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吉隆坡市區中心的吉隆坡暨雪蘭莪華人大會堂(簡稱隆雪華堂),是吉隆坡邁入現代化建設時期的一棟標誌建築物。從1923年徵圖開始,到1934年完工,整整花了11年的時間,跨越了建築史上由新古典主義轉換至現代主義的折衷樣式時期。這個時代的一些建築師開始祟尚現代主義簡單、以功能取向的新穎建築形式;但由於一般世俗眼光還未完全脫離新古典主義風格,普遍上建築外觀仍然採用相當多的裝飾元素。這種既追求現代,又不完全放棄古典裝飾性的建築,形成獨特的建築樣式。
ADVERTISEMENT
負責設計的博迪及愛德華建築師事務所(Booty Edwards & Partners ,今BEP建築師事務所前身)從1920年代至1930年代所設計的建築作品包含了新古典樣式、折衷時期樣式,乃至於後來現代主義建築精神啟發的藝術裝飾樣式(Art Deco Style),以及國際樣式(International Style)等等。
隆雪華堂的建築設計時期,是典型的早期折衷主義樣式,這可以從建築外觀使用大量的裝飾雕刻看得出來。這些裝飾包括正面古典柱式、開口部(門、窗)上下緣之裝飾、陽臺透氣孔裝飾,陽臺下方懸臂樑(牛腿)裝飾、室內柱式,禮堂舞臺外框裝飾、禮堂上層觀眾席陽臺裝飾等等。相較於新古典樣式建築較正統的羅馬或希臘裝飾,隆雪華堂大大小小的雕塑裝飾皆相當獨特,除了西洋建築常見的芼莨葉(acanthus)之外,還包括中國傳統建築常使用的雲形紋樣等等。
西中結合的裝飾
負責設計裝飾的雕塑家是來自意大利雕塑家諾利(Cavaliere Rodolfo Nolli)。1913年,諾利離開意大利,被泰皇六世僱用為宮廷建築師,參與一系列近代化建設工程,包括阿南他奠基宮殿(Ananta Samakhom Throne Hall)等。1919年至1920年間,他曾經在朱拉隆恭大學任教職,爾後前往新加坡,在前僱主,即負責建造阿南他奠基宮殿的拴盛及塞赫斯德(Swanson & Sehested)工程公司擔任建築雕塑師。在新加坡,他負責的建築雕塑作品包括奧盛(Ocean Building, Mansfield Co. Ltd)、新加坡醫學院(College of Medicine Building)、新加坡最高法院(Old Supreme Court)以及丹絨巴葛火車站等。
諾利為隆雪華堂特別設計的裝飾結合了西洋建築及中華文化特色的紋樣,在他眾多的作品當中,別具一格。除了外觀裝飾,折衷樣式建築的另外一項特色是其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設計。在1920年代之後,鋼筋混凝土構造的技巧已趨成熟,由於施工期縮短,加上混凝土的可塑性高、厚度偏薄,同時在鋼筋的輔助下,可以形成懸臂結構(Cantilever);這種結構特徵與過去普遍使用承重磚石建築的古典樣式建築有截然不同的趣味。混凝土結構技術的使用,使得建築跨距變大,同時又不失去穩重感。
1928年9月,博迪及愛德華建築事務所委派年輕的丹麥建築師伊孚生(Berthel Michael Iversen)前往吉隆坡協調隆雪華堂的建築工作。根據伊孚生在寫給他母親的明信片中描述,當時他參與吉隆坡的一項大型建築工程。該建築使用了大量的鋼筋混凝土材料,結構由丹麥籍工程師塞赫斯德(Dane Steen Sehested)所設計。塞氏將設計草圖及結構計算式交給伊孚生,再由後者繪製詳細圖面,同時在現場直接監造。
在同年11月,塞赫斯德因病住院,伊孚生為了避免影響工程進度,唯有單獨完成舞臺下方樂池(Orchestra Pit)的結構設計。由於伊孚生的專業訓練是建築設計而非結構技師,他考量樂池的深度為10-12呎,必須要有足夠的力量支撐旁邊的壁體,同時又得維持最小的結構尺寸,在詳細計算之後,決定以6×12吋為混凝土梁的尺寸。這項決定後來被塞赫斯德核准,並認為這樣的結構設計相當大膽,卻是可行的。
伊孚生在完成隆雪華堂的設計案後,便移居到怡保,成立了自己的建築師事務所,在怡保設計了大量的現代化建築,包括住宅、戲院、學校、教堂等等,最終成為怡保現代化的主要推手。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