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专题

|

周刊专题

发布: 11:00pm 28/03/2021

【城市農場/01】藏身鬧市的大自然田園──孟沙田園

作者: 本刊特约 黄妙仪;摄影:本报 黄冰冰
在寸土寸金的都市里能拥有一座城市农场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
在寸土寸金的都市裡能擁有一座城市農場是一件難能可貴的事。

週末在城市一隅的樹蔭下,罕見品種的白火雞正豎尾展翅,像穿著華服走秀似的,那邊母雞帶著小雞在人前款款而行,綿羊李瑪麗毫不怯生地趨前,想認識新朋友,它最喜歡貼近人類。

一切都那麼清新自然,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綠意盎然,在樹下乘涼的不僅有人,還有這群引人注目的動物。大牛、小牛、孔雀、雞、鴨、鵝和魚,也都生活在屬於高尚住宅區地段的孟沙。後山坡上有不同種族和國籍的城市農夫志工,共同為弱勢群體耕種;大人小孩一起在大自然中學習,城市人不可思議地與生態如此貼近,如此和諧。

ADVERTISEMENT

“孟沙田園”(Kebun-Kebun Bangsar)像個解憂農場,用最簡單的方式解決社會複雜的問題,來到這裡不僅能欣賞綠意,還有機會加入志工行列,一起耕作、攜手消除城市的疏離感、關心全球暖化和糧食問題,凝聚力量為失衡的城市發展,營造和諧與新希望。

設計思維(Design Thinking)是創造答案,而不是苦苦思考問題,尋找固有的方案;設計師解決問題的方式不是苦苦“思考”,而是用心“創造”答案。

孟沙田園創辦人吳錫山(Sek San)是著名的景觀設計師,Sekeping民宿系列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他也活躍於各種社區改造運動,打造更大的公共空間,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減少社會的疏離感,消除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

“社區農場並不僅是種東西自己吃,我們還要通過它解決很多問題。首先是種族和諧,像這樣的計劃,我們可以營造社區,讓不同種族、不同國籍的人聚在一起,關注氣候變化、減少碳排放和糧食課題,還有我們要教育新一代重視生態,把大自然帶回城市。”

這些看似棘手的大議題,通過大家的分工合作,其實不難解決。吳錫山在接受訪問時強調:我們要看見彼此的影響力,而不單是看到問題。

高压电线杆下的荒地,被打造为种植地,田园的入口处美观原始。
高壓電線杆下的荒地,被打造為種植地,田園的入口處美觀原始。
吴锡山坚信,对大多数人来说不可能的事,对有些人而言却是可能的。
吳錫山堅信,對大多數人來說不可能的事,對有些人而言卻是可能的。
文俊婷透露,除了做好孟沙田园,志工也协助打造格灵芝路田园,把大自然带回城市。
文俊婷透露,除了做好孟沙田園,志工也協助打造格靈芝路田園,把大自然帶回城市。

改變,從社區做起

孟沙田園的停車場,設有好幾個收集堆肥的有蓋垃圾桶,民眾可以把廚餘送來這裡,以實際行動減少垃圾,為農田增添肥料。

入口處鋪上的小碎石,隨著訪客的腳步沙沙作響,薜荔攀爬在壁面,周圍長滿了花草,只要輕輕地把門推開,就能進入一片別有天地。

花園裡的樹木鬱鬱蔥蔥,各式各樣的花在陽光下綻放,花叢邊有讓人可以歇腳的椅子;樹蔭下,也總有可以讓人三五成群,乘涼聊天的休息處。

在入口處右邊的門洞探頭一看,有個野營篝火的三角架設在碎石地中央,幾張用鐵絲網做成的四方椅子,還有石塊與樹桐圍繞在周邊。這些都是小巧實用,坐起來也舒適的矮凳,讓人們享受充滿綠意的私人空間。

負責引路的志工文俊婷說這個2.5英畝的城市農場,只僱了兩位園丁,負責打點周圍的環境和照顧動物,其他的種植與美化工作都靠志工熱心維持。

“這裡有做不完的工作,我們總不斷的提升和美化,讓人們每次到訪都有驚喜,這裡一草一木的種植與各種擺設都由Sek San構思,你也許會覺得很原始,但其實都經過設計。”

爽朗的文俊婷是一位建築師,她在6年前從澳洲迴流馬來西亞,回國後曾在非政府組織工作,直到2018年,正式辭職成為全職志工。

“回來才知道馬來西亞人那麼好,可以那麼齊心。”

