇恨或歧視言論侵犯到他人人權的時候,就應該受到規範,每個人都需要為自己的言論負責。”

他亦提醒,網絡世界裡並無法清晰分割公共和私人領域,因此網民要有心理準備,即便賬號設定為私人賬號,依然可能會有內容被截圖分享出去,進而引發不良後果的風險。

“尤其是較年長,經歷過不同媒介的世代,可能對媒介的理解還停留在過去,但事實上媒介的性質已產生變化,要是停留在過去,就會影響對事情的判斷。其實在使用網絡平臺的時候,不太可能是毫無顧忌地暴露自己。”

因此,儲備足夠的基本網絡素養知識尤為重要,他解釋,基本網絡素養包括,網民需要理解網絡平臺的結構和背後操作,再來更有意識地知道接收和發表資訊,影響的不只有本身,還可能會造成連鎖性的影響,所以需要更有批判力地接收不同資訊。

“在國外,像臺灣,網絡素養其實是學校裡的一堂課,它涉及的層面很廣,針對不同世代,內容的側重點也不一樣。就像年長世代,他們的生活經驗豐富,但為什麼老被詐騙,可能是因為他們接收資訊,以及對資訊的信任方式跟年輕人不一樣,所以需要讓他們理解資訊接收方式跟以前的差別、現在人習慣用什麼手法來騙人等。”

對於有素養的網民,他列出以下條件:

1. 理性,每個人都會有情緒,但面對他人的時候,請更理性和更有同理心地跟他人溝通。

2. 包容心,懂得容忍不同的聲音,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如果大家能夠對他人的言行有更多包容,相對來說,自由空間也會變得更大。

3. 自律,懂得自我管理,讓更多理性的聲音出來,不要讓網絡平臺變成只是一個宣洩的管道。

延伸閱讀:

【網絡社交分寸/02】面對惡意攻擊,就是當網紅的代價?

相關稿件:

【療愈系那些事兒/02】療愈為上──慢綜藝有市,種田遊戲有理

【“宅妝”物語/01】美宅手:室內風格師VS室內設計師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