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言路

|

是身如影

|
发布: 7:20am 02/07/2021

吳慧苑.民間防疫:團結而不是慈善

作者: 吴慧苑

國內疫情高居不下,加上全面封鎖造成許多人面對經濟壓力,網民在推特上發起#BenderaPutih“舉白旗運動”,呼籲有需要人士在家舉起白旗,讓身邊的人伸出援手,“不需要感到羞恥。只需要舉起白旗,就會有人來幫助你。”人民自主發起呼籲讓鄰居或附近有能力人士看到該旗幟自助伸出援手並且幫助渡過難關。這呼籲是及時雨,讓“大家照顧大家”(#KitaJagaKita)和“人民照顧人民”(#RakyatJagaRakyat)的精神持續發酵。

《柳葉刀》(The Lancet)醫學期刊在上個月曾刊登一篇巴西人民如何透過民間自助互救的方式在政府毫無作為的情況下面對疫情。

ADVERTISEMENT

一、不要把救助網絡集中到一個傘式組織中,強調儘量組織較小的本地化/在地化的團結網絡之間的互惠。

二、在全球衛生領域,針對特定疾病的干預往往會在資金和優先順序方面相互競爭,這往往導致實地協調不足。在較貧困地區,投注解決相關危機的基礎設施更要關注團結和行動的多樣性,而不是針對特定問題的專業知識。這種基礎設施建設的一個關鍵點是創建本地數據收集系統,巴西民間組織或社運人士轉向創建一個系統來監控和譴責警察對貧民窟居民的鎮壓,它們使社運人士家能夠繞過中央政府的障礙的同時快速應對疾病傳播。

根據該醫學期刊,透明的信息系統對於跟蹤捐贈、通知後勤決策、幫助志願者應對困苦家庭的多樣化需求以及糾正錯誤信息至關重要。他們使用自己的數據指出政府對冠病死亡人數的計算錯誤報告,並防止貧民窟居民因大流行的擴大而受到指責。

第三,近幾十年來,全球衛生已轉向以證據為基礎的政策制定,以努力使決策非政治化,但這導致政策建議的範圍縮小,縱向行動優先於橫向行動。相比之下,貧民窟的激進分子之所以堅持縱向和橫向行動,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致力於讓壓迫歷史一覽無餘。巴西人民使用 #COVID19NasFavelas 標籤來強調疫情如何尖銳地暴露了先前存在的種族、經濟和健康不公正。

最重要的,“團結而不是慈善”(Solidarity not charity),是互助的核心理念之一,它激勵社運人士通過建立拒絕超個人主義、等級領導模式和政治兩極分化的新民主聯盟來努力拆除這些階級模式的慈善行為。( by building new democratic alliances that reject hyper-individualism, hierarchical leadership models, and political polarisation. )

另外,如果只把目光鎖在國內貿易是不夠的,政府團隊也要把國際貿易帶入一併考量和籌劃,就連疫苗的公平分配與否也必須把目光拉高到國際視角。防疫團隊裡要有經濟學家,這是參照多國防疫實況得出的結論,經濟、防疫和公共衛生必須三管齊下。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