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专题

|

焦点

发布: 7:00am 03/12/2020

【險境逃生/02】溺水、土崩現場 冷靜自救手冊

作者: 郭慧筠(副刊记者)

●報道:本刊 郭慧筠
●圖:受訪者提供

ADVERTISEMENT

【溺水現場】

海邊和瀑布是熱門的戲水地點,但同時暗藏水流、漩渦、山洪等風險,造成溺斃事故發生。到海邊和瀑布戲水需要注意什麼事項?若不幸遇溺,又能採取什麼行動來自救,抑或給受害者提供救援?

1. 海邊風險

馬來西亞生命拯救協會主席倪傅德表示,海面漲潮和退潮的情況會有所差別,暗藏著溺水的風險,所以需要了解漲潮和退潮時間。

他舉例,一些海邊在退潮的時候,可以步行到另一座島嶼,不過漲潮時,或許海水只漲了1呎,但海底凹陷之處可能會形成水流湍急且更深的暗流,進而導致人就像跌入大水溝一樣,被暗流沖走。

另一個海邊隱藏的風險是離岸流,所謂的離岸流是一種以幾乎垂直的形式,向外海方向快速移動的強勁水流,會把人迅速帶離岸邊,造成溺水事故發生。

2. 瀑布風險

在瀑布戲水,最主要的風險就是山洪和漩渦,山洪來臨的時候,身處的瀑布不一定有下雨,而是上游下雨,再加上有樹葉、樹枝、沙子等卡在石頭間積年累月形成的小水壩,水流的增加導致小水壩潰決,進而引發山洪。

要是發現上游處天色昏暗,水位突然上漲且水變得汙濁,並伴隨著樹葉、樹枝等,還有巨響,就是山洪的預兆,這時應立即離開瀑布至安全區域。

不然的話,就會被山洪沖走,加上瀑布有很多石頭,容易導致人被撞擊或卡在石頭裡,沒有力氣反抗,甚至陷入昏迷,最終溺水身亡。

自救方法:

●情況1:離岸流

萬一在海邊戲水遇到離岸流,不要試圖向前游回岸邊,只會徒勞無功,而是根據海岸平行地向左或向右遊,先離開離岸流,再游回岸邊。

●情況2:瀑布漩渦

遇到漩渦,可嘗試往下游,離開旋轉水流,再游回岸邊,不過要是水流強勁,加上有石頭在下面的話,其實會難以逃生。

如何給予受害者救援:

6種基本溺水救援方式,包括伸手(Reach)、投物(Throw)、跋涉(Wade)、劃靠(Row)、游泳(Swim)及拖曳(Tow)。要是有人溺水,建議身邊人採用伸手、投物和跋涉方式提供救援,因為風險較低,不建議下水救人,以免施救者自己也遭殃。

①伸手

要是遇溺者靠近岸邊,就伸出長且堅硬的物品,如樹枝、繩子等,讓遇溺者握住,並把遇溺者拉回岸邊。施救時,記得身體要貼著地面,以免給遇溺者拉進水中。

②投物

給遇溺者拋出能浮的物品,如繩子、空的引擎潤滑油罐子等,好讓他能借助物品的浮力,游回岸邊,最好是在空的容器綁上繩子,若拋不中的話,還能再拋過,同時也能把遇溺者拉回岸邊。

③跋涉

萬一遇溺者有點遠離岸邊,但仍在淺水處的話,這時就需要走入水中,以之前的兩種方式施救,最好是帶著棒棍同行,一方面能測試水深,另一方面能給遇溺者握住。

④劃靠

以划船方式靠近遇溺者,並施救,施救者最好會游泳。

⑤游泳

帶著拯救工具遊向遇溺者,好讓遇溺者抓著拯救工具,而不是施救者。

⑥拖曳

這是專業救援人員使用的救生方法,也是最終的選項,因為這種施救方式風險最高,要是遇溺者抓著施救者,雙方都會遇溺。

倪傅德提醒大眾,萬一遇溺,第一時間謹記要保持鎮定,讓身體放輕鬆,嘗試以仰泳的姿勢浮在水面上,等待救援。

海邊風險管理:

