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道/張賽玉(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我們本一家,不分你我他”,這個展現《我們》的主題,正好契合了華校出身的巫裔青年菲道爾(22歲)入讀華校以來,所感受的一切。
ADVERTISEMENT
《阿拉斯加海灣》播放破2.3億次
菲道爾,馬來文名叫Firdhaus,他是誰呢?如果你也愛玩抖音,應該會留意到播放率已突破2.3億次的中文歌曲《阿拉斯加海灣》。是的,用一把乾淨、溫暖的聲音唱這一曲觸動淚點情歌的人,就是菲道爾。
《阿拉斯加海灣》簡單的旋律,輕易就讓人朗朗上口,可它短期內迅速“闖入”人心的原因,還有那像詩、又像祈禱文、簡樸又不失感動的歌詞。
“上天啊,她最近是否不再失眠啦,願世間溫情化作一縷風,代替我擁抱她,好嗎……別再讓人走進她心裡,最後卻又離開她……可若你安排了別人給她,我會祝福她;上天你別管我,先讓她幸福吧。”
不管是失戀的人或戀愛的人,都會被這樣的歌詞打動,但聽過這首歌,把歌詞背得滾瓜爛熟的人,未必察覺到詞曲創作人也是菲道爾本人。
其實,菲道爾是本地著名唱作歌手羅憶詩創辦的工作室Loolala Music,首位簽下的唱作歌手。其最新EP《A Letter》甫在2020年11月初於全球各大數位平臺上架,《阿拉斯加海灣》即是該EP裡的其中一首自創曲。
一位馬來青年,從他的思想、經歷出發,用中文寫下了一首嶄新的經典情歌,這一點頗受推崇,尤其是來自國內的聽眾,更是讚賞他能夠創作及詮釋這麼一首動聽、溫暖的歌曲。
出身傳統馬來家庭入讀華小
事實上,菲道爾出生自傳統馬來家庭,父母並不諳華語。
來自柔佛州新山的他是家中的獨生子,在他達到入學年齡時,父母就將他送入附屬士姑來輔士華小的幼兒園讀書,接受華文教育。有誰會想到,這個決定多年後會成就大馬華語樂壇的新生代唱作型歌手。
從幼兒園至小學到中學,菲道爾和一般華人家庭的小孩一樣完成了完整的華文教育,而且他所就讀的中學,還是一些華小生也可能擠不進的寬柔中學古來分校。
菲道爾坦言,他從來沒有問過父母當初為甚麼會有這樣的安排。但他如今清楚知道,如果沒有走入中文的世界,他很可能就是一個平凡的馬來青年,不會有機會接觸到中華文化,也不一定會走上音樂之路;而且,現在或許就在一般職場上汲汲營營工作。
都說小孩的世界是純淨的,他們不懂得區分種族、宗教、文化,只是國內某些極盡煽動之能事,又口無遮攔的政治人物、團體,分裂、分化了我們多元民族的社會。
講三語沒轉換障礙
菲道爾說,當初進入華校的幼兒園就讀時,他稚嫩的心靈一開始就覺得“大家都是一樣的”,沒有所謂的華人、印度人、馬來人之分;儘管在家和母親說馬來語、和父親說英語,來到學校和同學講華語,但他完全沒有遇到語言轉換的障礙,而是很自然地用三語和不同的人溝通。
和中文世界聯繫的開始,或者就是他的中文名“菲道爾”3個字。原來,這是幼兒園教師以他的馬來文名直譯的中文名,這個名字因為《阿拉斯加海灣》而在中國很火紅,這也是人們所意想不到的。
進入小學就讀後,菲道爾的成績一直都名列前矛。他猶記得,有一年的家長日,母親前來學校領取成績單時,許多家長都圍著母親詢問請了哪位補習老師把孩子教得那麼優秀。
“我印象很深刻,至今都清楚記得母親當時臉上有光的表情,那時她笑得特別燦爛。”
熱愛中華文化參加扯鈴揮毫
小學時,菲道爾就很熱愛中華文化,除了曾經參與扯鈴隊,更是拿起毛筆揮毫,成為了校內和校外書法比賽的積極參與者,尤有甚者,還出任過新山縣代表。
對於他,這一切毋庸置疑是他生活中的一部分,即使升上中學,也沒有割捨這份情感。
“中學時期,每逢中秋節我都會到同學的家一起提燈籠;農曆新年時,也跟著同學拿著2粒橘子到處拜年討紅包。”
在寬中就讀時,他常活躍於課外活動,高一那年更曾代表學校參加“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當時在馬來西亞賽區獲得了第三名,儘管無法代表學校參加國際賽,但也獲得機會前往中國觀賽。
感動教師獨排眾議鼓勵創作
由於那時期投入於校內外活動及搞創作,成績明顯滑落,因此,不少教師都勸他把心思放在課業上。就在大家都不贊成他顧此失彼的時候,班主任莫偉英老師卻獨排眾議為他加油打氣,讓他十分感動。
如今,教師雖已不在人世,但當時的感動卻仍停留在他記憶的深處。
聽周杰倫歌曲開啟唱作之路
菲道爾愛上音樂這條路,是從小六年段開始。那時,同桌朋友介紹他聽臺灣音樂人周杰倫的歌,令他一聽就無法自拔,甚至於和這位同桌一起投入文字創作,開啟了他青澀的唱作之路。
菲道爾坦言,當初是以周杰倫和他御用的作詞人方文山為目標,踏上詞曲創作的道路。當然最初的作品並不成熟,但隨著他加入寬中吉他社進一步打好音樂的根基,以及平常多看一些小說加強中文的掌握能力,數年下來也創作了不少作品,直到他出道前,已經累積了五六十首詞曲創作。
“我很感謝小六的同桌,除了讓我知道了周杰倫這一位歌手,當時他也有提點我如何作詞;到了中學,吉他社的學長和老師更進一步指導我如何作詞、作曲,讓我的作品更成熟。”
因為從小就在華校就讀的緣故,菲道爾其實反而很少同籍朋友,換句話說,周邊的朋友以華人居多。
餐廳駐唱 翻唱放上網被髮掘
中學畢業後,他繼續堅持了逾10年的音樂之路。
“我有在餐廳駐唱,也和志同道合的朋友翻唱很多歌曲,然後上載至社交媒體分享。”
據瞭解,他現在的老闆——羅憶詩,正是透過外甥女的介紹瀏覽菲道爾的Instagram聽他翻唱的歌曲時,被他的聲音所吸引。
生活經歷寫成歌詞打動人心
一個馬來青年能將華語歌唱得好已屬少有,何況他還能作詞作曲,且所創作的中文歌有其獨特性,更屬難能可貴。
菲道爾說:“我寫的歌都是生活上的經歷,有者是傷心時寫的歌。”
對他而言,歌詞未必要詩情畫意,只要能打動人,簡單、直接也是很好的情感表達。
“我創作的歌都會先讓媽媽聽,雖然她聽不懂,但只要旋律能夠打動她就行了。”
如今,他的歌也跨國界感動了許多人,能讓遙遠一方的人也聽到他的音樂並且產生共鳴,讓他很感恩,也覺得很幸運。
以他“獨特”的身分,懂華語又是公眾人物,能做的也許會更多,因此他希望藉著自己的音樂、作品或訪談,讓這個多元民族社會的不同民族更瞭解彼此的文化,藉此拉近距離,雖然這條路才剛開始,但有這樣的“心”已是成功的一半。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