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专栏

|

昔日专栏

|

框里框外

|
发布: 7:00am 19/04/2021

谢林霖/粗犷主义在马来西亚

作者: 谢林霖
仰望层叠的绿意,有热带雨林的观感。
仰望层叠的绿意,有热带雨林的观感。

粗犷主义是建筑流派的一种,特色是以不修面的钢筋混凝土或其他毛糙、沉重和原始质感的材料为底调,看似不经心却处处着意为建筑的过程留下痕迹,在细节上更花功夫。其中,伦敦的Barbricane Estate最让我印象深刻,在看来低调的设计里,空间感十足,压缩而放大的转换,配合许多细节如角线的弧度,就算读不懂建筑,也赏心悦目。

如果建筑是一幅艺术品,那么粗犷主义建筑大抵就是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像以混凝土来表现。用曝露梁柱接头构建表现了建筑骨骼的力,却在墙面、空间、扶手间以各种质感交叠,在刻意而平衡的比例关系间,铺排了感官上愉悦的细腻享受──想像混凝土的小气孔对比打磨光滑的“皮面”感触;单纯粗糙的半成品是不可以用来鱼目混珠的。

ADVERTISEMENT

不同高度的连廊,让我们体验庭院回游的趣味。
不同高度的连廊,让我们体验庭院回游的趣味。
马来西亚的粗犷主义作品在厚重与镂空间的分配上,比较是两分天下。
马来西亚的粗犷主义作品在厚重与镂空间的分配上,比较是两分天下。

1950到1970年间,粗犷主义在战后重建的恢复期为英国和苏联等国家提供了大量、廉价、快速的工业化美学观,多用于公共建筑上,比如大学、政府部门或当时崛起的高楼住宅,勒·柯布西耶的马赛公寓就是其中一座代表作品。马来亚大学里有一座历史悠久的东姑大礼堂(Dewan Tunku Canselor),由Dato Kingston Loo和Mr. Chris Bailey设计监造,可算是马来西亚粗犷主义的代表作,独领风骚良久。后来也陆续有一些建筑作品采用了同样裸露建筑材料的手法,却没有东姑大礼堂的厚重感,是欧洲建筑墙体结构和马来西亚传统建筑框架结构的混合体,味道很不一样。

马来西亚新一代的粗犷派建筑相对开放,在设计上更为贴切本地气候,本地的建筑师可说开创了另一个支流,其中Tamarind Square可说是新进崛起者,由Garis Architects Sdn.Bhd.与本地著名的吴锡山园林设计师联手打造建筑主体与园区,在规模上也相对的庞大,虽然不比Barbricane Estate来得精彩,却也是场好戏。该建筑以四合院两进的基本平面铺排,中分南北两边的是一个宽大的礼堂,连接与配合了其他的花园平台,好比中国建筑里所谓的中堂,在设计上可谓有意的汇集众人,与中堂聚集族人的意义相同。

大礼堂设立在“中堂”的位置, 可以提供不同大小的社会交流活动。
大礼堂设立在“中堂”的位置, 可以提供不同大小的社会交流活动。

中轴线南面的终点为住宅高楼,而南北两个园区,南部这一个严谨而以直线铺排,用远借把住宅高楼带入成“山”,地上相间着的草地和走道,与高楼的楼层带相呼应,协调规整;另一厢则以7个塔柱造型散落园区的“树屋”为主题,通过连廊连接,还原传统中式庭院的回游体验,带出层层递进的效果。在这里沏茶读书,卧听风雨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园林设计上合理使用土生植物,混合乔木、灌木、藤本与草本植物,三五成丛的表现了自然的风貌。仰望镂空了的“天井”,有绿意倾泻而下,俯看有丰富的光影效果,马来西亚的地域特色浓厚,虽然我孩子说这像是遗弃的建筑已经绿蔓成河。

以建筑和园林设计来说,这算是马来西亚难得的佳品。可惜的是,除了每个周末来打卡拍照,或拍结婚照、写真集等的人们,人潮完全撑不起这一个商业建筑,我唯一可能猜想得到的理由,就是个别店面单位出售的方式,让管理层无法集中经营人流,从而达到“热闹”的假象,并以此刺激持续性的发展。或许这个推测不完全准确,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建筑园林的成功无法成为发展项目的点金棒;美则美矣,希望红颜不要薄命。

相间的草地和走道,和楼层带相呼应。
相间的草地和走道,和楼层带相呼应。

中轴线最南就以这栋高楼为终点。
中轴线最南就以这栋高楼为终点。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