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沒看畫展,寫觀後感,荒謬吧!
臉書友Ah Jun在臉書貼了“林吉祥”主題展,在迎變館。展出多達100幅作品,出自本地80名藝術家和畫家之手,呈現林吉祥從政55年的心路歷程和奮鬥足跡。
不撒謊,沒有疫情行動管制令,我也提不起勁去看這個畫展,因為對我國任何有關政治新聞事件已冷感。一旦關注,就頭痛、頭暈、要作嘔。
Ah Jun臉書貼了一張潘儉偉畫的當今一群政壇人物。吃了一驚,潘儉偉會繪畫?一直以為他只懂經濟搞政治。雖然沒看真跡,看照片,光線處理不達標,沒有專業畫家水準,但也不丟人。
這幅《喜來登事件》是畫15個有關政治人物,每個人各懷鬼胎,謀略奪權,尋味有趣。當我得知潘儉偉畫這幅畫的靈感是來自達文西的《最後的晚餐》,感到意外,對這幅有了另一個解讀方式。大家都知道《最後的晚餐》是耶穌和12門徒最後的晚餐,這晚餐之後,耶穌被Judas出賣了。
《喜來登事件》這幅畫裡頭沒有我國的救世主,卻有15個出賣我國人民的Judas!潘儉偉這幅畫也太黑色幽默了吧!
《喜來登事件》這幅畫倒令我記起一幅已故畫家謝玉謙的畫,應該是畫於1976年後。畫馬來西亞大選後一群勝出的各政黨政治人物歡慶。當時的首相是胡先翁。畫裡的政治人物很多不認識也不記得,可是潘儉偉畫的每一個人物我都知道是誰,因為當下我在馬來西亞生活。
1976~1981年,是胡先翁任首相期,我身在倫敦,心在倫敦,大馬發生什麼事我都一無所知。1979年發生一件事,叫我這大馬公民想不知道都不行。越南船難民要在東海岸靠岸,當時任副首相的馬哈迪一句“Shoot on sight”,登上國際新聞,全世界一片譁然。英國《Daily Mail》更是用了這3個大字,佔滿全版頭條,非常吸睛。很快當時的內政部長Ghazali Shafie澄清,他不是說“Shoot”,是“Shoo”,來平息掀起的軒然大波。
這件事提醒身在倫敦的我學講英語時更加要注意發音,免得和英國人對話時,對方錯把馮京當馬涼。
更多文章: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