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秋香報道
(八打靈再也19日訊)一名義務協助雪州八打靈縣衛生局聯絡確診病人的醫生說,她發現很多居家等待衛生局聯絡的確診者,缺乏保護家人或同住一屋簷下人士的安全意識,間接地把病毒傳染給身邊更多的人。
ADVERTISEMENT
要求匿名的醫生說,她曾經聯絡一名在外租房的確診者,同屋的還有4名屋友,但大家仍共用一間廁所,而且屋友沒有人知道他確診。
“當我聯絡這名病人時,他已經確診了5天,同屋的人沒有人知道他確診。試想像,這些屋友可能在共用廁所的時候不知不覺受感染,然後再把病毒帶去他們工作的地方……”
另一個實例是,她聯絡一名印裔確診病人瞭解情況時,對方竟直接把電話給女兒接聽。“根據我的瞭解,女兒當時不是確診者,雖然不知道她們有沒有戴口罩,但我很意外的是,確診者竟然還在跟家人接觸。”
雪蘭莪州冠狀病毒病確診病例暴增,縣衛生局人手短缺,確診者平均要在一週後才會被當局聯繫。受訪醫生是一名牙醫,負責協助八打靈縣衛生局聯絡確診病人。
她提醒公眾提高衛生與安全意識,避免確診後居家隔離期間把病毒傳染給身邊的家人。
她說,雪州目前每日逾千宗確診病例,導致衛生部無法在第一時間聯絡病人,安排他們隔離,確診者只能暫時居家隔離。
“以在5月9日和10日確診者為例,他們平均要等上一週,才會接獲縣衛生局的聯絡。”
“我就是其中一名負責聯繫確診者,在電話裡瞭解他們的情況,包括如何感染、是否接種疫苗、現有的症狀和有無其他病症等,然後根據衛生部的指南,確定確診者是否該入院、居家隔離或放行的義工。”
醫生說,在她聯絡個案中發現,很多病人並不知道自己如何被感染,因為他們的家人和同事的檢測報告呈陰性,無法解釋到他們是如何被感染。
她認為,除了空氣傳播病毒之外,病毒還可能停留在物體表面,通過觸摸傳染給另一個人,畢竟科學研究證明,冠病病毒可以在塑料和金屬表面存活2至3天。
“其中一個可能,是病毒停留在手機上。很多人外出回來,雖然有沖涼洗手的習慣,但卻忽略了手機的消毒,因此在全身洗乾淨以後,卻觸摸了可能有病毒的手機。
“我接觸到的一個個案是,同住一間家的叔侄倆人確診,不過兩個人沒有近距離接觸,其它家庭成員也沒事。如果僅用空氣傳播理論,很難解釋這種情況。我認為可能的情況是侄兒碰觸了被叔叔沾汙了表面的手機,然後手可能又無意間通過3個門(眼睛丶鼻子和嘴巴),將病毒帶入他的身體。”
她說,很多人雖然勤洗手,但是很多人洗手後仍然會觸摸被汙染的表面,然後會習慣的用手擦眼睛和鼻子,這都存在了被感染的風險。因此,民眾要很好的守護以上的三個“門”。
她說,還有另一個病例是母親確診,一開始家裡其他人的結果都陰性,然而居家隔離兩丶三天後,負責處理母親衛生物品的女兒確診了。
“這名女兒是戴手套處理母親的衣物,而她相信是碰觸了被手套汙染表面的洗衣機而感染病毒。”
她說,雖然衛生部叫大家用手套,但是如果不懂得正確使用手套,風險更大。“因為你戴下手套後,再去觸摸戴手套時所摸過的地方,都會有感染病毒的風險。”
她建議在日常生活中採用保衛丶防護及攻擊的概念來保護家人。在家隔離的病人,可以通過用肥皂丶消毒液先把病毒殺死的方式,減少家人受感染的風險。
比如照顧確診病人的家人,可以在房門外放一個塑膠盆,病人吃完飯以後用肥皂先把碗洗乾淨後再放入這個盆內。這就是攻擊病毒的方式。如果家裡有人居家隔離,屋友或家庭成員在家也該戴口罩,減少通過空氣傳播的風險。
作為牙醫,她也建議在隔離期間使用漱口水,減少空氣中或個案飛沫中的病毒載量。
“新加坡最近就有一項研究表明這一點,即使用漱口水,是主動攻擊病毒的辦法。”
在目前確診病例高企不下,衛生部人手吃緊的情況下,她促請每一個人一旦出現傷風感冒的症狀,例如傷風感冒咳嗽喉嚨痛,在未確診前都要把自己視為確診者,把自己隔離和戴上口罩。現在大多數的病例都是家人之間的傳染,因為家人之間都不戴口罩。
另一方面,這位義工表示,在目前確診病例高企不下的情況下,全國危機準備及應對中心(CPRC)很需要義工的加入,而義工不一定需要醫學背景。
她表示,在她聯絡確診者之前,需要有人輸入確診者的資料,這都是非醫學背景的人士可以協助的事。
此外,疫苗接種中心也非常需要人手,有意加入的公眾可以協助做行政工作。 冠病評估中心(CAC)也需要人做文書的工作。義工可以選擇自己靠近的地方。
欲知詳情,可以聯絡03 9769 3476/3477、HP: +6 014 9688839,https://myohun.com/2021/01/22/calling-for-volunteer-to-assist-the-national-crisis-preparedness-response-centre-cprc/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