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我是比較雞婆的人吧……”熒幕那頭,曾旭正瞇眼笑道。他是臺灣台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所教授,翻開簡歷,確實滿滿“雞婆”認證。
ADVERTISEMENT
從1989年抗議房價飆漲的“無殼蝸牛社運”,到倡議都市空間改革的非政府組織“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OURs”,都有他的身影。在大學執教帶領學生走入鄉里推廣社區營造,間中又曾進入公家單位擔任臺南縣副縣長、臺南市副市長和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委,一人涉足社運、學界、政界三棲。
“雞婆”有理,他關心、關懷、關注人。三十多年來潛心推動社區營造,核心就是社區,也就是人……
1999年921大地震重創臺灣中部,多個鄉鎮陷入殘垣敗瓦,搜救之後,災後重建是最棘手的問題。當時曾旭正是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OURs一員,自1993年文化建設委員會成立後,幫忙構想“社區總體營造”的政策。災後,文建會把資源緊急調來重建社區,許多鄉里就在充滿人文關懷的社區營造概念下,重新站起。
臺中石崗鄉一群媽媽組織起來製作和販售傳統美食,找到謀生的方法,讓各個家庭多一份固定收入。南投的桃米社區,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請來時任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副主任彭國棟,發現桃米豐富的生態環境,把居民訓練成解說員,進而發展起生態旅遊。
曾旭正記得,當時彭國棟又是課堂解說,又是野外夜間觀察,很多居民都覺得上課好難,有的打退堂鼓,有的堅持下來。居民漸漸重新發現過往視而不見的生態環境,原來有這麼多蛙類、蜻蛉目昆蟲(蜻蜓、豆娘為主)。他們獻議居民實際操作演練,設計兩天一夜的行程招待曾旭正等人。除了策劃吃什麼、看什麼、玩什麼, 還要計算收費,和解說員酬勞等。
一位參與者後來成為正式解說員,再次見到曾旭正時對他說,“曾教授,我才知道什麼東西是你們所謂的‘知識經濟’,原來我這樣講一講,不用勞動什麼,就可以有(新臺幣)1500塊的解說費。”生態旅遊成了桃米社區新的經濟產業,遊客來觀光,也讓小鄉村更有活力。
“對故鄉更熟悉,才會產生愛,才會激發居民思考可以做些什麼事,讓故鄉變得更好。”曾旭正說。透過上述兩例,社區營造的概念瞭然——把社區感,也就是人與人的關係、人對環境的認同營造出來,而齊聚在一起的人,互相熟悉,共同關懷、合作與集體行動,解決生活上的需求和困難。
“社區營造”和“地方創生”的推動者
“曾旭正”這3個字常與“社區營造”和“地方創生”掛鉤。他是臺灣社區營造的推動者、執行者、研究者,著有《臺灣的社區營造》。書中羅列各個成功重新凝聚起來社區、組織與經驗分享。本地新新村社區聯盟與駐馬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聯辦的“2021臺馬社造學堂”,便邀請他擔任指導老師和評審。
曾旭正解釋,過去傳統農業時代,生產過程本來就需要很多互助,人們習慣集體合作。但工業化後,都市人際關係越來越弱,鄉村人口外流,活力減弱,較難解決社區問題。
2000年代,他帶領檯南藝術大學建築研究所一群學生到臺南土溝村實習。多年來他們把藝術注入社區,一件件公共藝術築成“水牛公園”,改造豬舍變成聚會空間“鄉情客廳”,阿嬤們作畫辦展,到最後發展成“土溝農村美術館”,村是美術館,美術館是村。初期參與的4名學生,退伍後還回到當地成為“新住民”,成立工作室。
有回探訪學生的工作室,員工都是土溝附近居民。其中一名告訴曾旭正,“有一點很好,中午都可以回家吃飯,睡個午覺再來工作。”也有建築師在土溝開設事務所,反正臨近機場、高鐵站,交通方便,無阻業務發展。其實在鄉村裡面生活、工作,也不比在都市裡差,甚至好很多。他常常用這些案例推廣說明社區營造的信念。
他的另一專長“地方創生”則是不同概念,特別針對一個地方因人口減少、衰弱而發起挽救行動。有些地方因老年化,人口減少,漸漸就此消失。要減少人力外流、吸引迴流,或吸引沒有地緣血緣關係的人搬來成為新住民,就得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如此一來,涉及範圍涵蓋整個區域的好幾個社區。
“地方創生和社造有共通的部分,都是自發從地方關注起自己的社區,都是由下而上。”曾旭正說,“如果沒有這樣的企圖心就沒辦法推動,這都需要有熱情的人投入,還有用一些方法來面對問題。”
在學校在公家,都努力推廣社區營造
是什麼機緣巧合讓曾旭正一頭栽進社區營造,一晃眼就三十多年?“我是比較雞婆的人,對自己身外的人很有興趣。”他想了想,說是個性使然,本就好管閒事,大學時還當過張老師基金會的輔導熱線志工,陪來電尋求諮商的人聊天。
大學修讀建築系,博士班進入建築與城鄉研究所,關注範圍漸漸擴大。曾旭正說,建築專業談的是讓人有好的生活環境和條件,並不只是空間問題,還牽涉到人怎麼去關心自己住的社區、城市。“唯有關心和參與,才有可能讓住的地方變得更好。”
博班前,他讀到西班牙都市社會學家卡斯特的《城市與草根》,接觸到1980年代各國的都市社會運動。當時臺灣房地產價格飆高,連小學老師夫婦都買不起房子,掀起“無殼蝸牛運動”。曾旭正當時加入運動,後連同其他專家學者組成“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Organization of Urban Re-s,OURs,Re-s代表Re-design、Re-plan、Re-build、Review、Revolution等)。
1993年,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部前身)推動“社區總體營造”,OURs參與構想政策。除了建築、都市規劃等空間專業,還包含社區照顧、經濟活動,涵蓋社工、商業等不同領域。政府提供政策資源和經費補助,民間團體自發參與。
曾旭正說,改變不能單靠少數人有限的力量,得吸引更多人關心公共議題,投入公共建設,而社區營造便是其中一個方式。在社運場域,他站在前線大聲疾呼;在校園,他把這種信念灌輸給學生,實際下鄉操作;在政府單位,他簡化繁文縟節,方便民眾申請補助,也到各區公所接地氣地推廣。他自認,身在哪個場域,本心不變。
藉助群體力量,才能改變個人處境
提了很多透過社區營造幫助農村鄉鎮重生的例子,回到馬來西亞,那麼多老街重獲新生,遊客大駕光臨,商業蓬勃,是否也蘊含社區營造的精神?曾旭正認為,胥視那些組織是否有效運作,社區裡的小社會是否因為小小改變引起漣漪,翻轉起來。
“社區營造不是為了宣傳而要有特色。”他又舉例,嘉義新港文教基金會從安親班做起,一方面解決家長托兒問題,又號召家長擔任藝術活動志工,社區裡的每個個人得以串聯起來,促進人與人的關係。
小至從社區衛生、資源回收做起,幾個“雞婆”人士率先號召起來,調出其他人的“雞婆”因子,慢慢集結更多力量,就可以推行更大更多的計劃。缺乏政府補助,沒有資金?也可向地方企業募資,透過企業社會責任計劃補助社區活動。
曾旭正感慨,社會普遍被資本主義深深影響,強調競爭而非合作,每個人都是原子化的個體,不去思考集體問題。“很有可能有一天都市更新,原子化的個人很容易就被驅趕掉,沒有和政府、發展商斡旋的機會。”他相信,透過群體力量,能夠改變個人處境。
相關文章: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