1. 出發到海邊前,先參考氣象局的天氣預報,並瞭解漲潮和退潮的時間。

2. 還沒進行水上活動前,再多做一次風險評估,確保周圍環境安全。

3. 勿獨自到海邊戲水。

4. 要是不熟悉相關海域,請諮詢熟悉該地點人士的意見。

5. 吃飽後,先等上至少1個小時才游泳。

6. 勿炫技和潛入水中,還有根據海岸平行地游泳,不要遊離海岸線。

7. 經常留意海邊的警告看板。

8. 在海邊戲水,勿使用充氣游泳圈,以免被海流或海風帶出外海。

9. 鼓勵穿上救生衣來進行水上活動。

倪傅德提醒大众,瀑布和海边暗藏危险,因此要预先做好风险管理。
倪傅德提醒大眾,瀑布和海邊暗藏危險,因此要預先做好風險管理。

瀑布風險管理:

1. 跟海邊一樣,還沒出發前,先參考天氣預報。

2. 還沒進行水上活動前,再多做一次風險評估,確保周圍環境安全。

3. 在瀑布行走時,要加倍謹慎,以免滑倒,抑或被尖銳的石頭弄傷。

4. 勿在瀑布的正下方,避免被水湍流捲入水中。

5. 經常留意瀑布旁的警告看板。

【土崩現場】

土崩破壞力驚人,我國也曾發生過嚴重的土崩傷亡事故,面對逃生時間極短的土崩,大眾應該如何預防和應對?

雪蘭莪州消拯局局長諾阿佔提醒,居住在山坡或斜坡地區的民眾,遭逢豪雨時,要格外小心,原因是連綿大雨會導致土地結構變得鬆軟,進而引發土崩。

土崩徵兆如下:

1. 土地無端端滲水或過度潮溼。

2. 開始有小石頭滑落,甚至發生小土崩。

3. 樹木、電燈柱、籬笆等傾斜。

4. 建築物有新裂痕,還有土地、馬路或走廊出現腫脹。

“要是有以上徵兆出現,為確保性命安全,最好先搬離,尤其當聽到樹木倒下的巨響,更要馬上逃離現場。”

诺阿占提醒,遇到灾害时,最重要是保持镇定。(摄/本报苏长国)
諾阿佔提醒,遇到災害時,最重要是保持鎮定。(攝/本報蘇長國)

1. 土崩發生時,應該怎麼做?

諾阿佔說,土崩不像火災,還有思考的空間,往往幾秒內土地就會崩塌下來,唯一能做的就是儘快逃離事故現場。

要是來不及逃走,可參考地震的逃生方法,尋找堅固的結構,如桌子底下作為庇護,千萬不要靠近牆壁,因為土地的移動會導致牆壁崩塌。

萬一不幸遭土崩掩埋,他建議,受害者可以發出聲音,抑或用東西敲打地面、牆壁等,好讓拯救人員發現所在位置。可以的話,移動到更安全,比如沒有崩塌的地方,或者是容易被發現,而且能獲得氧氣的地方等待救援。

“一般上,拯救人員會從門口和樓梯附近的區域開始搜救,因為發生災難時,人們一定會往這些方向逃走。”

2. 在山路開車時,遇到土崩怎麼辦?

諾阿佔說,要是在馬路上發現有小石子和泥土、土地滲水,甚至有樹木倒下,最好就是掉頭,不要再往前行駛,以免陷入危險之中。

土崩預防措施:

1. 定期檢測山坡狀況。

2. 修復土地侵蝕區域,避免演化成土崩。

3. 清理水溝,並定時檢查位於山坡上的住宅區。

延伸閱讀:
【險境逃生/01】火災、水災現場  冷靜自救手冊
相關稿件:
【網絡社交分寸/01】鍵盤俠看過來!別顧左望右,說的就是你……
【療愈系那些事兒/01】你有壓力,我有壓力──療愈系因需求而生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12:46pm 03/04/2025
【导盲砖/02】无障碍通行立法30年 为何总是行差踏错?
焦点(4月2日):导盲砖02
单轨列车站与站外人行道,导盲砖没有连结。大部分单轨列车、轻快铁和捷运站售票处都铺设导盲砖。

2月22日,一名视障男子在蒂蒂旺沙轻快铁站失足跌落月台,刚好进站的列车煞车不及,视障男子不幸遭碾毙。

难道非得到了付出人命代价,视障人士的出行安全(mobility safety)和可及性(accessibility)才会受到关注吗?我国不乏针对身障人士出行安全与便利的建筑设计法规,然而什么原因造成障碍重重?

