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星洲人

|

会员文

|
发布: 6:43pm 05/05/2021

光年之外

丁源森

光年之外

丁源森

丁源森 | 黑洞與鹹煎餅

肯定的是,你、我和黑洞都是星星的孩子。而我們之所以研究黑洞其實也是在研究我們地球上的元素,乃至我們本身,到底從何而來,而我們將往哪裡去。

最近幾年,黑洞可以說是頻頻刷屏,其中包括在2015年,因一對約30倍太陽質量的黑洞合併而探測到的引力波信號。當時這兩個黑洞不僅僅在時空裡泛起了漣漪,更是在科學界掀起大地震。就在探測到引力波的短短兩年內,諾貝爾科學委員會就以極其罕有的速度,在2017年頒發諾貝爾物理學獎給這方面的3個先驅。而去年2019年,我們和黑洞的那個酷似甜甜圈的首次親密“照相”,再次引爆了朋友圈。都還來不及反應過來,就在這篇稿發表的前夕,黑洞又在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再下一城。(作者注:作者段位太低,並沒有諾貝爾獎的任何小道消息。純屬巧合。)

ADVERTISEMENT

來自星星的你(和黑洞)

黑洞聽起來感覺很玄乎,其實簡單來說就是星星們的“殘骸”。雖然2019年那張照片的黑洞看起來像個甜甜圈,但其實黑洞的生成過程更像是個“鹹煎餅”。既然說黑洞是星星們的墳墓,那麼要了解黑洞就繞不過我來嘮叨一下到底什麼是星星了。



宇宙初期原是空無一物,主要成分也就只有氫氣和氦氣而已。但是由於引力(就是地心引力的引力),這些簡單的氣體會慢慢聚集起來。這時候如果沒有相對應的抗力,萬事萬物就會因互相吸引而無止境的坍塌。這個過程會一直持續到星星的形成。而星星的形成,就是當氣體坍塌到了一定的程度時,氣體在壓縮中被誘發了“核聚變”。

核聚變是物理過程。在這過程中,小的元素會“合併”形成大的元素,就像買了一包棉花糖,我們可以取出多個棉花糖揉成任意的大小。

這裡重點來了,這個“揉”的過程常常會“掉渣”,而這些星星丟失部分的質量就會轉換成能量。這也是愛因斯坦那出名的方程E=mc^2,簡單來說,就是星星在揉“氫氣”的過程中“賣掉”了一點質量,然後“兌現”了一些新能量。而這新能量也是為什麼星星們(比如說太陽)之所以能發光的原因,同時這能量也暫停了星星自身氣體的坍塌。這就像把鹹煎餅的麵糰丟到油裡去炸,由於額外的熱量,所以鹹煎餅會發胖發脹。

當然了,星星能進行核聚變的原料是有限的。當能源耗盡“熄火”後,鹹煎餅再也沒有能量去抵禦引力的誘惑,星星內的氣體就會繼續坍塌。而這結局有兩個。質量較小的星星,本身的一些內在潛能其實還是可以hold得住的,這些星星就成為了所謂的白矮星。白矮星就像把木材燒完後的灰燼,這些灰燼會在持續很長的一段時間裡繼續在宇宙中發出微弱的光芒,直到餘溫慢慢褪去。但是一些質量較大的星星在熄火後是完全hold不住的。

星星引爆的結果是鏡像

在極速的坍塌下,這些星星被引爆了。爆炸中星星們擠出了之前通過核聚變生成的元素(大棉花糖),且在這爆炸的高熱中也加工生成了其他的元素。這就像鹹煎餅在被擠壓下,餡料被擠得到處都是。這就包含了我們呼吸的氧和地球組成的主要成分,比如鎂(magnesium)、硅(silicon)等等。同時星星的核心則坍塌成了黑洞(有的也成了“中子星”,不過這裡就不細分了)。星星引爆的結果是一個鏡像,往內一面是無底的黑洞深淵,但是往外的一面卻促成了一個更絢麗和終於擁有不同元素的宇宙,這些元素一部分後來就形成了地球。肯定的是,你、我和黑洞都是星星的孩子。而我們之所以研究黑洞其實也是在研究我們地球上的元素,乃至我們本身,到底從何而來,而我們將往哪裡去。

黑洞的研究和展望


既然黑洞不外乎是星星的殘骸,就不難估算在銀河系裡理應有上億個黑洞。那問題來了:它們都在哪裡呢?

