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日本政府宣佈決定將福島123萬噸核廢水排放到太平洋,排放計劃在2年後實施,週期長達30年。
消息一出,引起一片譁然,鄰國如中國、韓國更激烈反對,美國雖然贊成,可是依舊禁止入口福島周邊地區的農作物和海鮮產品,如此言行不一致,讓人覺得匪夷所思。
ADVERTISEMENT
除卻各國政治博弈因素,單單從平民百姓和專家的角度出發,日本這一舉動會對我們以及大自然造成什麼影響呢?
報道:本刊 葉洢穎
圖:本報資料中心、受訪者提供
在進入正題之前,由於時隔已久,我們不妨先回顧一下當年到底發生了什麼。
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生大地震,受災地區集中在北海道、東北、關東等東部地區,伴隨而來的大海嘯襲擊離震中最近的宮城縣、巖手縣、福島縣等沿海地區,除了造成1萬8430人罹難、失蹤,更引發了繼切爾諾貝利之後最嚴重的核事故。
當時,福島第一核電站的1到3號機正在運行,4到6號機處於停機,進行定期安全檢查狀態,地震後1至3號的反應堆自動停止,雖然電源故障,失去了來自外部的供電,仍成功啟動了應急的柴油發電機。
但是另一場災難在地震發生後的50分鐘開始,大海嘯襲擊核電站,淹沒了設在地底下的柴油發電機,沖走或損壞了電氣、水泵、緊急電池、燃料罐等設備,核電站陷入全廠停電的狀況。
核電站之所以會選在海邊建設,是因為需要源源不斷的海水帶走核燃料的熱量,但是水泵無法運行,無法冷卻堆芯,結果1至3號機堆芯融毀,釋放大量的氫氣,故造成1、3、4號機發生氫氣爆炸。
而由於氫氣爆炸、安全殼破損、管道蒸汽洩漏、排氣洩壓操作、冷卻水洩露等等一連串事故,以致於大量放射性物質被釋放到大自然中。
事發後的兩年即2013年,東京電力公司承認福島放射性汙水洩漏到太平洋,甚至因為蓄水罐變形,令多達300噸的高輻射濃度汙水從汙水儲存槽外洩。
隨後,日本政府採取多個措施善後,包括先後除役、報廢6個反應堆;投入470億日元阻止汙水外洩,亦建設凍土牆和除汙裝置。
根據資料顯示,東芝於2012年10月開發了從汙染水中除去氚(T或3H)以外62個核素的“多核素除去裝置”(Advanced Liquid Processing System,簡稱ALPS),截至2020年11月,共有27%的經淨化廢水達到排放標準。
據悉,目前福島每一天會產生140噸核廢水,東京電力公司準備了逾千個蓄水罐以儲存這些核廢水,但經過10年來的日積月累,儲存量已經告急。
因此,在經過權衡之後,東京電力公司選擇了最省時省力省錢的處理方案,即排放到海水裡。然而,無法從水中分離的氚成了人們的憂慮。
根據環保組織的預測,這些核廢水一旦排放到海里,其中的放射性物質將在57天內擴散至太平洋大半的區域,10年後將蔓延到全球海域。
難道除了排放到海洋裡,就真的別無它法了嗎?實際情況真的會如我們想像的糟糕嗎?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日本資訊不透明
2011年福島核事故之後,國際原子能機構(簡稱IAEA)於2013年組建專門的研究團隊,來自馬大醫學物理學家黃群雄教授便是其中一名成員。
他接受《活力副刊》電訪時指出,IAEA曾到當地考察和研究,認為日本若按照計劃以及國際標準處理這些核廢水,實際上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由於2011年在處理福島核事故時,在面向媒體和公眾的態度很保守,欠缺透明度,讓他們陷入“信任赤字”(Trust Deficit)的窘境。
“日本首相或東電一直表示沒有問題,卻從未透露正確的資料是什麼?你在網上不容易找到相關的報告,他們應該要通過媒體向全世界說明是怎麼回事。”
他坦承,目前無法預料這些經過淨化的核廢水排入太平洋之後,會對大自然的食物鏈造成什麼影響。
“排放少量的(核廢水)沒有問題,但這次排放量這麼大,最好是安排國際組織官員監控。我們建議他們做示範,將目前淨化好的核廢水排放到海里,然後再讓專家用儀器檢測氚、銫-137(Cs-137)、鍶-90(SR-90)的輻射水平是多少。”
因為氚、銫-137以及鍶-90半衰期分別約為12.43年、30.17年和29年,雖然半衰期不算長,可是後二者會影響到附近的生態循環。
“現在無法確定的是,這些核廢水裡是否包含這兩種放射性物質,日方稱經過淨化後核廢水只含有氚,可是一些科學家認為應該有(銫-137和鍶-90),目前還在等日本政府正式發表報告。”
簡言之,如今日本政府也只是僅僅宣佈在2年後排放核廢水,具體措施、核廢水淨化到什麼程度、是否含有半衰期長達5700年的碳-14等等細節一概未知。
輻射,無所不在
不知道你是否在網上看到過一些聲稱是福島周邊地區發現的外貌畸變的番茄或章魚照片?這真的是福島核事故的“後遺症”嗎?
當黃群雄提及他多次造訪福島,也曾與受影響的漁村漁民交流時,於是我忍不住提出這個疑問,是否真的在當地看到過這種場景?
“呵呵呵,”他聽完笑道,“這些是假新聞。其實你去買菜的時候可以留意一下,一些植物會長得不一樣,像玉米會有兩根連在一起的,這是很普遍的。”
他解釋,與動物不同,植物突變(plant mutation)屬於極為常見的現象。
“有一些照片是福島核事故之前就拍攝的,只是將兩者放在一起。”
他理解人們對於“輻射”的恐懼,只是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實際上我們和“輻射”的距離並不遙遠。
“比如陽光、大理石,比如你早上喝的牛奶,牛奶產自乳牛,乳牛吃的草都含有微量的放射性元素,它(放射性元素)是大自然的產物。
“當然也有人造的,比如核反應堆。我們要做的就是善用和控制好‘它’,否則福島核事故便會重演。”
濃度和劑量才是關鍵
黃群雄提到,“放射性物質水源”(radioactive water)、“汙染性水源”(Contaminated water)、有毒水源(Poisoned Water)等此類的詞彙可能會造成民眾恐慌或焦慮。
“對於這些技術性詞彙而言,濃度(concentration)是很重要的。比如你去波德申海邊,你取一些海水(化驗),會發現那不是單純的海水,會含有一些化學物質、一些顆粒。因此WHO才有規定飲用水得達到什麼標準。
“我們呼吸的空氣裡也有許多灰塵、物質一樣。所以正確的詞彙應該是(化學物質的)‘濃度’。”
這讓我想起在網上看到某些關於毒性的文章時曾提到過“撇除劑量說毒性是耍流氓”的說法。
例如“水中毒”,乍看之下會讓人感到驚慌,產生“喝水都會中毒?”的錯覺。然而,點開文章細看會發現,原來是短時間內攝取大量的水或在大量出汗後補充大量水分才會造成水中毒,諸如此類關於“過量”的例子多不勝數。
另外,他也認為IAEA等科學組織在發表報告時,用詞理應更直白,以讓公眾清晰地接受到信息,避免造成誤解。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