报道:本刊 白慧琪
摄影:本报 谭湘璇、辛柄耀
焦点(4月2日):导盲砖02
目前许多轻快铁站仍未安装自动月台安全门。(摄影:白慧琪)

视障者出行障碍重重

谈起视障男子坠轨碾毙意外后,吉隆坡十五碑一家盲人按摩中心老板黄枝叶说,“听说现在上火车(捷运、轻快铁),很多人带(指引)。”她不免叹气,“有事情才有人带。”

说起坠轨意外,按摩师七嘴八舌,说是常有的事,“很多人跌断脚啊,骨盆裂啊……”根据马来西亚盲人公会(Society of the Blind In Malaysia, SBM)文告,不管是单轨列车、轻快铁或电动火车,至少有20宗视障人士坠轨的意外。

坠轨碾毙意外后,国家基建公司(Prasarana)发表文告表示,已立即在未设置自动月台安全门(platform screen door,PSD)的车站加派辅警协助身障人士。该公司正在车站提升智能闭路电视,一旦检测到非自然且危险的行径,月台将立刻发出预警。另外,轻快铁安邦——大城堡线和格拉那再也线装也计划安装自动月台安全门。

焦点(4月2日):导盲砖02
单轨列车站与站外人行道,导盲砖没有连结。

慕斯塔扎盼各界关注视障者困境

盲人公会主席慕斯塔扎(Mohd Mustaza)直言,早在1996年轻快铁实达线(STAR LRT,安邦线与大城堡线前身)开通之际,就已要求当局安装月台安全门。除了轻快铁没有自动月台安全门,电动火车(KTM)的列车与月台之间的缝隙太大,错踏容易卡到脚或绊倒。

“当然,我们认可也赞赏新的发展设施相对完善,例如后来建造的捷运(MRT)月台都有自动月台安全门;单轨列车(monorail)也已经提升。”他不免失望,“但我们也很惊讶,历史最悠久的轻快铁(LRT)为何还不安装?”
他希望民众和有关当局设身处地理解,视障者因为看不见,会影响他们的平衡感,即便是站着也不是那么稳定,比一般人容易跌倒。他期许轻快铁3号线(LRT 3)能确保符合无障碍和导盲的设计指南。

焦点(4月2日):导盲砖02
慕斯塔扎:少数(minority)不应该作为设施不足的借口。

大马导盲砖铺设仍待改善

其实,《1984年统一建筑法规》(Uniform Building by-Law,UBBL)早在1991年就修法新增34A条文(2021年再修),强制规定建筑物内应提供身障人士进出和移动的通道,除了作为检查、维护或修葺的通道。

条文也规定,这些设施要符合《马来西亚标准:建筑环境中的通用设计和无障碍—实务守则》(MS 1184),其中就详列了视障人士所需的导盲砖铺设地点和规格。例如,每块导盲砖的长和宽各为300毫米(mm),线条和点状需突出地面5至6毫米,以免过高反而容易绊倒人。

焦点(4月2日):导盲砖02
线状代表方向,点状代表警示;人行天桥铺上一整条点状导盲砖,是不是铺错了呢?(摄影:白慧琪)

作为地方政府,吉隆坡市政局(DBKL)也另外推出《2024 全民通用设计指南》(Panduan Reka Bentuk Sejagat untuk Semua 2024),其中详列导盲砖应铺设的范围和规格。

虽然有法规和指南,慕斯塔扎认为,总体而言,马来西亚的导盲砖铺设不够完善。从地点来看,只有特定地方铺设导盲砖,例如十五碑,以及车站、捷运站等设施。盲人公会成员罗广健也说,十五碑的导盲设施相对完善,槟城还算不错,其他州属就看各地方政府的表现。

公共区域都应设导盲砖

“公共区域像是休闲公园、走廊、人行道,都应设有导盲砖,因为我们不知道谁会使用。”慕斯塔扎强调,即便在乡区,公共区域也应铺设导盲砖。

盲人公会的主要角色是推广和倡议视障者权益,以及视障人士出行与可及性的审计审查(audit assessment)。“但这需要成本,需要联系地方政府、相关利益单位、车站营运方等。”他说,国家身障人士理事会(MKOKU)与地方政府也在联手促进审计审查,但强度仍然不够,背后可能有其他考量。

焦点(4月2日):导盲砖02
虽然按照指南铺设导盲砖,到后来铺上地毯,白手杖就无法触及导盲砖了。(摄影:白慧琪)
少数不应成为设施不足借口

“无论如何,少数(minority)不应该成为设施不足的借口。”慕斯塔扎强调,身而为人,每个人都享有根据自我需求,自由移动的权利。

他说,《1984年统一建筑法规》纳入无障碍通行,表示我国走在正确的方向。但是这些设施不只是方便轮椅通行的斜坡宽道,还需注意视障者的需求。例如,电梯按钮没有附上点字,或者疫情后开始流行,为了减少触碰的感应式电梯按钮,都不符合视障人士的使用需求。“我们不是要抵抗科技,但在公共场所,这些科技需符合所有人的使用习惯。”他反问,万一电梯故障,视障人士困在里面要怎么求救?

