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事到如今,回顾卖书生涯,自觉静静又跃跃的时刻,是一人独个儿自在排书之时。
第一次独自在书店里排书,是1991年,于武吉免登的国泰戏院隔邻,灯饰店楼上的那家2楼书店。这里就不得不先讲起当时香港人说的2楼书店,泛指那些心怀书生意气的独立书店,店主为了省租金,多选在旧式唐楼中租金较低廉的二三四楼开店,卖书特点在于爱选非主流书籍,诸如纯文学、前卫思潮、人文哲学、艺术杂志等。
这种藏书四壁的2楼书店,多在2003年SARS冠状病毒后陆续结业,当中结业结出个小传奇的,当属2006年结业的青文书屋,其店主罗志华歇业后仍办出版,2008年2月4日,除夕前两天,他自个儿在仓库里整理书,意外被塌下的20箱书埋压,无人知晓地14天后才被大厦保安员察觉,死在书堆中。
传奇里青文书屋关店那天的最后一位顾客,是作家马家辉,买的是一套《钱锺书全集》,付钱走人前,马家辉问罗志华:“点解唔整个清仓大拍卖?”罗志华答:“卖你个死人头,我将书全部搬去货仓,等有机会开返店时,再来卖过。”
呵呵,写这段青文细故仔,算是消费死者,但既然张爱玲可被过度消费,那我消费罗志华也还好吧?话说回头,我做第一份书店工的2楼书店,全然不符合港人2楼书店的叙述标准,只是恰好开在2楼,它叫商务印书馆,归属于一家中资出版集团,大多香港连锁书店皆由此集团经营。
初入商务,资深同事有名叫爱华的大姐、伟华的大哥,莫非那年代卖书者名字必须有个华字?好在指导我工作的,是年近50岁的陈叔,没有华字,让我不必成为华弟。
指导方式很随意,有什么就干什么,快手快脚做完慢节奏老书店的日常琐事,闲不下来的我凭着喜欢书的热忱,自荐去整理书架、排书,问陈叔有何规范,他大略告诉我,首要补货,店里的书架下方都有抽屉柜,需自行检查对比书架上的书,把抽屉里有货但书架上已卖掉的书补上架,至于排书,在各个书架分类里,再细分小分类即可,凭自己对书的理解来归纳。
自此,我只要不是在排书,就是在去排书的途中。初初有些书不太懂,就多翻阅些,见到看似很懂的顾客,就自认不懂的请对方指教,练就一手排好书归好类的技术,多年后任职图书采购经理,有次在飞机上遇见跟我买过书的读者,告诉我说他到苏丹街大众书店,最常见到的就是我蹲在某个书架前排书。
可我知,关于排书,90年代的商务印书馆里,陈叔放任我自学自排的时光最可贵,排书排到心静自然凉,排得好的书,自能自自然地跟读者对话,好书店员无需多嘴,仅须勤排书。
更多文章: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