在斜坡的梯田上種植了各種蔬菜,有的土地由非政府組織領養,開放讓弱勢群體前來耕種,實踐自供自給,有的由志工領養,所種出的收成,都是弱勢群體的糧食。

過去上坡的路總在雨後泥濘一片,如今已鋪上穩固的鐵網走道,讓通往頂端的路更方便,這條走道便是他們透過社交媒體籌款,與志工攜手建造的。

在熱鬧的週日早晨,各族志工各就各位種植,國際學校學生與大專生也前來獻力,而身穿藍色T恤的是女童軍,她們已是這裡的固定班底。

吳錫山喜見年輕人的積極參與,通過年輕人的力量,為失衡的城市帶來改變。

在入口处右边的门洞探头一看,有个野营篝火的三角架设在碎石地中央,几张用铁丝网做成的四方椅子,还有石块与树桐围绕在周边。这些都是小巧实用,坐起来也舒适的矮凳,让人们享受充满绿意的私人空间。
在入口處右邊的門洞探頭一看,有個野營篝火的三角架設在碎石地中央,幾張用鐵絲網做成的四方椅子,還有石塊與樹桐圍繞在周邊。這些都是小巧實用,坐起來也舒適的矮凳,讓人們享受充滿綠意的私人空間。
民众可以把厨余放进塑料桶,让志工进行堆肥。
民眾可以把廚餘放進塑料桶,讓志工進行堆肥。
平原区的花园朝无障碍概念规划,坐轮椅的人士也可以在这里赏花,也曾经有视障人士组团到这里感受大自然和闻闻花香。
平原區的花園朝無障礙概念規劃,坐輪椅的人士也可以在這裡賞花,也曾經有視障人士組團到這裡感受大自然和聞聞花香。

“我們做了,改變就會開始。”

目前孟沙田園已投入運作3年,獲得當地居民的參與和認可,也擁有大批固定的志工。

這片土地的前身是國能高壓電纜下野草叢生的荒地,不過要在寸土寸金的都市裡墾荒並不容易,但這位說話總輕聲細語,態度親切的發起人吳錫山,有著堅定的意志。多年來,他們不斷地上書申請,與居民溝通,與市議會開會,最終才獲得認同。

吳錫山早在2015年7月開始打造孟沙田園時遭各方的阻擾,期間甚至一度失去所有的志工,在反對聲音沸沸揚揚之際,孟沙田園計劃沉睡了1年半,不過他卻沒有想過放棄。

“計劃開始前,居民持有負面的想法,不想讓公眾來到這裡,以治安考量、泊車問題、擔心噪音等,各種理由加以拒絕,也發起了簽名運動,一旦出現反對聲音,DBKL(吉隆坡市政局)就禁止了這個計劃。”

在策劃孟沙田園之前,吳錫山參與了打造冼都的“尊嚴廚房花園”(Dignity Kitchen Garden)計劃,把荒地變成菜園與廚房,讓學生學習種菜,協助弱勢學生。

當時他們向吉隆坡市政局提出申請,並向副市長展示了荒地改造前後的對比,獲得當局的支持,撥出更多土地。

“如果我們做對的事,政策制定者也會改觀,轉變他們的思維。不過如果我們只是光說,他們不會相信我們,我們真的做了,改變就會開始。”

2017年,吳錫山又重啟孟沙田園計劃,他們重新徵詢居民的意見,再與吉隆坡市政局開會,最終居民看到他們所做的一切,也改觀了。

吳錫山表示,都市的土地非常昂貴,與其靜候改變,他們嘗試向前一步,解鎖土地,打造更多的社區農場。

他們的努力獲得官方認可,開始正視社區農場的重要。去年6月,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長祖萊達到訪孟沙田園後,即宣佈將針對社區農場,擬定明確的土地使用指南,也承諾將送來一對孔雀。

孟沙田园是一座多元化的城市农场,让人们有机会享受大自然,近距离接触动物。
孟沙田園是一座多元化的城市農場,讓人們有機會享受大自然,近距離接觸動物。
温室水耕模式是一项种植试验,日后可以成为协助单亲妈妈谋生的方案。
溫室水耕模式是一項種植試驗,日後可以成為協助單親媽媽謀生的方案。
用设计师思维创造答案,为各种难题寻找出路。
用設計師思維創造答案,為各種難題尋找出路。