焦点(4月2日):导盲砖02
林宝荫认为,无障碍设施不完善的关键问题在于执法。

林宝荫:加强审查 须确保照指南设计

“我们有指南,但是问题在于‘执法’。”拉曼大学李光前理工学院可持续建筑设计系助理教授林宝荫点出问题,“如果没有照指南设计的话,会有什么后果?”

平心而论,她认为目前公共场所的斜坡、宽道、无障碍厕所都很符合轮椅使用者友善的设计,但整体无障碍设计还没细致到导盲砖铺设。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强审计审查,由地方政府的建筑绘测师、工程师,连同视障者非政府组织定期检查各地方导盲砖设计,才能积极改善现有不良的设计。

焦点(4月2日):导盲砖02
老树不宜砍,人行道和导盲砖就被中断了。

新旧社区的无障碍设施也有差异。林宝荫解释,新市镇发展有总体规划,可以在设计初阶段就纳入这些无障碍设施的设计。但是老城区、高度发展的旧社区,或是受保护地区,且不论导盲砖,有时连扩建一般人行道都难,“老城区拓宽汽车道路之后,又发觉没地方给人走路。或者一些老树就位在那边,不能砍的情况下,牺牲的就是人行道了,导致人行道不完整。”

“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我是身障人士,就会选择其他交通工具,减少走路,因为步行并不安全。”林宝荫说,问题又回到了无障碍设施不完善,间接造成很多身障人士不易出门,降低他们的生活品质。

焦点(4月2日):导盲砖02
摊位直接建在导盲砖上。
焦点(4月2日):导盲砖02
脚车、电动脚车、摩托车随意停在导盲砖上,阻碍视障人士通行。

導盲磚也可設在建築物內部

林宝荫直言,普遍上马来西亚的无障碍设施还做得不如北欧国家好,可是我国正步入老龄化社会,无障碍设施是愈发重要的课题。“现在开始要变老的一代人就会比较关注无障碍设施,推动革新,做一些比较关照社会弱势的事。”

“我们只有两种人,disabled and not yet disabled(身障和未身障)。”林宝荫认为,人的一生身体机能和行动能力逐步下滑,视力下降、行动障碍往往只是时间的问题。

目前,不是每个地方政府都在辖区的公共区域铺设导盲砖。理想来看,导盲砖不应只铺设到建筑物入口,开放民众往来的建筑物内部也可铺设。“这或许可以先从政府部门做起,长久下来,公共建筑物都跟上了,渐渐地私人界也能接受这样的设计。”

焦点(4月2日):导盲砖02
加盖的建筑物直接建在导盲砖上,硬生生阻断导盲通道。

“发展商的考量往往是用最少钱做最多东西。”林宝荫认为,若政府要推动私人发展项目如商场或住宅也增设无障碍设施,可以添加鼓励诱因,例如,铺设无障碍装备、技术或工具可享税务回扣。如此一来,无障碍设施才有机会慢慢主流化,转化为日常生活所需、民众都习以为常的设施。就私人住宅项目而言,无障碍也可以是卖点,迎合未来的高龄社会,老龄退休人士的需求。

提议落实私人场所无障碍友善评比

另外,她也提议落实私人场所的无障碍友善程度评比。例如地方政府在餐饮业都有整洁评比A、B、C级。私人场所若落实无障碍友善程度评比,身障人士就可以此为依据,选择去对他们行动友善的建筑物活动。

 

焦点(4月2日):导盲砖02
少有银行连提款机室也铺设导盲砖,指引视障者到提款机前。
焦点(4月2日):导盲砖02
把自己想像成视障者,触摸到这样的导盲砖设计,能感受到是什么方向和地势吗?

 
相关稿件:
【导盲砖/01】设施若有似无 导盲砖导向何处?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