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国内

|

即时国内

|
发布: 5:53pm 14/04/2021

獨家 | “中一至中五歷史教科書過於‘馬來化’” · 學者:無助國民團結

作者: 郭秋香

郭秋香報道

ADVERTISEMENT

(八打靈再也14日訊)最新版本的中一至中五的歷史教科書再出現爭議,學者認為過於馬來化、非馬來人的歷史過於欠缺,從馬來角度撰寫的歷史論述,將無助於國民團結。

歷史學家藍吉星:教科書以馬來人和伊斯蘭為中心,忽略了與國家建設有關的關鍵事實,同時還包括事實的歪曲和誇大。
歷史學家藍吉星:教科書以馬來人和伊斯蘭為中心,忽略了與國家建設有關的關鍵事實,同時還包括事實的歪曲和誇大。

藍吉星:教科書以馬來人和伊斯蘭為中心

歷史學家藍吉星日前批評最新版本的中學歷史教科書有偏見和不準確,並呼籲教育部採取行動。他指教科書以馬來人和伊斯蘭為中心,忽略了與國家建設有關的關鍵事實,同時還包括事實的歪曲和誇大。

他指出,大多數教科書的作者都是馬來人,這意味著學生是從一個特定族裔群體的角度,學習世界和馬來西亞歷史的。

對此,國立大學的大馬與國際研究院副教授陳穆紅博士接受星洲日報訪問時指出,如果是相比之前版本的歷史課本,從2016年至2020年印刷及採用的中一至中五歷史課本已經有所改良,比較著重在事實的敘述,不再那麼主觀性,但是依然還是過於馬來化。

陳穆紅表示,在她對中一至中四歷史課本的研究中發現,要找到非馬來人的歷史是少之又少的,這是有關歷史課本版本不全面之處。
陳穆紅表示,在她對中一至中四歷史課本的研究中發現,要找到非馬來人的歷史是少之又少的,這是有關歷史課本版本不全面之處。

陳穆紅:非馬來人的歷史少之又少

在她對中一至中四歷史課本的研究中發現,要找到非馬來人的歷史是少之又少的,這是有關歷史課本版本不全面之處。

她舉例,中一的課本,是談世界文化歷史,中二是關於馬來世界,印度文化在早期對東南亞重要的影響沒有被凸顯,中三的歷史課本主題集中講述英國政府和馬來統治者的角色,對於多元社會是如何形成,關於非馬來人如何在我國建設都沒有提到。

她點出中三的歷史主題,其中有一個關於歷史的敘述是有爭議的,用擴展權力形容英國在我國的統治,不是以殖民的角度來敘述。

“堅持認為殖民時期的權力還是留在馬來統治者的手裡,強調馬來亞沒有被殖民的說法,馬來王權從馬六甲王朝至今沒有間斷過,英國人的到來只是影響蘇丹的權力系統與管理制度。”

她質疑,這種說法是否正確形容了當時的政治情況?如果馬來亞從沒有被殖民,是蘇丹持續掌握主權,那爭取獨立又是什麼意義?

她說,中三的歷史,沒有讓學生了解到在馬來亞社會當時有了很大的變化。中二的課本主要的概念是馬來世界(Alam Melayu) ,把馬來世界緒論為國家遺產,但卻沒有勾畫出印度對於這個地區深遠的影響,但是在學術界,當時的歷史談的是印度化,形容相當長久的印度文化在東南亞的影響,而我們的歷史課本並沒有說明,在這一塊只是輕描淡寫。

其他種族在歷史裡面都消失

她強調,這樣的歷史課本將對國民團結有很大的影響。如果用這樣的歷史敘述,好像說這是馬來國家,其他種族在歷史裡面都消失了,只有馬來觀點、馬來人在歷史上做了什麼,沒有敘述非馬來人的貢獻,又如何用歷史來團結國民?

“如果是這樣的歷史,只從馬來觀點出發,不看其他非馬來人已經成為這個國家的一部分,你如何促進這個國家的建設和發展?

“中學的歷史教育宗旨,是打造國族和塑造國民身份的認同,以及宣揚愛國主義為主要目標,而你的歷史觀將塑造你如何看待這個國家。如果我們的歷史課本只是講馬來人的歷史,是達不到國家身份認同的目標。

她認同歷史學家藍吉星的看法,這個版本的內容還是過於馬來化和具馬來偏見的。

“這無助於國民團結。”

無論如何,她表示,跟之前的歷史課本的版本相比,上次的強調馬來主權(Ketuanan Melayu),中四的課本差不多有一半講伊斯蘭曆史,但這一次已經把這個部分取出來,把中四的世界歷史移到中一, 十章中只有一章是伊斯蘭史,現在這個偏差已經修正了。

陳愛梅:歷史課本邊緣化少數族群

資深教育學者陳愛梅博士表示,藍吉星本身是歷史學家和教授,也點破了歷史課本本身邊緣化少數族群。

她說,最新版本的歷史課本太過馬來化已經不是新聞,早在前年和去年在線上就有很多專家和不同的教育團體在研究這個課題。

她表示,華人在開闢錫礦的貢獻、印度人在橡膠園丘業的貢獻,讓英國當時如何在我國開拓火車路、鐵路和港口這些基本建設的設立,是橡膠和錫米帶動了城鎮的發展,然而在歷史教課書中只用了不到三頁來敘述。

她指出,西海岸的經濟比東海岸進步,這是因為經濟領域有外來族的開拓,這是歷史的證據,不由得否認。“如果我們眼睛可以看到都遭到否定,怎麼叫人信賴那個歷史內容? ”

她認為學生需要獲得一個完整的歷史觀,而非偏頗的歷史觀。

她表示,70年代,她讀歷史時,是有一個全球宏觀的教導,對印度教,還有中國不同的朝代有很完整的閱讀,包括鄭和如何下南洋到明朝的影響等,然而現在的歷史課本只是很表面化的帶過。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