為每個微小,親力親為,主動付出

“天啊,那牛在啃菜!”吳錫山在訪問途中,從椅子跳下,“吼!吼!”飛奔去趕牛,深怕莊稼會被闖入的牛吃光。

文俊婷笑說,吳錫山是真正的農夫,總親力親為,也唯獨他可以用手扒牛糞,除了固定每天前來兩次做體力活,晚上還是孟沙田園臉書專頁的小編,忙著在熒幕前回復網民的各種詢問。

她認為疫情肆虐,大家都需要有個透氣的空間,由於不能到商場逛街,所以每當下午4點至5點,居民就會帶小孩來看看動物。在這非常時刻,城市農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我們重視自然生態和環境,這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從循環到再造,以及關注各種土地資源的課題。”

文俊婷察覺,志工們都會在每個微小的地方主動付出,例如:玻璃屋裡供民眾自助式購買的動物飼料,會有志工自掏腰包補貨,並用紅包袋包裝好;綿羊李瑪麗也擁有專屬的保姆,定時為它洗澡和修剪毛髮;入口處的薜荔爬牆生長得如此工整,其實背後也是因為吳錫山一空閒時,就靜靜在一隅修剪。

3854KLL2021323172238059926.JPG

吴锡山精心打造了不少休息处,让大家可以停下脚步,好好休息。
吳錫山精心打造了不少休息處,讓大家可以停下腳步,好好休息。
这里有生态厕及自来水可供民众使用。
這裡有生態廁及自來水可供民眾使用。

迴歸大自然,成為動物的棲息地

走在青青草地,圍繞在身邊的都是溫馴的動物,這對城市人而言是多麼難得的體驗,但對志工和常客而言,在大自然中暢快呼吸,一起勞動,以及和動物打交道都是他們的日常。

文俊婷說,園區內的動物都是人們捐贈的,他們從來不買東西,儘量物盡其用,回收資源,進行建設。

一直以來,有不少支持者在背後默默護持著孟沙田園,當吳錫山宣佈要興建上坡的鐵網走道時,大家馬上出錢出力地響應。他透露,目前孟沙田園擁有充足的運作經費,處於可持續運作的狀態。

除了人們購買飼料的收益,及門口的樂捐箱,農場的主要收入來源還包括:種植地的租借,以及舉辦教育活動的單位自動撥出部分收益作場地費。

吳錫山希望把大自然帶回鬧市中,他堅信對大多數人來說不可能的事,對有些人而言卻是可能的,他還希望在院子養頭象,也許有人會擔心動物會糟蹋農作物。

但用設計師思維,解決問題的他,想種出一座有冷剎、山竹、榴槤和香蕉的熱帶水果森林,有別於一般的單一物種種植模式,讓自然界成為動物的棲息地。

“因為我們是設計師,我們是在這裡解決問題,而不是抱怨投訴。”

他認為,城市化導致人們和大自然脫節,目前在新加坡與荷蘭都很注重親自然界(Bio-philia)的發展,讓新一代可以重新與生態融洽共處。

园内的收成都会捐给弱势群体,让他们获得温饱。
園內的收成都會捐給弱勢群體,讓他們獲得溫飽。
志工王爱爱为孟沙田园的丰收感到雀跃,收成的喜悦足以让大家放下一切疲惫。
志工王愛愛為孟沙田園的豐收感到雀躍,收成的喜悅足以讓大家放下一切疲憊。
把大自然带回城市是吴锡山的最大梦想,让野生动物在城市拥有栖息之地,他也积极为其他社区打造农场。
把大自然帶回城市是吳錫山的最大夢想,讓野生動物在城市擁有棲息之地,他也積極為其他社區打造農場。

延伸閱讀:

城市農場/02】沼澤地裡種起有機菜──昆蟲的天堂

城市農場/03】智能種菜,種出活力滿滿的蔬菜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12:46pm 03/04/2025
【导盲砖/02】无障碍通行立法30年 为何总是行差踏错?
焦点(4月2日):导盲砖02
单轨列车站与站外人行道,导盲砖没有连结。大部分单轨列车、轻快铁和捷运站售票处都铺设导盲砖。

2月22日,一名视障男子在蒂蒂旺沙轻快铁站失足跌落月台,刚好进站的列车煞车不及,视障男子不幸遭碾毙。

难道非得到了付出人命代价,视障人士的出行安全(mobility safety)和可及性(accessibility)才会受到关注吗?我国不乏针对身障人士出行安全与便利的建筑设计法规,然而什么原因造成障碍重重?

