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整個6月,我每個週三都會晚上主持“新新村社區聯盟”和駐馬來西亞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舉辦的“臺馬社造學堂線上講座”。剛過去的第一場《藝術如何營造社區》,主講嘉賓臺南藝術大學的曾旭正教授舉了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案例,陶藝家蔡江隆在“北迴歸線環境藝術行動”中進駐嘉義竹崎鄉紫雲社區後覺得該地異常安靜——農村聽不到蟲鳴鳥叫是極為罕見的事,仔細觀察、探問後發現原來是附近農田因過度噴灑農藥,造成生態環境破壞所致;蔡江隆洞悉真相後不直接戳破,反而引導居民跟他一起製作陶鈴,完成後懸掛起來的陶鈴在風中傳來清脆悅耳的聲音,“失聲”已久的農村重新喚醒了休眠的耳朵。
蔡江隆在發表會上揭曉創作動機,居民才恍然大悟。藝術介入社區,影響當地居民的生態意識,進而讓居民開始檢討、改變傷害土地的農耕方式,並連帶讓居民更加願意關心社區,甚至主動參與成為社區營造的一分子。一般人對於藝術的想像總是高不可攀,但走出美術館的藝術作品(和藝術家),卻可以讓藝術滲透進生活的細縫裡,紮根、慢慢長成一棵供後人乘涼的大樹。
2004年,曾教授帶著臺南藝術大學建築研究所的學生到沒落的臺南後壁土溝村寫論文,一場颱風把豢養村內最後一隻水牛的“牛棚”吹垮,農民叫苦連天,於是他的學生黃鼎堯和陳昱良等人發起了“水牛運動”,籌款改造土溝村,他們的熱情和事蹟感染了全臺;後來黃鼎堯等4人乾脆落戶土溝村,利用他們的建築專業,十幾年來不斷跟村民溝通,邀請藝術家進駐,引導村民參與,最後把村裡閒置的房舍改成藝術空間,一些村民還主動邀請社區營造團隊協助美化室外空間,讓整座土溝村變成一座美術館。漸漸的,一些進駐的藝術家成了居民,不少阿公阿嬤級居民因為受到藝術薰陶也開始從事藝術創作,甚至辦畫展;“村是美術館,美術館是村”,這次藝術和生活共譜的協奏曲,讓土溝村的風頭一時無兩。
社區藝術早已是公認的社區營造最佳工具,曾教授在分享中提到藝術和藝術家在社區營造中可以發揮的作用很多,但就我的觀察,對於現階段的馬來西亞社區而言,最值得參考和思考的包括:挖掘社區的特點;豐富居民的生活經驗;促進居民觀察生活的能力;增加社區的互動性;使參與者對社區的認同逐漸增加;減低公共議題中的敏感性和矛盾……
我的理解的是,藝術終究是一個協助人去改善生活品質的方法,同一個社區裡,雖然人人都想提升生活品質,但也可能同時害怕改變;同一群人在咖啡店裡講了幾十年都改變不了的事實,為什麼藝術的介入卻有機會翻轉地方?因為,藝術是第三隻眼,是外力(軟實力),成功翻轉地方的重要關鍵之一是——共同參與;自做自爽的藝術家,以及隔岸觀火的居民,最後只會淪為一場戲。就像曾教授說的,Community在日文裡被譯為“生命共同體”。你在你的“生命共同體”,看見藝術的影子了嗎?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