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报道】 美国总统大选 最新动态留守星洲点看最新消息
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专栏

|

文化空间

|

地方DNA

|
发布: 7:00am 05/07/2021

卓衍豪/沒有臉孔的巨人

作者: 卓衍豪

因为这些劳动者的手,我们才得以生存。
因為這些勞動者的手,我們才得以生存。

我在高雄駁二文創園區,看見最令人感動的畫面是隨處可見的漁婦和工人的巨型雕像,反映了這座當年還被稱為“打狗”的沿海城市,如何靠著底層的力量打造出南臺灣第一大港;這些公共藝術品之所以偉大,是因為所有的工人和漁婦都是沒有臉孔的人,由前後兩個方向看,其實都是“背影”。農業社會、工業發展,讓人人都有飯吃,也讓工蟻般的百工隱沒在歷史的洪流當中;這些“無名氏”、看不見的臉孔,在民主社會、公共意識抬頭的今天,終於有機會浮上臺面跟資本家並列為時代的巨人。

小螺絲釘的故事在世界各地展開,高橋博之創辦的《東北食通信》是一本食材情報志——嚴格來說是一本“附食材的情報志”。訂閱《東北食通信》的讀者不僅會收到雜誌,也會收到海鮮、肉類、蔬菜等當季新鮮食材,透過雜誌認識產地、生產者和他們的信念,同時也見識到食材原先的模樣,並在親自處理帶殼的牡蠣、整株(一兩米長)生海帶芽等食材的過程中,體會生產者的辛勞。此外,讀者還能透過會員限定的臉書群組跟生產者直接交流,並透過社區支持型農業(Community-Supported Agriculture,簡稱CSA)給農夫最直接的支持。《食通信》後來不僅出現在東北地區,更在日本各地遍地開花,透過建立人和土地,以及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緊密相連的關係,讓人回過頭去凝視佔日本總人口3%的農業生產者,用勞力去換取全國人口溫飽的價值,《食通信》便是如此一個讓人肅然起敬的媒體。

ADVERTISEMENT

高雄驳二文创园区内,没有脸孔的工人塑像。
高雄駁二文創園區內,沒有臉孔的工人塑像。

幾年前,我曾騎腳車在臺東池上的稻田間穿梭時,在許多稻田邊留意到融進地景的木造立形看板,上面介紹了稻農的名字、聯絡方式、耕作面積、耕作心得、得獎紀錄等(池上生產的米是常勝軍之一),那是我在臺灣見過最雋永的風景、最有溫度的設計之一。類似對生產者致敬的案例也在不少先進國的食品包裝上可見一番,包裝外層除了列明成分等重要資訊,也讓消費者看到附上照片的生產者簡介和產地資訊等的“產銷履歷”;六七十歲的爺爺奶奶級生產者,一輩子靠勞力換取收入,並帶給社會進步,遲來的尊嚴是社會最誠心的懺悔。

資本主義擅長把資本家捧成典範,於是豐功偉業的大人物鍾情於用蓋高樓的方式在城鎮各個角落打卡;但相較於1%的資本家,99%的隱形勞動者卻總是得不到掌聲和關注。地方的治理人要是夠睿智,應該讓那些沒有臉孔卻努力成就城市光環的生產者和勞動者,包括那些消逝或正在消逝的老行業、老匠人現身城市舞臺,將他們的手印或臉孔輪廓,在顯眼處的牆面上製作成“百工圖”,或在巷弄、步行街鋪一條“勞動者星光大道”,讓這些草根力量成為地方的養分,讓這些市井風景成為雋永回憶,讓在地人真正的融入地方的生命共同體,讓更多的外地人看見地方的價值。

地方魅力都藏在這些社會設計的細微末節裡,唯有當我們願意向沒有臉孔的人致敬的時候,我們才有條件說我們身處在一個擁有高尚情操的文明社會。

台东池上的稻田边,可以见到不少这种介绍稻农的立形看板。
臺東池上的稻田邊,可以見到不少這種介紹稻農的立形看板。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