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玉米鬚煲水然後拿來喝,能去除體內溼氣,達到利水消腫的功效,是真的嗎?
答:玉米鬚,是中國傳統中藥材之一,最早藥用記載見於《滇南本草》,民間多用於藥茶中,其性味甘、淡、平、無毒,歸膀胱、肝、膽經,功能主治利尿、洩熱、消腫、平肝、利膽,中醫用以治療黃疸、肝炎、腎炎、膽結石、腎結石等病。玉米鬚含有多糖類、黃酮類、甾醇類、有機酸、胺基酸、人體所需微量元素等成分。根據現代藥理研究報告,玉米鬚的主要功用如下:
ADVERTISEMENT
1)降血糖作用:玉米鬚總皂苷與玉米鬚多糖有顯著降血糖作用,對胰島損傷也有保護及修復作用。
2)利尿與抗結石形成作用:玉米鬚提取物有利尿作用,並可降低腎草酸含量,從而抑制草酸鈣腎結石的形成,對膀胱、尿路結石、腎結石有幫助。
3)保肝利膽:玉米鬚多糖能促進膽汁排洩,對膽囊炎、膽結石有輔助治療作用。玉米鬚多糖對肝損傷也有修復保護作用。
4)降血脂作用:玉米鬚總黃酮可顯著降低血清總膽固醇、三酸甘油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
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認為玉米鬚無毒性,其提取物所製藥品也被列為非處方用藥,可說是安全可靠,價格低廉,隨手可得的一味藥草。馬來西亞地處赤道,炎熱潮溼的氣候容易使人體內溼熱蘊積,適量食用玉米鬚煲水可達到保健的療效,確實有利水、祛溼、消腫之效,用法為取玉米鬚50克,加水600毫升,煎煮30分鐘即可當茶代飲。唯容易尿頻的患者不宜多服,且玉米鬚作用較輕,不能替代藥物,只能在其他藥物的共同作用下起輔助療養作用,不宜過度迷信玉米鬚的功效,患有疾病者應求助諮詢專業醫師。
更多相關【問藥】:
陳文恬/舌根有白苔,有口氣,手腳會出冷汗,長期失眠和腰痠。請問該吃些什麼中藥?
藥物應該怎麼吃才有效?讀者所有問題,可電郵到:sceasily@sinchew.com.my。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