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塑料品往往与污染划上等号,但它们也有着无限的可能性。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使用的、毫不起眼的塑料袋、面包袋夹、塑料瓶盖等,在经由改造后,可变成非常实用耐看的花盆、色泽独特的包包、富有艺术感的挂钟等等。只要拥有熨斗或烤箱,掌握改造技术后,还可自己动手在家制作呢!
ADVERTISEMENT
现今时代人们的生活几乎离不开塑胶制品,然而塑胶却被当作垃圾弃置在垃圾场、海洋和动物体内,严重破坏自然生态。
受到荷兰Precious Plastic(珍贵塑料计划)的启发,王美玲、徐丽昀和查哈拉3人在2019年共同创立Hara Maker,同年展开“重塑新生”(Reimagine Plastic)计划,通过回收、设计、重塑,将塑料品制成具有实用价值的物品,给予塑料第二生命,同时也让人重新想像,塑料垃圾的可能性。
回收塑料,重新改造设计
塑料制品无处不在,人们日常使用的塑料可分为多个种类,包括:PET、HPDE、 PVC、 LDPE、PP、PS和其他。
徐丽昀指出,在众多塑料品中,2号塑料品(HPDE),特别是瓶盖,是最受欢迎的塑料回收物品,反之,塑料袋因为回收价值很低,处理工序冗长,市场上极少人愿意回收。为了填补塑料袋回收的空缺,“重塑新生”计划如今更集中在塑料袋的回收和改造工作上。
回收后的塑料袋,会先去掉塑料袋上的胶纸和标签等(快递塑料袋尤其多),让塑料品不要有其他杂质,接着清洗干净、晾干,然后按照塑料种类去分类,并且按照包装颜色,甚至是公司或生产商去分类,因为不同公司生产的包装纸,塑料袋的材质和成分也不大一样。
她授招塑料袋改造方法:把两三张塑料袋叠在一起,利用熨斗隔着烘焙纸将塑料袋烫平拼接,让其受热融成薄薄一片,同时按照各种颜色,创造不同的花纹。烫好的塑料袋就像布料一样,进过裁剪和搭配,就能缝成漂亮独特的零钱包、收纳包、笔记本封面等。
两人指出,烫平环节耗时一小时左右,烫平塑料袋的主要工具是熨斗,只要掌握了技术,人们皆可在家自行制作,就地取材,发挥创意。
塑料花盆的制作方式则不同,它们需要用热压机或烤箱完成,并且以花盆形状的模具完成制作,或依造其他形状的模具做成特定物品,例如“时尚挂钟”、碗碟、杯垫等等。
王美玲说,眼前的花盆、包包都只是改造成品的一部分,只要掌握技术,塑料仍有更多可能性等待人们去挖掘,制成其他的实用物品。两人欢迎民众来学习该技术和借用资源,互相交流,为减少塑料污染出一份力。
塑料污染问题越发严重
她感慨说道:“现在买东西太方便了,我们想要利用目前原有的资源,用双手去打造出日常的生活用品,而不是再去开发资源,因为有些物品,是可以使用原有东西去制作的。”
很多时候,人们使用塑料品只有短短几分钟,但由于现代人选择太多、过度消费,当看到没被保护好或不漂亮的商品,人们就会拒绝购买而选择其他商家。
“像是那天我买了一本书,寄来时它包了整整5层塑料袋,因为一旦它有个缺角,客人会投诉,就会给差评。”到最后,这种消费文化就变成了恶性循环,为了让顾客掏钱消费,商家会用更多塑料来保护他的商品,而且,塑料的成本并不高。
随着人们过度使用和依赖塑料,让塑料污染问题一次次敲响警钟。
“事实上,污染已经是无所不在的,只是因为许多人住在城市,有人帮你处理垃圾,你看不到那个问题,可是基本上,我们呼吸的空气都是有塑料的。”在一些食品当中,例如海鲜,都不可避免地存有微塑料。
组织力量有限,减塑活动从人人做起
两人认为,小型组织的力量始终是薄弱的,最好的方法是人们积极响应减塑活动,停止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品,尽可能回收或重复使用塑料品。
她们呼吁,民众在把塑料品拿去回收时,务必把塑料品洗净、晾干,确保塑料品没有油渍、干净和干爽。
“老实说,80%的回收塑料品都是肮脏的。”徐丽昀感慨说道,回收过程中经常面对的问题是,人们很少去分类,即便分类了也没清洗干净,拖慢回收再造的工作。很多人以为回收物上的一点点肮脏并无大碍,其实不然,往往就因为几个塑料袋上留下的油渍,导致整袋的塑料品都被迫丢弃。
为此,她们录制影片和制作海报,教导人们如何清洗零食包装袋、牛奶塑料罐等,希望民众能够好好处理回收物,再送去回收中心,好让处理回收物品者可以节省力气和时间。
“我们会希望说,人们去消费后会对自己的行为做些负责任的行为,不是把东西丢给我们,然后就没罪恶感,觉得已经尽了责任。”
王美玲强调:“我们并没鼓励大家用塑料品,创立重塑新生的计划,主要是因为现有的塑料问题,它不能消失,所以把它改造延长它的寿命。”民众不要认为有回收站,就有借口可以使用更多的塑料品。
她们目前在马来亚大学和甲洞地区均有设立塑料回收中心,现阶段与不同的组织合作,例如马来亚大学净水战士(Water Warriors) 、绿宝回收与都市碳仓(Karun Hijau)等,欢迎人们带着干净的塑料品前来回收。
“我们用的是DIY方式,它根本解决不了整个塑料问题。在这里,我们只是提供一个教育平台,同时让B40群体(制作的人)赚取些零用钱。长期来说,我们希望让更多人参与我们的计划,从下而上,一起推动政策的改革。”
她指出,目前因为没法律规定,本地的塑料袋并没注明添加成分,这让她们在回收时,必须花更多时间去辨识和分类,避免把不同种类材质的塑料混在一起,影响溶解的效果。“长远来说,我们也希望政府下一个政策,所有生产商一定要注明(塑料品)是几号。”以方便回收分类工作。
相关文章: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