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这世界一点也不冷,因为同事都对我很好很照顾。
当年我进入罗爷街《新明日报》采访部资料室任职时,采访阵容人才鼎盛,有主任刘子才、副主任梁景棠,记者有:黄迪、林放、吴世祺、罗联胜、潘仕霖、李意新、柳仪华、罗彩仙(蓝琪)、Sulaiman,以及早上挥刀㓥猪、晚上持笔写新闻的夜班记者黄福地;摄影记者则有邱金生、Tony陈杰来及陈金明。不知新闻界如今还有多少人记得这批报坛精英?
ADVERTISEMENT
报馆同排转角处对正巴生车头,有一间星光酒店,楼下星光茶室有档牛腩面相当出名,有时见同事叫外卖,捧来一碗,上面满是圆圆大大颗的牛肉丸,看到差点流口水!
我剪报纸收集资料的工作颇轻松,有时会有朋友上来找我聊天,例如诗人子凡(就是后来成为广告界强人的游川),他带给我看台湾一位著名诗人写给他的信,称赞他的现代诗写得很出色,这给了他极大的鼓舞。大马这文化沙漠的写作人,就是需要得到名家的这种鼓励,成为努力创作的原动力。可是他又显得有些气馁,可能是当时找工作不顺,常向我抱怨道:“我觉得这个世界越来越冷了……”
也许是诗人特别多愁善感,像我这种胸无大志的人,能够如愿进入报馆工作,即使只是个资料室小职员,却已经很满足了,从没有什么大抱负去为前途和“钱途”设想。而且我觉得这世界一点也不冷,因为同事都对我很好很照顾。例如过端午节时,报馆有粽子分发给大家吃,有人嘱我出去前座的office拿;可是那时我初出茅庐,实在不好意思厚着脸皮去讨粽子吃,打算不吃算了。过了一会,却见记者吴世祺代我拿了一只粽子来亲切地递给我,我连声道谢。这粽子虽然已不再热烘烘,但吃时仍感受到阵阵暖意涌进心头……
后来我和各部门同事混熟了,工作做完就跑到采访部和广告部跟他们“吹水”,见尽很多妙人妙事。
有个马来送稿员名叫Aziz,有次吴世祺叫他去新闻部拿新闻稿,却听到他答一句:“Aji-no-moto!”大家都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他无端端谈起“味之素”来?原来那天他的摩托不巧坏掉送去修理,暂时没有摩托可用,所以不能出去拿稿。他其实是说“Aziz no motor”,我们却误听为“Aji-no-moto”!这种生活小趣事,正是工作做得枯燥乏味时,用作调味振奋精神的最佳“Aji-no-moto”!
我在采访部的资料室只做了不到一年,那时《新明日报》位于八打灵再也旧区的编辑部,刚好有个广告校对赖瑞和(后来成了著名学者)跳槽到《南洋商报》出任电讯翻译员,报馆便调我过去八打灵填补他的空缺,算是升职,容易满足的我当然乐于应允。调职后的休假日,我还经常回去罗爷街采访部“探班”,继续和老朋友们“车天车地”!
更多文章:
李系德 | 太阳报因红太阳关门大吉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