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专题

|

周刊专题

|
发布: 12:00am 04/01/2021

【小鎮故事/04】守護母語,留住特姆安族之根

作者: 本刊 蒙慧贤;摄影:本报 赖国华
Bukit Putus原住民村,距离马接峇鲁新村15分钟车程距离,住着14户人家,为特姆安族。
Bukit Putus原住民村,距離馬接峇魯新村15分鐘車程距離,住著14戶人家,為特姆安族。

距離馬接峇魯新村15分鐘車程,有一座名為Bukit Putus的原住民村,是馬接再也區7個原住民村之一,住著14戶人家,為特姆安族(Temuan)。

在大型森林開發和種植計劃下,原住民面對的問題除了包括土地和資源權益的訴求,語言和文化習俗的流逝,也不得不重視和採取行動。

ADVERTISEMENT

有鑑於此,在馬接峇魯遷埠70週年紀念的系列活動中,除了宣傳本村,也包括幫助原住民語言文化保護工作。

“在英殖民時期,我們很自由,可以搬來搬去,要到哪就住哪,建造亭子、屋子。但現在因為伐木業和果園開墾,原住民很難再像以往那樣居住在森林。因為森林已不怎麼‘好’了,到處都開闢成道路,要找尋傳統草藥都很困難。如今哪裡有讓我們舒服的地方,我們就只能被逼住在那裡。”Bukit Putus原住民村村民代表Aim說道。

他嘆道,如今在森林居住、行動、覓食的自由度,遠不如以往,有的森林地區,原住民還必須向森利局申請才能進入。

“我們喜歡森林,當我們晨起打開門口,看到的森林,那裡就是我們覓食之處。但現在很多森林已被砍伐,已經沒了。”

Aim除了能说自身语言,还说得一口流利的国语,和简单的华语词汇。
Aim除了能說自身語言,還說得一口流利的國語,和簡單的華語詞彙。

Aim指出,在很早期,特姆安语和马来语有很大差别,如今已被许多人遗忘。图为Aim写下的传统特姆安语,可看到1至30的念法与马来语差异甚大。
Aim指出,在很早期,特姆安語和馬來語有很大差別,如今已被許多人遺忘。圖為Aim寫下的傳統特姆安語,可看到1至30的念法與馬來語差異甚大。

為了維持生計,年輕一輩的原住民選擇到外工作,例如當老師,成為政府部門工作人員等等,有的乾脆搬到馬接再也區其他地方居住。由於較少在森林活動,年輕一輩對森林的情感、對草藥的認識,也不如老一輩原住民那麼深,使用本族語言的機會越來越少,讓語言文化習俗的傳承面對越來越嚴峻的挑戰。

他分享:“在馬六甲,特姆安語和馬來語非常相似。”例如makan、minum這些詞語非常相似。“但事實上,如果換作是原原本本的傳統特姆安語,是不一樣的,它和馬來語有很大差別。”

Aim補充,傳統特姆安語早已在很久很久前被淡忘。如今大家講的特姆安語,在英殖民時期或更早期就已出現和盛行,由於和馬來語音相似,更加方便與他人理解和溝通。對於傳統特姆安語,很多人只懂得一些簡單的詞彙,能夠完好掌握的人少之又少。

語言彰顯自己的原住民身分和族群象徵。在他看來:“傳統習俗和母語都必須保留和傳承,若母語消失,你就不會知道自己的根源,也不會明白這些習俗的意義。”

站在保護文化的同樣出發點,在馬接峇魯遷埠70週年紀念系列活動中,其中兩項會進行的計劃,就有關於原住民文化保留。工委會活動總策劃曾昭智指出,工委會在原住民村建立語言碑林,將被淡忘的傳統特姆安語及其三語翻譯,刻在原住民村內的石頭上,保護當地原住民語言文化,同時讓更多人有機會認識原住民語言文化。

另外,當局也會安排在拿督維拉傅潤添公園,展示更多原住民精湛的手工藝品,讓更多人在遊覽馬接峇魯新村的同時,也有機會感受原住民文化之美,讓各族群和地方文化,相得益彰。

在大型的森林开发和种植计划下,如今在森林居住、行动、觅食的自由度,远不如以往。
在大型的森林開發和種植計劃下,如今在森林居住、行動、覓食的自由度,遠不如以往。

村内原住民平日以特姆安语沟通,至于跟其他原住民族群沟通,则使用马来语。左起为Aben、Asing、Aim及其儿子和家人。
村內原住民平日以特姆安語溝通,至於跟其他原住民族群溝通,則使用馬來語。左起為Aben、Asing、Aim及其兒子和家人。

【結語】新村歷史不能忘,成立故事文物館

對上一代人而言,馬接峇魯是遷移紮根,是友族親善的記憶;對下一代人而言,馬接峇魯是繼往開來,是人情味濃厚的寶地。

“馬接峇魯給人印象就是個華人新村,但從歷史來看,它其實是蠻多元的。特別是友族親善的部分,長輩親自走過這段歲月,感受良深,但年輕一輩可能就沒那麼大的感受。”

因為媽媽老家就在附近的馬接翁武新村,馬接再也州議員拿督林秀凌對馬接峇魯新村有著一份情懷。在馬接峇魯遷埠70週年紀念推介禮上,她提到,工委會將趁著遷埠70週年,成立專屬馬接新村的故事文物館,讓下一代有機會了解馬接峇魯新村的歷史。

在發展人文旅遊的前提下,希望能把新村原汁原味的歷史故事、特色和精彩部分展現出來,而不是刻意製造,讓更多人知道,馬六甲不僅有古城紅屋雞場街,還有這座值得探索的馬接峇魯客家新村,以及等待發掘的原住民村落。

馬接不大,沒有讓人打卡的漂亮咖啡館,卻有最真實淳樸的生活面貌,需要人們把步伐放慢,好好沉澱、欣賞這個地方。

林秀凌指出,村民本身是人文旅游发展的重要元素,希望能把新村原汁原味的历史故事、特色和精彩部分展现出来,而不是刻意制造。
林秀凌指出,村民本身是人文旅遊發展的重要元素,希望能把新村原汁原味的歷史故事、特色和精彩部分展現出來,而不是刻意製造。

更多報道:

【小鎮故事/01】馬接──被水壩改寫命運的新村

【小鎮故事/02】馬接古早味,看見傳承的力量

【小鎮故事/03】愛喝茶──開墾茶園創立自家茶品牌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