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歧視精神疾病患者嗎?”或者換個問法:“你會歧視病人嗎?”
ADVERTISEMENT
當被問到這個問題時,幾乎所有人的自然反應都是:“當然不會”,但不妨撫心自問,我們真的沒有帶有色眼光看待精神疾病患者嗎?社會真的有用一把公平的尺來對待精神疾病患者嗎?
●報道:本刊 張露華
●圖:受訪者提供
21世紀的今天,精神疾病患者所要面對的疾病汙名,仍然是全球公共衛生領域的一項挑戰,更別談患者的就業機會。
精神健康治療分為3個階段,分別是預防、治療及持續照護,但目前醫院提供的標準療法,還是處於治療及預防階段,缺乏後續支援,包括協助患者重回社會,為患者尋找合適工作。
精神疾病就如其他生理疾病,有很多面向,但往往人們對於生理病的病人會寄予同情、憐惜,但對精神病病人卻有不同程度的歧視。
為此,衛生部在2010年推行了一項“MENTARI計劃”,設立“精神健康社區中心”,以提升精神疾病服務,讓病人除了在醫院接受精神科治療之外,也通過這個外展中心得到各種援助,當中包括協助病人尋找工作機會,為精神疾病除汙名化。
MENTARI的官方名字的是“社區精神健康中心”(Community Mental Health Centre),嘗試品牌形象化,即“mental”一詞中的“MENTA”和“psikiatri”中的“ RI”結合在一起。
這項計劃是一個以社區為基礎的改善人民心理健康服務指南,以應付各種精神健康疾病挑戰,如社會汙名、醫院人手不足、成效有限以及缺乏專業培訓等。
在這項計劃下,各州至少有一所社區精神健康中心,由鄰近醫院的精神病學和心理健康部門組成治療團隊,由一名精神科醫生領導,成員包括醫護人員、專業治療師、護士和醫療社工以及義工提供非臨床方面的協助。
第一所社區精神健康中心是於2011年在布城醫院設立,2014年獲得政府撥款,於是迅速擴展至全國,至今已經有28家醫院參與,並設立了以雪蘭莪士拉央醫院為首的協調中心,該院諾哈雅蒂醫生是全國MENTARI中心的總協調。
精神健康社區中心
柔佛峇株巴轄蘇丹後諾拉依斯邁醫院是最新加入MENTARI計劃的醫院,柔佛至今已經有6所醫院參與這項計劃。
精神健康社區中心提供了一個平臺,讓衛生部將精神健康治療從治癒型轉變為預防型和康復型,希望可以協助更多精神疾病患者重新回到社會。
該中心提供的服務包括:
●篩選與諮詢──研究顯示,每5名大馬人當中,就有1人面對精神健康問題,因此這項計劃其中一個角色就是幫助病人得到正確的資訊及需要的進一步治療,如確診之後把病人轉介至專業的心理治療。
●社區精神健康服務──確保病人得到持續治療,以協助病人維持病情穩定。醫護人員會上門會診或通過電話諮詢,追蹤病人的情況。
●就業支援活動──設立“就業隊伍”,幫助病人找工作及安排工作,包括在過渡期間,為病人提供在職培訓,以便病人將來更容易找到工作。
●社會企業──MENTARI歡迎私人企業及非政府組織參與該計劃下的所有活動,不僅為政府提供了與社區緊密相關的精神科專業知識,也減少了政府醫院的擁擠情況。
●後援組織及健康教育──推行家庭連線計劃,幫助病人及家屬建立後援組織,讓大家互相扶持。
為了統合全國中心的資料與數據,MENTARI協調中心在2016年至2018年設立了一個全國信息技術系統MENTARI IT系統(MITS),收集及監管全國病人的資料及成功個案,希望通過這個系統改善工作流程及促進更多研究。目前共有12箇中心參與。
Every Little Helps
峇株巴轄蘇丹後諾拉依斯邁醫院精神病科主任阿末扎比丁顧問醫生表示,設立精神健康社區中心是該院一大邁進,讓精神疾病治療涵蓋診斷、治療到復健,社區精神病患獲得持續治療,以推廣精神健康及減少汙名化歧視為目標。
他表示,該中心的口號“Every Little Helps”,寓意每一個小小的幫助,無論是臨床治療或社會支援,對精神病患康復都是很有意義的,也能形成智能共享的基礎。
在設立該中心後,峇株巴轄精神健康俱樂部也提供各種設施及幫助,為病人提供個人職業安排與就業支援(IPS-SE)以及積極的社區治療,參與者包括病人後援組織及照顧者,是該中心的首要任務,也是該院第一次推動這樣的服務。
病人要勇於接受治療,迴歸社會幾率大
或許很多人對精神病的第一印象,就是幸福精神病院(Hospital Bahagia Ulu Kinta,或舊稱Hospital Tanjung Rambutan),汙名化精神病患,這種既定印象至今有改善嗎?