报道:本刊 白慧琪
摄影:本报 谭湘璇、辛柄耀
焦点(4月2日):导盲砖02
目前许多轻快铁站仍未安装自动月台安全门。(摄影:白慧琪)

视障者出行障碍重重

谈起视障男子坠轨碾毙意外后,吉隆坡十五碑一家盲人按摩中心老板黄枝叶说,“听说现在上火车(捷运、轻快铁),很多人带(指引)。”她不免叹气,“有事情才有人带。”

说起坠轨意外,按摩师七嘴八舌,说是常有的事,“很多人跌断脚啊,骨盆裂啊……”根据马来西亚盲人公会(Society of the Blind In Malaysia, SBM)文告,不管是单轨列车、轻快铁或电动火车,至少有20宗视障人士坠轨的意外。

坠轨碾毙意外后,国家基建公司(Prasarana)发表文告表示,已立即在未设置自动月台安全门(platform screen door,PSD)的车站加派辅警协助身障人士。该公司正在车站提升智能闭路电视,一旦检测到非自然且危险的行径,月台将立刻发出预警。另外,轻快铁安邦——大城堡线和格拉那再也线装也计划安装自动月台安全门。

焦点(4月2日):导盲砖02
单轨列车站与站外人行道,导盲砖没有连结。

慕斯塔扎盼各界关注视障者困境

盲人公会主席慕斯塔扎(Mohd Mustaza)直言,早在1996年轻快铁实达线(STAR LRT,安邦线与大城堡线前身)开通之际,就已要求当局安装月台安全门。除了轻快铁没有自动月台安全门,电动火车(KTM)的列车与月台之间的缝隙太大,错踏容易卡到脚或绊倒。

“当然,我们认可也赞赏新的发展设施相对完善,例如后来建造的捷运(MRT)月台都有自动月台安全门;单轨列车(monorail)也已经提升。”他不免失望,“但我们也很惊讶,历史最悠久的轻快铁(LRT)为何还不安装?”
他希望民众和有关当局设身处地理解,视障者因为看不见,会影响他们的平衡感,即便是站着也不是那么稳定,比一般人容易跌倒。他期许轻快铁3号线(LRT 3)能确保符合无障碍和导盲的设计指南。

焦点(4月2日):导盲砖02
慕斯塔扎:少数(minority)不应该作为设施不足的借口。

大马导盲砖铺设仍待改善

其实,《1984年统一建筑法规》(Uniform Building by-Law,UBBL)早在1991年就修法新增34A条文(2021年再修),强制规定建筑物内应提供身障人士进出和移动的通道,除了作为检查、维护或修葺的通道。

条文也规定,这些设施要符合《马来西亚标准:建筑环境中的通用设计和无障碍—实务守则》(MS 1184),其中就详列了视障人士所需的导盲砖铺设地点和规格。例如,每块导盲砖的长和宽各为300毫米(mm),线条和点状需突出地面5至6毫米,以免过高反而容易绊倒人。

焦点(4月2日):导盲砖02
线状代表方向,点状代表警示;人行天桥铺上一整条点状导盲砖,是不是铺错了呢?(摄影:白慧琪)

作为地方政府,吉隆坡市政局(DBKL)也另外推出《2024 全民通用设计指南》(Panduan Reka Bentuk Sejagat untuk Semua 2024),其中详列导盲砖应铺设的范围和规格。

虽然有法规和指南,慕斯塔扎认为,总体而言,马来西亚的导盲砖铺设不够完善。从地点来看,只有特定地方铺设导盲砖,例如十五碑,以及车站、捷运站等设施。盲人公会成员罗广健也说,十五碑的导盲设施相对完善,槟城还算不错,其他州属就看各地方政府的表现。

公共区域都应设导盲砖

“公共区域像是休闲公园、走廊、人行道,都应设有导盲砖,因为我们不知道谁会使用。”慕斯塔扎强调,即便在乡区,公共区域也应铺设导盲砖。

盲人公会的主要角色是推广和倡议视障者权益,以及视障人士出行与可及性的审计审查(audit assessment)。“但这需要成本,需要联系地方政府、相关利益单位、车站营运方等。”他说,国家身障人士理事会(MKOKU)与地方政府也在联手促进审计审查,但强度仍然不够,背后可能有其他考量。

