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优活

发布: 9:00am 29/01/2021

【愛長在】蕭婷文/家有年長長輩,你遲早需要認識的關鍵角色——語言治療師

作者: 萧婷文

“奶奶中風後,吞嚥困難,醫師幫她插了鼻胃管……看在眼裡,我們心裡好難受,奶奶什麼時候可以脫離鼻胃管呢?”“爺爺失智後,在今年病情急轉直下,吃飯都含在嘴巴,好擔心他這樣都不吃,身體還可以撐多久……”

無論在照顧的哪個階段,我們照顧的長輩、家人,都可能因為吞嚥退化或任何無法由口進食的狀態,需要照顧者費心在“吞嚥照護”上,而其中扮演關鍵的角色,除了我們熟知的醫護,還有“語言治療師”。

ADVERTISEMENT

在醫院,是最容易遇到語言治療師的地方,但在出院回家後,照顧者需要的是更多的居家復健。也因此在短短的幾年間,紛紛有許多語言治療師在社區落地生根,直接提供社區居民、照顧家庭即時的語言治療服務。

在照顧知識還無法普及到一般民眾狀態下,許多照顧服務員或家屬,會用自己印象中的資訊做判斷,但往往有許多迷思,也隱藏了看不見的風險,我們最不希望看到的是,不僅健康沒有起色,還可能因此造成吸入性肺炎,那就危險了!

而常見的吞嚥迷思,包括有:鼻胃管進食後,就要永遠裝著鼻胃管?另外還有,當長輩年老、吞嚥退化後,就要把食物切碎得越細小越好?

語言治療師聽到後,不禁搖搖手指,只要有策略地訓練吞嚥與復健,拔除鼻胃管、再次由口進食絕對是可能的;大部分的個案都能經過評估與治療,再次享受進食的樂趣。過往可能是因為沒有找到語言治療師,或是部分機構為了方便照顧(以管灌餵食),才有著鼻胃管裝了就拆不下來的迷思。

至於是否給長輩的飲食就要切碎得越碎越好?語言治療師表示,這跟食物的質地有關;所以並非切得越碎越好,如果是容易“散開”的糕餅,若不小心遺落進氣管,其實是一件很危險的事。

語言治療師除了專業訓練課程,包括言語科學,還需要學習語音學、聲學、吞嚥障礙、嗓音障礙、運動言語障礙及心理學等等。受過專業訓練的他們,才能夠評估、擬訂治療計劃,提供完善的治療與諮詢,協助患者提升溝通與吞嚥功能,使他們能更有效地與別人溝通,或更安全地吞嚥進食。

目前在臺灣,許多有熱情志向的語言治療師們,拍攝了不少關於吞嚥、照顧、語言治療的相關影片,用輕鬆簡單的方式,分享給照顧家庭。希望每一個有機會接觸到這些知識的朋友們,可以破除迷思、增進知識,讓自己與患者都能有良好的生活品質。

如果家中有年長的長輩,在YouTube頻道打關鍵字:語言治療、吞嚥、照顧等,你一定會有實質的收穫!

相關文章:

【愛長在】蕭婷文/中年是斷舍離的好時機, 整理、感謝、慢慢告別

【愛長在】蕭婷文/女性中年後要覺悟:別怕被說不孝,想方設法留錢給自己!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