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新教育

|

用心教育

發佈: 9:00am 16/06/2021

【讀者回響】性平教育教什麼?——1名18歲女學生的看法

作者: 梁慧穎

編按:【新教育】上星期封面報道〈性平教育教什麼?〉,文章刊出的當天下午即收到讀者林予薇的來函,內容關於她對性平教育的所思所想還有建議。本刊特此刊登與讀者分享,希望更多人跟她一樣,反思我們社會缺乏的性平教育。

ADVERTISEMENT

性平教育對社會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身為一名18歲女學生的我從親身經歷領悟到了這一點。

當我還是一個小女孩的時候,我會跟公公觀看一些較老派的連續劇。劇中的女生不是秘書就是護士,再不然就是從事很刻板的“女性化”職業。年幼的我因此潛意識地把自己限制在這些框架裡,直到我念IGCSE*時,接觸到了社會學(Sociology)才對潛伏性的性別歧視意識有所提升,並開始思考所謂的性別平等“gender equality”到底是什麼,是擁有平等的機會嗎?還是擁有平等的結果?在一場企業討論會上我很慶幸和一位女企業家同臺。身為企業界少數的女性,她成功背後的故事讓我牢記在心;她說 “其實我走進董事會議時,不會去看 ‘男人’ ‘女人’ 的身分標籤。”

也許一些人會認為性平像是把男女放到一個秤的兩端,然後為弱勢的性別加點優勢。要是我們反思一下,人與人有很多不同之處,如膚色、宗教、經濟背景等。用加加減減的方式真能達到性別平等嗎?真正的性平應該是像那位女企業家說的——看破性別的身分標籤。要是我沒有接觸過社會學的性平課程,也許即將踏入社會的我還會被框架綁著呢!可惜的是,被性別標籤限制經歷的不僅我一人,但並不是每個人都在早期有接觸性平課題的機會。

默默接受不同等待遇

還記得在唸華小的6年,男生的朋友圈與女生的朋友圈有著明顯的切割,因為年幼的我們對與異性相處都毫無頭緒。如果和異性走得太近,朋友就會開始鬧唱“XXX and XXX sitting under a tree, K.I.S.S.I.N.G” 了。另外,班上吵鬧的時候,老師會把座位排成男女男女坐,把被異性圍繞來當作一個懲罰。自然的,在這樣教育模式下長大的我們就對性平之類的概念毫無意識,也因為不理解而覺得男女不同等的待遇是理所當然的。就舉個例子吧——男生和女生犯同樣的錯時,男同學遭受的懲罰通常都會比較嚴厲。教育系統對性平課題的沉默只會讓孩子默默接受此類不同等的待遇。

但值得慶幸的是,性平課題逐漸得到大眾的重視。雖然如此,在這初步階段,我們對性平教育的理想、計劃與實行還沒有很明確的方針。我們究竟可以以什麼方式傳授性平教育呢?

其中一個方式是通過專屬的副課來傳達,但我覺得以實踐及多元化的教育方式來塑造性平意識會更有效地讓這滲透到孩子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建議1:佳節時的特別節目

在一年的平凡校園生活,學生們對佳節可感興趣了!因此,教育局及校方可藉此機會提倡一些性平相關的活動。我曾參加一個生命教育營,營裡所有學員及志工,無論男生或女生,都必須“懷胎”一整天進行活動。那“胎兒”由水氣球製成,在易破的情況下督促了大家要細心地呵護。這個簡單的活動很適合在5月母親節時舉辦,讓學生了解到婦女對家庭與社會的貢獻。

建議2:在現有課程注入性平元素

如果性平教育只是一個副課,學生對此課的關心度和學習熱忱也許會比較低。因此,我們應該在現有的課程注入一些性平意識。舉例來說,學生可在語文課書寫關於性平的議論文。這不僅能提升學生的思考模式,學生也能在語文老師的輔導下以正確的方式表達自己對社會話題的觀點。若是讓學生死板接受“性平很重要”的理念,我們會剝奪了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也可能會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爭議。因此,灌輸學生思考與溝通的能力是性平教育成功的基石。況且,間接提倡性平理念也能避免在馬來西亞較保守的教育系統做大幅度的改革。