焦点(4月2日):导盲砖02
虽然按照指南铺设导盲砖,到后来铺上地毯,白手杖就无法触及导盲砖了。(摄影:白慧琪)
少数不应成为设施不足借口

“无论如何,少数(minority)不应该成为设施不足的借口。”慕斯塔扎强调,身而为人,每个人都享有根据自我需求,自由移动的权利。

他说,《1984年统一建筑法规》纳入无障碍通行,表示我国走在正确的方向。但是这些设施不只是方便轮椅通行的斜坡宽道,还需注意视障者的需求。例如,电梯按钮没有附上点字,或者疫情后开始流行,为了减少触碰的感应式电梯按钮,都不符合视障人士的使用需求。“我们不是要抵抗科技,但在公共场所,这些科技需符合所有人的使用习惯。”他反问,万一电梯故障,视障人士困在里面要怎么求救?

焦点(4月2日):导盲砖02
林宝荫认为,无障碍设施不完善的关键问题在于执法。

林宝荫:加强审查 须确保照指南设计

“我们有指南,但是问题在于‘执法’。”拉曼大学李光前理工学院可持续建筑设计系助理教授林宝荫点出问题,“如果没有照指南设计的话,会有什么后果?”

平心而论,她认为目前公共场所的斜坡、宽道、无障碍厕所都很符合轮椅使用者友善的设计,但整体无障碍设计还没细致到导盲砖铺设。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强审计审查,由地方政府的建筑绘测师、工程师,连同视障者非政府组织定期检查各地方导盲砖设计,才能积极改善现有不良的设计。

焦点(4月2日):导盲砖02
老树不宜砍,人行道和导盲砖就被中断了。

新旧社区的无障碍设施也有差异。林宝荫解释,新市镇发展有总体规划,可以在设计初阶段就纳入这些无障碍设施的设计。但是老城区、高度发展的旧社区,或是受保护地区,且不论导盲砖,有时连扩建一般人行道都难,“老城区拓宽汽车道路之后,又发觉没地方给人走路。或者一些老树就位在那边,不能砍的情况下,牺牲的就是人行道了,导致人行道不完整。”

“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我是身障人士,就会选择其他交通工具,减少走路,因为步行并不安全。”林宝荫说,问题又回到了无障碍设施不完善,间接造成很多身障人士不易出门,降低他们的生活品质。

焦点(4月2日):导盲砖02
摊位直接建在导盲砖上。
焦点(4月2日):导盲砖02
脚车、电动脚车、摩托车随意停在导盲砖上,阻碍视障人士通行。

導盲磚也可設在建築物內部

林宝荫直言,普遍上马来西亚的无障碍设施还做得不如北欧国家好,可是我国正步入老龄化社会,无障碍设施是愈发重要的课题。“现在开始要变老的一代人就会比较关注无障碍设施,推动革新,做一些比较关照社会弱势的事。”

“我们只有两种人,disabled and not yet disabled(身障和未身障)。”林宝荫认为,人的一生身体机能和行动能力逐步下滑,视力下降、行动障碍往往只是时间的问题。

目前,不是每个地方政府都在辖区的公共区域铺设导盲砖。理想来看,导盲砖不应只铺设到建筑物入口,开放民众往来的建筑物内部也可铺设。“这或许可以先从政府部门做起,长久下来,公共建筑物都跟上了,渐渐地私人界也能接受这样的设计。”

焦点(4月2日):导盲砖02
加盖的建筑物直接建在导盲砖上,硬生生阻断导盲通道。

“发展商的考量往往是用最少钱做最多东西。”林宝荫认为,若政府要推动私人发展项目如商场或住宅也增设无障碍设施,可以添加鼓励诱因,例如,铺设无障碍装备、技术或工具可享税务回扣。如此一来,无障碍设施才有机会慢慢主流化,转化为日常生活所需、民众都习以为常的设施。就私人住宅项目而言,无障碍也可以是卖点,迎合未来的高龄社会,老龄退休人士的需求。

提议落实私人场所无障碍友善评比

另外,她也提议落实私人场所的无障碍友善程度评比。例如地方政府在餐饮业都有整洁评比A、B、C级。私人场所若落实无障碍友善程度评比,身障人士就可以此为依据,选择去对他们行动友善的建筑物活动。

 

焦点(4月2日):导盲砖02
少有银行连提款机室也铺设导盲砖,指引视障者到提款机前。
焦点(4月2日):导盲砖02
把自己想像成视障者,触摸到这样的导盲砖设计,能感受到是什么方向和地势吗?

 
相关稿件:
【导盲砖/01】设施若有似无 导盲砖导向何处?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