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过年期间,一位学生发来一张美国亚马逊网站出售的痰盂“水果篮”截图,几个用在华人家庭给小孩尿尿或大解用的痰盂,置放几条长长大大的Baguette法式长棍面包,还有另一个放满冰块,斜插几瓶红酒取冷。根据商品介绍说:1960年代的中国传统水果篮,适合在厨房摆设,装水果、香槟,甚至还可以用来送礼。
上世纪60年代,方便小孩尿尿或大解的痰盂,是大部分家庭置放家中应对大小方便的一种生活器具,甘榜屋子,小孩尿尿,尤其半夜急着大解,不需走到户外距离屋身数十步之遥的厕所,从床底拉出痰盂就可以就地解决。
在抽水马桶不见盛行的旧年代,甘榜厕所使用的都是木质或铁皮马桶,市政厅“倒夜香”工人每隔一星期才来替换清理一次,蹲在茅厕木板上大解,底下马桶日常累积的粪便,堆满了无数爬动的蠕虫,若在今日,这“恐怖画面”肯定让人鸡皮疙瘩,毛骨悚然,只是在当年,见多不怪,根本不当回事,反倒是从马桶溢出的粪便味,即便掩鼻至将窒息都会窜进鼻子的熏天臭气,才是令人顶不住,相比之下,在甘榜人的嗅觉中,残留痰盂内每晚陪伴大人小孩夜宿入眠的粪尿味,根本不算什么,普遍得像一种简朴生活的自然常态。
外祖母在生时说,母亲当年嫁给父亲时,另称子孙桶的痰盂,是母亲的嫁妆之一。华人婚嫁习俗,女方送给男方的子孙桶摆放新房,里头一对橘子和一封红包,新婚日,迎娶新娘入门过后,交由新娘的弟弟或属龙的孩子进行“打痰盂”仪式,象征新娘破红,新人继承香火,子孙延绵的美好寓意。
二姐结婚,让我有机会经历“打痰盂”的趣味体验,握拳“朴”一声,打破用红丝线紧紧捆绑包封覆盖痰盂口的红纸,五指曲张的小手往痰盂内捞底乱摸,橘子和红包先后随手而出。橘子的酸甜味道,早已忘记,而象征双双对对、足可买5支Drumstick雪糕的2块钱红包,至今依然记忆犹新,当年“打痰盂”丰富“收获”的兴奋心情,可想而知。
时隔53年,二姐当年的嫁妆痰盂,亦曾陪伴儿孙两代走过童年岁月,至今依然守候在时光角落的子孙桶,准备留给曾孙延续传用。
不知是否西方国家不了解东方文化,还是亚马逊网站的售卖者特意对这素有夜壶之称的痰盂来个“文化创意”,所以才会出现这款引起中国网民疯传、热议的痰盂“水果篮”。
谈起痰盂创意,想起个人参与的团体南洋民间文化,于2002年在槟城策划主办的“闻声下马”街头庙前迎马年庙会,享誉国际的大马舞蹈家李瑞强与团队成员联袂呈献行为艺术表演,多个舞蹈员头上顶着插上花饰灯笼的痰盂,配搭红色服饰与白色面容装扮,踩起舞步,垂在脸颊两边的红色丝带随风飘扬,插在痰盂上的弯垂柳状细条,上下摇晃,成一幅下凡的神仙样造型,引人注目。
几位舞者在铜锣声的护行下,从“大街”慢步跨街到对面百步之遥的百年观音亭空埕起舞,不少围观者好奇连声追问什么“红公”(神明)降世,一两位喜欢作弄人的工委开玩笑说:“痰盂公”起乩下凡。一些带有质疑的群众最终还是信以为真,握着手上准备给神明进香的香把朝“痰盂公”不停膜拜,并且口中念念有词,眼前一幕,搞到现场的工委们在旁窃笑私语:原来,痰盂可以这样玩。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