阿末扎比丁通過電郵回覆時坦承,這個汙名確實需要糾正。當人們認為精神疾病與精神病院劃上等號時,可能就會認為這似乎是一家令人感到恐懼的醫院。這種想法會抑制他們前來接受治療,即使只是輕度問題,如焦慮或抑鬱症,擔心一旦被診斷為精神病患者,就需要送到精神病院,被人稱為“Gila”,因而不願尋求治療。
他強調,對精神病的負面看法,社會誤解及有色眼光看待,都會使病人裹足不前,把自己孤立起來,不接受外界的幫助,但這對病情是沒有幫助的。反而會惡化了病人的精神健康狀態。
但他認為,要消除這些汙名化,不但是民眾觀念要改變,病人或家屬也要改變心態。
“首先就是要面對及接受治療。你可能因為害怕被貼上精神病患標籤而不願接受治療,或成為尋求幫助的障礙,但你必須知道,只有接受治療才可以減輕症狀。
“同時,也不要因恥辱感而自我懷疑。你需要做的是尋求諮詢,教育自己接受自己的狀況,並與其他精神疾病患者建立聯繫,這樣可以有助建立自信心及克服負面的自我判斷。”
因此,他勸告病人不要孤立自己,勇於接受治療,加入支援小組,才能有機會重新回到社會。
面對社會的汙名化,他覺得,每個人都可以發揮自己的角色,如公開表達對精神疾病汙名化持反對意見,都有助於他人面對類似挑戰,同時也教育公眾對精神疾病的認知。
“而媒體在提高人們對精神疾病的醒覺意識、傳遞心理健康方面的正確資訊發揮著重要與積極的影響作用,因為現在的人把大部分休閒時間都花在瀏覽媒體上。”
大馬人對精神疾病缺乏正確認知
詢及MENTARI計劃面臨的挑戰時,阿末扎比丁認為,僱主因素與對精神疾病的誤解,是當前兩大障礙。
他表示,一旦被冠上精神疾病的人,就會被汙名化,各種負面信念與假設問題都會套在病人身上,加上缺乏認知而引起的歧視,令僱主對患者缺乏同情與諒解,而不願給病人機會。
“其次是,大馬人對精神疾病的態度與認知範圍缺乏正確認知,當親人患上精神病時,不願讓親人接受正確的治療。”
針對這一點,該院精神科顧問醫生陳淑貞補充說,從臨床經驗發現,家屬發現親人患上精神疾病時,就以各種偏方、各社區、種族的超自然現象民間信仰治療,包括喝符水、找巫師驅邪、古方草藥等,最後無法之下才尋求精神科治療。
●數據看精神疾病
根據2015年全國精神健康發病率調查指出,每3名成人當中,就有一人患有精神疾病,鄉村的發病率竟然比城市更高,分別是30.3%與28.8%。以下是摘錄有關報告的部分數據:
同樣的,衛生部在2011年進行了一項抑鬱症全國健康發病率調查,我國的發病率是1.8%,鄉村的發病率比城市高。
這些數據與轉變的趨勢,都是值得令人探討的精神健康發展問題,城市居民面對生活水平偏高的壓力,同樣的鄉村居民也面對教育、收入及健康問題,以致患上各種面向的精神疾病。
●發達國家,精神病病發率高?
精神疾病在不同國家有不同的原因,有人說在發達國家,精神疾病的發病率更高,病情也因人而異。
阿末扎比丁認同這個說法,每個國家的精神疾病發病率都不一樣。他引述衛生計量與評估研究所(IHME)1990年至2007年的《全球疾病負擔》報告,以北美與南亞大陸相比,可能由於文化差異、技術及醫療進步,精神疾病的發病率而有所不同。
針對大馬是否有精神疾病高風險行業的分析報告,阿末扎比丁表示沒有,目前我國尚未有這方面的具體分析報告,這也是他們希望能夠研究的事項。在國外有針對不同職業自殺風險分析的研究。
無論是病人、家屬,大眾都會有一個疑問,精神疾病可以完全康復嗎?
阿末扎比丁的回答是:“當然,為什麼不可以?”
他解釋,在心理健康定義中,康復可能並不總是指從心理健康問題中完全康復,就像我們從生理疾病康復一樣。
他強調,心理健康的恢復取決於多種因素,過程中的重要因素包括良好的人際關係、滿意的工作、個人成長,適當的生活環境等等。
“倒過來說,精神疾病的症狀可能會有所不同,具體取決於疾病、病人情況和其他因素,才決定是否需要接受精神治療。”
臨床經驗顯示,精神疾病的症狀會影響情緒、思想和行為,當出現這些症狀時,就意味著必須讓病人接受治療。當中的症狀和體徵包括:
.感到悲傷或沮喪
.思維混亂或專心致志
.過度的恐懼或擔憂,或極端的罪惡感
.情緒高低變化劇烈
.退出朋友圈和活動
.明顯的疲倦,精力不足或睡眠困難
.脫離現實(妄想),妄想症或幻覺
.無法應付日常問題或壓力
.無法理解情況或人際關係
.酗酒或吸毒問題
.飲食習慣發生重大變化
.性慾改變
.過於憤怒,敵對或暴力
.自殺思維
●治療的最終目標是……
儘管對症下藥是治療的最終目標,但在過程中,照顧者也是需要被關注、被看到的一群,因此在MENTARI計劃下,除了治療病人,也有一項“照顧者計劃”,讓照顧者與病人一起“打仗”。
家庭照顧者需要照顧患者的日常需求、監測患者精神狀態、識別疾病、復發和惡化的早期跡象,協助患者獲得治療,同時提供患者精神支持,因此照顧者扮演著非常重要角色。
不過由於缺乏社會資源或支援資源相對不足,包括沒有給照顧者提供照顧嚴重患者培訓,令照顧者面臨相當大的困難。
在MENTARI照顧者計劃下,中心將為照顧者提供各種援助,如心理教育,讓照顧者擁有對精神疾病的知識,有助於抵消患者對照顧者的依賴。其他援助包括家庭後援組織、就業幫助、就業過渡計劃,聯絡非政府組織提供援助等,以幫助減輕照顧者的壓力。
●MENTARI總協調中心(電話:03-6127 0946;電郵:[email protected];FB:mentari selayang)
●柔佛峇株巴轄蘇丹後諾拉依斯邁醫院MENTARI中心(電話:018-3780466;電郵:[email protected];FB:Mentari Batu Pahat)
延伸閱讀:
相關稿件: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