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雖然衝擊全球經濟,卻也助長了某些領域產品。在全球多個國家,腳車銷量明顯上升,本地參與騎腳車運動的人數越來越多。
以週末早晨的吉隆坡為例,無論是寬闊的獨立廣場,還是市區的道路、公園、旅遊景點等等,都可看到騎車朋友的身影,與四五年前的光景差距甚遠。
ADVERTISEMENT
KSH腳車連鎖店(蕉賴分行)負責人梁期雄透露,該店今年的腳車銷量比往年多了80%,不僅腳車“供不應求”,部分腳車零件也缺貨。記者在走訪吉隆坡幾家腳車店後,亦發現擺在門市售賣的腳車要比往年來得少。
腳車銷量為何走高?
梁期雄認為,2020年人人停飛,宅家防疫,間接提高了腳車需求。“現代人都希望用腳車來找到慰藉,加上現在很多地方不能去,父母擔心孩子一直玩手機,影響身心健康,就會買輛腳車讓孩子多點運動。”
相比其他運動如游泳、健身、打籃球,騎腳車在防疫上更加保險,腳車與腳車的騎行距離早就超過一米,而且多數在戶外騎行,成為許多人的選擇。再者,如今腳車款式選擇更加多元,手機科技現進,備有地圖導航、天氣預報和風向訊息等軟件,讓人更有信心到外騎行。
新手該如何挑選腳車?
無論對於新手或老手,買腳車就像買心頭好。有意要買腳車的新手,或多或少面對這樣的狀況:一踏進腳車店,就被琳琅滿目、款式多樣的腳車弄得眼花繚亂,有公路車、山地車、摺疊腳車等,單是車架就有碳纖維(Carbon Fiber) 、鋁合金(Alloy)、鋼,價錢從幾百令吉到幾千幾萬令吉不等。
究竟新手來到腳車店,該如何買到適合自己的腳車?
梁期雄分享,挑選腳車首先要定一個預算。腳車有很多價位,顧客可先向店員講明買腳車預算,方便找出價位接近的腳車。他指出:“對成年人來說,800令吉的腳車算是比較低的價格。雖然便宜的腳車多少會有點影響速度,但是再貴再厲害的腳車,都是要靠腳力。”
再來要釐清自己騎腳車的目的是什麼。是休閒騎行?為了山地越野?還是拿來參加公路腳車競賽?如果有志參加騎車比賽,就得買一些品質較好的公路車,才能騎到自己理想的速度;如果想要輕便和容易攜帶,可以考慮摺疊腳車。對於一般不清楚自己要什麼的新手,梁期雄都會建議他們先買山地車,因為山地車用途更廣,相對安全,遇到坑洞和路滑不易滑倒。
有不少人會直接在網上購買腳車,對此梁期雄提醒,上網購買腳車具有一定的風險,往往需要自己組裝,很難預料其品質和舒適度。體型大的騎士,往往在網上買腳車時忽略了腳車能承受的重量,騎行不久後迅速報銷。
每個人的身形體格、感官和喜好都不同,必須親自騎上去才能瞭解這腳車是否適合自己。他認為,除非個人對腳車品質沒太大要求,或打算短暫粗用,否則消費者最好能到門市試騎。
【腳車類型】
相較於以往,如今的腳車性能與設計越來越多樣化,滿足人們的不同需求和用途。在本地最為普遍的有山地車和公路車,再來是摺疊腳車。這裡介紹基本的6款腳車種類:

【腳車裝備】
一、人身裝備
在戶外騎行,人身安全永遠排在第一,最基本的騎行安全裝備包括頭盔,再來是手套、褲子。



二、腳車配件
剛買回來的腳車一般都沒什麼腳車配件,需要依據安全性和個人需求額外裝置。
【騎行軟件】
大多騎車愛好者都會安裝一些騎行軟件,例如Strava就是許多騎士常用的一款運動社群軟件,可記錄每次的騎行路線、距離、速度、卡路里、時間,海拔高度、心率等。可上傳自己的騎行數據,看見好友的最新騎行動態,就像是“騎車運動版”的臉書,還能探索某些地區的騎行路段作參考,讓騎車更有趣。

延伸閱讀: 【一騎當關/01】騎車通勤──穿梭車龍,“騎”動綠色生活 【一騎當關/02】騎車旅行──放慢速度,發掘美麗的國土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