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国内

|

即时国内

|
发布: 7:44pm 01/03/2021

董總向國盟提改革建議書 · 盼交符民意教育成績單

作者: 李成友

(吉隆坡1日訊)董總今天針對國盟政府執政1週年,提呈一分“不破不立難施治理宏圖,請用新願景來說服人民”為主題的教育施政檢視建議書,針對一年來重要教育議題提出含3綱領11項改革建議,希望新政未來能交出符合民意和教育成績單。

ADVERTISEMENT

該建議書指出,董總作為教育團體,極為重視教育領域表現,因此藉此新政1週年,羅列教育意願和期待,和全民共同關注和檢視,並希望教育部成立工作委員會,結合各界力量,協助解決疫情之下“失落世代”各類教育問題。

建議書認為,一年前,喜來登行動促使馬來西亞政局重新洗牌,國民聯盟以少數優勢取代希望聯盟執政,政局動盪詭譎,國內族群關係未見改善,多元社會根基備受考驗。

“由於並非通過大選勝出,國盟既無競選允諾,箇中政策措施,屢見扞格之處;疲於應付疫情之餘,未見策劃出以人民福祉為重的宏圖願景,更遑論精神理念與核心價值的論述能力。”

含3綱領11改革建議

因此,董總提呈這分含3綱領11項教育改革建議書:

●國盟政府一年來重大教育施政點評

1.疫情加劇數碼鴻溝,構成教與學的挑戰

a.虛擬教學未臻完善:冠病疫情打亂許多常規與秩序,數碼轉型、善用科技已是不可逆的趨勢,教育領域也不例外。疫情期間,各級學校紛紛改為遠距教學,採取線上授課,卻曝露出我國的數碼鴻溝日趨擴大,線上學習的立足點並不平等,必須正視投入資源解決。

b.數碼落差問題嚴重:教育部長在去年7月國會書面答詢指出,全國36.9%學生未有網課設備,國內城鄉教育資源本已懸殊,弱勢家庭無法負擔線上學習成本,網絡覆蓋率不均、寬頻速度滯後,長期為人詬病。

c.教育頻道有待加強:去年4月教育部恢復國營電臺與電視臺頻道“TV Okey”,同時通過寰宇有線電視和NTV7分別播放教育節目,協助無法上網的學生居家學習,其中,NTV7自今年2月中旬進一步改為教育部的教育頻道(Didik TV),不過, 此舉尚需長期營運發展規劃,才能發揮應有功能。

2.決策反覆欠周延,權力下放方為出路

面對冠病肆虐,教育部宣佈廢止2020年度小學六年級檢定考試(UPSR)和中三評估考試(PT3)兩項公開考試,兩度展延大馬教育文憑(SPM)、大馬技職文憑(SVM)和大馬高等宗教文憑(STAM)考期,另延後大馬高等教育文憑(STPM)考試日期,在疫情趨緩時,優先讓應考班學生復課。

董總基本上認同上述措施,惟教育部應付疫情的部分決策相當粗糙,有欠周延,今年二度更改學校開課日期,讓教師、家長、學生皆難以適從。

3.放下黨派偏見,迴歸教育專業問政

教育乃百年大計,故教育政策貴在延續與穩定,方能逐步累積施政成效,在教育領域,應迴歸教育專業為宗旨,朝野政黨相忍為國,放下黨派歧見,接納對方可取的教育政見,因此,雖然希盟在朝不及兩年,惟其任內推動的若干良善教育施政值得延續效法,諸如:

a.簡化無國籍學童入學手續:發揮人權無國界,人道無彊域的精神,降低無國籍學童入學的行政門檻;

b.對公民教育的重視:重新在中小學推介公民教育,並採彈性且不增加學生學習負擔的方式,將公民教育內容納入正規課內;

c.著手廢除大專法令,重新制立新的大學法:以期為本地大專院校引進更學術導向、更開明開放的管理文化,從而為校園注入新的精神面貌,恢復學術活力;

d.推動零拒收、零輟學:強調教育平等,照顧弱勢,確保每位適齡學童皆有就學的機會,並積極輔助輟學生重新入學,完成中學教育。

●國盟政府對華教重大議題之處理

1.華小撥款仍未公平

華小維修和提升撥款首次以學校數量作為分配依據,而非一如既往般,在不考量各源流學校(包括華小、淡小、全寄宿學校、政府資助宗教學校、教會學校)數量多寡的情況下,一律給予5000萬的撥款。此改變確實符合民間團體的部分要求,惟政府學校與政府資助學校撥款尚存差異,亦未明確公佈華小增建和搬遷學校的撥款。

2.獨中三院零撥款

華文獨中和三所民辦高等學府都是非營利教育機構,多年來為培育人才,協助國家發展。國盟政府並未延續前朝的惠民教育政策,2021年預算案中沒有撥款給獨中、南方大學學院、新紀元大學學院與韓江大學學院,令華社倍感失望。

3.華小師資持續短缺

教育部的師資統計與臨教所需等數據與事實狀況不符,以致每回新學年初始,浮現師資短缺,教育部在師資統計數據、培訓、面試和調派、臨教聘請等方面需徹底檢討和改進,包括建立嚴謹師資補缺追蹤機制以及檢討師資來源,增加政府師範培訓之管道。

4.繼續爪夷字教學方式

希盟在華淡小四年級馬來文科推行爪夷字以來,引起華印社會疑慮不安。國盟政府上臺後,維持前朝在2019年8月14日的決定,在華淡小五年級的馬來文科繼續推行爪夷字介紹。

5.承認統考停滯不前

除了伊斯蘭黨,國陣和希盟皆在2018年全國大選把承認統考列入競選承諾,為此,國盟政府應該在2018年朝野共識的基礎上,重新啟動商討承認統考事宜。

6.撥款排除16所國民型中學

教育部以校地已轉讓政府為由,將其中9所國民型華文中學歸類為全津貼學校,並以分校或二校等原因,把另外7所歸類為國中,導致這16所學校陷入無法獲得教育部撥款的窘境。教育部應一視同仁對待所有81所國民型中學,不應計較地契擁有者或其分校身分等問題,而對上述16所國民型中學採取差別待遇。

●我們對國家教育走向的觀察

1.教育政策改革

a.委員會進度不明:希盟政府從前成立的數個教育委員會——國家教育政策研究委員會(JKDPN)、大專法令小組、統考工作特別委員會、技職教育賦權委員會等,乃為擴大諮詢與公民參與,納入民間專才與利益相關者,有助於政策監督,強化官民互動。

b.教育部再次拆分:國盟政府將教育部再次拆分為教育部與高等教育部,此舉於國陣時代已有先例,希盟政府則將之合併,如今教育部再次拆分,另設部門處理高教事務,箇中原因至今並未公佈。

2.關注疫情失落世代(lost generation)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數據顯示,冠病疫情所致停課造成全球平均學時損失已達三分之二學年,疫情爆發一年後,全球仍有逾8億學生面臨嚴重的教育中斷,在2020年,我國各級學生僅能返校學習5或6個月。對此,董總觀察如下:

a.教育差異加劇:疫情擴大了貧富階層在教育上的差異,富者可享受完善網上教學,貧苦學生卻因缺乏網課設備所困,不僅學習權利遭剝奪,更無法享有學校提供的免費餐點津貼。

b.學生學習與身心問題:關校嚴重影響學生學習進度,尤其小學第一階段乃學習“讀、說、寫”基本技能,中小學課程銜接亦有困難,以致學生落後於其學齡程度。與此同時,長期關校也阻礙學生之間的社交與互動,嚴重影響學生身心健康與人格形塑。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