黑洞確實是在天體物理中一直讓人比較一籌莫展的問題,畢竟黑洞最為人熟知的就是它的引力大到連光都逃不出去。既然黑洞本身不發光,所以是不可能被直接觀測的。儘管如此,側面研究和印證黑洞的方式還是有的。比如說,黑洞在形成後會依然吸積周圍(比如說鄰近的星星)的氣體。而這些氣體在被黑洞“吸魂大法”後會被加熱到非常高溫,並輻射出X-射線,這就是我們研究黑洞的主要途徑之一。通過探測X-射線,其實在引力波之前,就早已找到了二十來個黑洞。

這裡插個小細節。說了這麼多,我們只是聊到了個體星星坍塌成的黑洞,但除了這種不到數十個太陽質量的“恆星黑洞”外,每個星系的中心都有所謂的“超大質量黑洞”, 例如我們銀河系中心就有個比太陽重400百萬倍的黑洞(其發現就是今年的諾貝爾物理獎其中兩個得主得獎的工作)!與其把這種超大質量黑洞想像成是星星的殘骸,不如把每個星系的中心都想像成有個大型的“亂葬崗”是比較恰當的比喻(雖然它們的形成還沒有定論)。2019年照相拍到的是黑洞“亂葬崗”(約數十億倍太陽的質量),而2015年引力波探測到的是黑洞“殘骸”(30倍太陽質量),不能混為一談。簡單的說 2017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了小黑洞,今年的諾貝爾獎頒給了大黑洞。

黑洞有星星“粉絲”

比起恆星黑洞,超大質量黑洞是比較好觀測的。所以對於它們的研究在這二三十年一直都是如火如荼,但是與之不同的是恆星黑洞的研究才剛剛起步。除了文章開頭說到的引力波,我們上幾期聊到的那個能同時追蹤數十億顆星星的Gaia探測器,也將產生巨大作用。雖然黑洞自己不發光,但往往有一些普通的星星“粉絲”伴隨它們。這有點像是在一個不開燈的探戈舞會里,只要其中一個舞伴是熒光的,即使另一個舞伴一身漆黑,我們也可以通過熒光舞伴的舞步英姿得知另一個人的存在。而伴隨著對於引力波的探索和對於銀河系大量星星的監控,恆星黑洞終於拉開帷幕,估計未來10年還會不斷刷屏,習慣就好。(作者再注:真是說時遲那時快,小夥伴們的臉書估計要被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刷屏了。)

最後要說的是,不說你不知道,一說可能就要嚇一跳了。很多天文數據是完全公開的,Gaia在往後幾年也會把那數億顆星星的具體“舞步”完全對外公開,意思是隻要你有足夠的物理知識,在家上網也可以找黑洞。

研究天體有用嗎?

現在又到本專欄固有的悶騷環節。常常有人問我:“天體研究有用嗎?”這問題我確實答不上來(注:就是拿諾貝爾拿到手軟),不過我覺得其他事情其實也挺沒用的。宇宙形成之初本來空無一物,而結局也會是如此。在遙遠的未來,當所有宇宙的能源都被耗盡後,剩下的就是無數黑洞和一些燭火殘存的白矮星。而那又有誰能定義何為有用呢?也許人類唯一能做的就是《三體》的那句“給歲月以文明”吧。

作者簡介:是吉隆坡中華獨中畢業生,2017年從美國哈佛大學畢業,2018年獲得美國NASA哈勃獎學金,現於美國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IAS)研究天體物理。

本文英文版鏈接:Black holes and souffles

更多文章:
丁源森 | 吐槽一下好萊塢科幻電影
丁源森 | 聊一聊暗物質
丁源森 | 一個世界 兩個夜空,科技背後的摺疊星空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