建議3:提倡校園裡正面的男女互動

校園猶如一個培育幼苗的小社會,因此性平的精神應該在學生的校園生活裡提倡。首先,老師可以在分組活動時,均衡分配讓男女有互動的機會,這樣學生才不會一直被捆綁在跟同性相處的小世界裡。畢竟,性平教育不應該把男女的界限劃得更深,而是應該讓學生們通過與異性相處共事的機會,瞭解到 “也許我們不同,但是我們可以互補和睦共處”的精神。老師可以在學生互動時叮嚀他們互相尊重,也可以讓男女學生都有領導機會,只有這樣才能突破性別的框架。

上體育課時,老師需要觀察學生是否有以性別劃分的現象,例如男生都去踢足球,女生都去跳繩。在這方面,芬蘭的互補制度很值得參考,因為芬蘭依據男女生理的不同來打造體育課。根據研究,男生較常會有攻擊(aggression)傾向,因此老師會鼓勵他們嘗試一些較斯文的活動;女生則生性比較保守,因此會鼓勵她們做一些大膽的嘗試,這樣雙性特質的發展可達成一個平衡點,獲得互補與合作的好處,而並非需要一性犧牲什麼來達到表面的平等。

教師,你們準備好了嗎?

眾所周知,教師是學生的典範。在我們提倡學生的性平意識之前,我們是不是已經錯過了關鍵的一步?從艾因事件來看,也許有些教師本身的性平意識也不強。可是如果我們以同理心來思考,這些教師畢竟也是在一個性平教育未發達的馬來西亞長大的,因此,教育部最優先的考量應該是教師群體的性平意識。

無論性平課程編寫得多好,如果教師沒有內化性平的意識,學生也不會跟著內化,這樣的話性平教育便無法發揮真正的效果。如果教師群體有更多的平臺來探討性平課題,他們也許會更重視此課題。接著,教師在跟學生互動的時候,這些潛意識就會傳達給學生,達成所謂的涓滴效應(trickle-down effect)。舉個例子,性平意識強的教師在平時講課時,不會為了方便而舉性別刻板印象的例子;性平意識強的老師也不會有那麼多的性別偏見,如“女生比較乖,男生比較頑皮”。我們不能小看這些互動,因為這些偏見會積少成多,漸漸塑造成學生的態度。

從小到老全面貫徹

總結來說,性平意識應該用全面方式來提倡。這是因為性平最終是一種生活態度,所以不能單靠死背文字或強烈灌輸而成。況且在較保守體系的限制下,大幅度的改革不簡單。第一,如果性平課程引起爭議,馬來西亞會在反反覆覆的情況下消磨光陰,但請問我們還要犧牲多少個在等著我們滋潤的幼苗?

第二,如果把性平課程當作是額外的副課,我們能保證這些教導會滲透到學生的課餘生活嗎?如果我們僅僅灌輸一個空虛的理念,卻沒有教師的良好身教、反覆叮嚀和想把此知識擴展到生活的意識,這樣也只不過是紙上談兵。性平教育的重點不是要做給誰看,而是要真正內化這個生活態度。

因此我們要從小做起——小的活動,小的學生,也要從老做起——加強老師的性平意識,作為此教育的基礎。

雖然目前看來,我們還有一段路要走,但性平這事已經被打發了太久。如今大眾及媒體對此事的關注是一個積極的跡象,所以真心希望大家可以打鐵趁熱,一起為國民素質的發展踏步前進。

*IGCSE:國際中學教育普通證書

更多文章:

【教育科普】動物學與獸醫學

【居家課堂】新加坡旅遊局網上活動,宅家學習的美好時光

高教部2學院招生,2017及以前SPM可申請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发布: 10:00am 16/04/2025
TikTok更新“家庭配对”功能 助青少年培养平衡数码习惯

短视频平台TikTok推出了多项新功能,以提升家庭安全性,并帮助青少年培养更平衡的数码使用习惯。通过此次更新,家长和看护人现在可以在TikTok应用程式中查看并调整超过15项与安全、健康和隐私相关的功能,以更好地管理青少年的使用体验。

文、图:TikTok提供

TikTok的“家庭配对”功能最早于2020年推出,允许家长将自己的账户与青少年的账户绑定,从而加强对其TikTok使用的监督和管理。在原有的屏幕使用时间限制和隐私控制等功能基础上,TikTok的最新更新是在家庭用户和权威专家的反馈与建议指导下进行的,进一步改善了家长的管理工具。

3安全措施打造更健康的使用环境

为了加强家长对青少年屏幕使用时间的管理,TikTok推出了“定时休息”功能,允许看护人设置特定时段(如家庭时间、上课时间或就寝时间)限制青少年访问TikTok。

通过该功能,家长可以设定循环时间表来限制使用,并可通过由家长设置的密码视情况为青少年延长使用时间。这项是在TikTok现有的默认屏幕时间限制基础上新增的功能,所有18岁以下的用户默认每日使用上限为60分钟,家长可调整其使用时间。

为了加强家长对青少年屏幕使用时间的管理,TikTok推出了“定时休息”功能,允许看护人设置特定时段(如家庭时间、上课时间或就寝时间)限制青少年访问TikTok。

另一个提升家长管理能力的重要更新,是让家长可以查看其青少年子女的关注对象、粉丝以及被屏蔽的账号。通过更高的可见性,家长能够更清楚地了解孩子的互动情况,并更有效地管理其TikTok使用体验。

为了鼓励健康的作息和良好的夜间使用习惯,TikTok还为16岁以下的用户推出了“放松提示”功能。如果青少年在晚上10点后仍在使用TikTok,其“推荐内容”页面将被全屏提示打断,提示中配有舒缓音乐和提醒,以鼓励用户下线休息。

这一功能是TikTok致力于促进用户养成有意识屏幕使用习惯的更广泛承诺的一部分。未来的更新将引入冥想练习,帮助用户放松身心、提升睡眠质量。为了进一步减少睡前的数码干扰,TikTok也已为青少年用户关闭夜间推送通知。

为了鼓励健康的作息和良好的夜间使用习惯,TikTok还为16岁以下的用户推出了“放松提示”功能。
STEM专区为青少年推送多元教育内容

除了这些安全措施,家长现在还可以重新启用TikTok的STEM专区,即使青少年用户曾将其关闭。该STEM(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内容专区于去年率先在美国和欧洲上线,旨在帮助青少年发现平台上多元且富有启发的教育内容。过去3年中,全球已发布近千万条与STEM相关的视频。目前,STEM专区已覆盖一百多个国家,并持续扩展至更多市场,支持本地语言内容。如今,该专区已成为全球数百万青少年的学习工具,在地质学、古代历史等领域激发兴趣、提升知识。

这些最新的功能提升,体现了TikTok在网络安全与数字健康方面的持续承诺。该平台将继续通过收集家长、看护人以及专家的反馈,不断完善产品功能。通过持续优化“家庭配对”与“青少年安全”功能,TikTok致力于为家庭提供有效工具,帮助青少年建立负责任的数字使用习惯,并为他们创造一个更安全、更积极的使用环境。

更多【】:
纳米科技新突破:二维材料助力阿兹海默症治疗
2025年马来西亚国际家具展家具设计大赛 亚太科技大学获最佳院校奖
精英大学与ISCA合作 为会计系学生提供世界级培训

ADVERTISEMENT

點擊 可閱讀下一則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